•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中西方协商民主同构异质的学理分析

    时间:2021-07-09 00:00:3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协商民主作为当今世界的一种新型民主形态,自20世纪中期起,在中西方国家都有实践上的探索和理论上的思考。但由于文化背景、历史传统和制度基础等方面的不同,使得协商民主在中西方的生成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本质性的区别。在比较视域下,从学理上深入剖析中西方协商民主起源上的路径差异、机理上的异曲同工、价值上的交流互鉴和本质上的同构异质等错综复杂的关系,实现我国协商民主实践上的追根溯源和理论上的正本清源,有利于全面厘清中西方协商民主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科学认知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鲜明特色、独特优势和时代价值,自觉增强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关键词:中国协商民主;西方协商民主;同构异质
      中图分类号:D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8)02-0010-07
      在当今世界的民主化进程中,协商民主作为一种新型民主形态,自20世纪中期起,中西方国家都有实践上的探索和理论上的思考,但从政治发展的现实看,目前中国的协商民主已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而西方的协商民主则主要表现为社会基层自治领域的协商實践,尚缺乏国家层面的系统化制度安排。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文化背景、历史传统和制度基础等方面的不同,使协商民主在中西方的生成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本质性的区别。因此,在比较视域下,从学理上深入剖析中西方协商民主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有助于科学认知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鲜明特色、独特优势和时代价值,自觉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从而充分彰显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特点与优势。
      一、中西方协商民主起源上的路径差异
      从认识论的角度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复杂的,有时理论先行,有时却是实践在先”①。协商民主作为当今世界的一种新型民主形态,其理论与实践的生成逻辑表现在中西方国家起源上的明显差异,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在中国,是实践探索起源较早,制度建设成效显著;在西方,是理论探讨开始较早,实践进程却收效甚微。
      1.中国协商民主来自长期实践基础上的政治创造
      中国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在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国家富强的过程中,主动顺应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需要,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政治文化的基础上,自觉从中国独特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出发,在领导人民实现人民民主的长期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内生性制度成果。它发轫于民主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形成于通过与各民主党派协商建立新中国时期,发展于新中国成立后各领域的民主协商探索时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断创新和完善,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
      从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逻辑看,中国共产党是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在与各革命阶级联合而建立的统一战线中,孕育了协商民主这种特有的民主形式。1949年,中国共产党又在与各民主党派、社会各界人士协商的基础上,正式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标志着中国协商民主的初步形成。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逐步深化对协商民主内涵的认识,不断加强人民政协制度建设,努力构建社会协商对话机制,积极推进基层民主协商,取得了显著成效,从而走出了一条既适合中国国情又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
      半个多世纪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作为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从体制机制上构建起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公民、组织与个人之间等多元政治主体的良性互动和协作关系,为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和理性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制度平台,具有主体广泛性、政治包容性和效果显著性等突出特点和巨大优势,是我们党在政治建设中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一种制度安排,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工作机制。从民主建构的机理来看,中国的协商民主在政治实践中既重视多数人的利益,也尊重少数人的诉求,协商过程主要是通过个人不同偏好的相互转换和矛盾利益的共同兼顾,从而形成在共识基础上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决策,保证人民群众能够平等地、真实地、经常地参与到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和基层治理等各项工作和事务中来,彰显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由此可见,中国协商民主的生成与发展既不是偶然的,也不是一种权宜之计,从根本上讲,它是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而不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产物,体现了人民民主的本质要求。
      2.西方协商民主源于民主应然视野下的理论探讨
      从历史上看,自西方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伴随着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的胜利和民族国家的建立,发源于古希腊雅典城邦国家的以公民共同讨论和决定公共事务为特征的直接民主不再适应现代国家的治理。为了探寻人民主权在人口众多和疆域辽阔国家的有效实现形式,以英国的洛克、密尔和法国的孟德斯鸠、卢梭等人为代表的西方思想家,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大力宣扬“天赋人权”“个性自由”和“社会契约”等学说,从而创立了基于个人权利至上的资产阶级代议民主理论。此后,又经过约瑟夫·熊彼特、罗伯特·达尔和乔万尼·萨托利等人的加工与改造,民主的本质逐渐被固化和演绎为政治精英靠争取人民的选票而取得做出政治决定权力的方法。于是,以选举为核心要义的代议民主制度便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制度,并逐步被供奉为民主的经典模式。但由于代议制民主从其产生之日起,只是把民主作为人民选举政治精英的一种方法和手段,因此,在选举之后,往往会产生极力排斥和限制广大民众对政治过程和重大决策直接参与的现象。依靠这种民主制度建立的政府在政治过程中能否真正代表和反映人民的意愿,一直以来广受人们的质疑。对此,即便是以提出“人民主权”而著称于世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批判18世纪英国的议会制度时,也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英国人民自以为是自由的,他们是大错特错了。他们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②

    推荐访问:同构 中西方 学理 协商 民主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