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社会工作知识生产、扩散以及本土化回应

    时间:2021-07-08 08:02:1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社会工作专业自产生发展至今,跟其知识的不断成长演变不无关系。在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工作知识的全球扩散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知识本土化议题也开始成为探讨的焦点。而不同的理论视角形塑社工知识生产和扩散的不同取向,也开启社工知识生产多样化的空间,通过对相关理论视角的梳理,结合社工知识的本土化议题,希望勾勒出社工知识的发展面貌以及未来走向。
      [关 键 词]社会工作 知识生产与扩散 知识权力论 本土化
      [作者简介]施旦旦 (1989-),女,浙江绍兴人,台湾政治大学社会工作博士候选人,研究方向为社区工作、后现代社会工作、质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72(2017)03-0028-09
      一、 社会工作知识生产的理论嬗变
      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生产,與社会工作长期以来追求的专业化密切相关。而功能主义理论一直是社工专业化的理论后盾。虽之后有冲突理论的批判继承以及对知识权力关系剖析更为深刻的知识权力论,但不可否认,功能主义理论对社会工作知识的生产影响深远。
      (一) 功能主义理论
      功能主义理论(functionalism)作为一种理论典范,始于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孔德认为社会与生物有机体有极大的相似性,是一个有各种要素组成的整体,这种整体结构同它的部分之间具有一种普遍的和谐。斯宾塞引入功能需求的概念,试图用需求来解释各种社会组织的存在。换言之,以功能体现社会结构现实。对应于生物有机体,他认为, 社会是由“支持”、“分配”和“调节”三大系统组成的结构。帕森斯沿着前人的研究,提出结构功能主义,并指出社会结构是具有不同基本功能的、多层次的系统形成的一种总体社会系统,是包含“适应”、“目标达成”、“整合”和“模式维持”的四项基本功能的完整体系。
      从功能主义理论来看,社会工作在西方的起源被认为是为了应对和解决工业化和城市化而导致的各种社会问题。功能主义理论强调专业在人类社会进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斯宾塞强调由社会分化而来的各个专业团体对于维护社会运作的作用,如何能够统筹各方面的运作实有赖于各行各业的从业员之专业知识和道德操守。在功能主义理论盛行的1950-1960年代,Greenwood、Wilensky、Parsons等人从专业的功能、专业所拥有的核心特质以及专业发展的过程这些取向来区分专业与其他职业的不同,其重点在于强调专业在知识与技术上的特殊性,以及对其服务对象有关伦理的或利他的倾向。不少对专业的研究便集中于罗列所谓专业的特质、量度不同专业或半专业的专业化程度或以不同专业的道德操守与现代社会精神作比较。?譹?訛大众似乎普遍接受这样的观点,一个专业中有效而独特的知识,就是辨识该专业之所以为专业,而不同于其他专业的关键。
      1930年代,弗洛伊德理论盛极一时,成为社会工作打造个案工作作为专业手法的借镜,一些实务工作者认为精神疾病疗法是社会工作在本世纪中作为专业的一个重要的理智选择。而“个案工作”之冒升本就是希望能替社会工作带来一套较为扎实的知识基础。社会工作专业开始修正其理论和实践,采取了现代社会科学的特质。而社会工作亦乐于以 “社会工程学”(social engineering)或一门“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自居,自视之为一种类似工程学或医学的社会科学。?譺?訛
      从功能主义理论出发,一些学者认为如同西方社会,中国社会工作的需求也来自于当前的现实和社会变革的挑战,因此其知识生产带有功能主义理论所强调的社会控制色彩。目前引入中国的主流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技术是功能主义取向的,强调问题个人化,是“修修补补”的社会工作。忽视精神疾病的社会根源,缺乏社会学想象力。最为明显的例子是微观社会工作知识在中国的发展。强调科学技术、注重个人主义取向,聚焦问题解决(solution-focus),而忽视对结构环境更深层次的思考,正是目前中国社会工作知识生产的写照。?譻?訛
      作为西方主流的社会学理论之一,功能主义理论至今仍影响深远。它强调社会结构中的每一部分对于社会整体生存所发挥的功能,强调社会制度、规范和角色功能的发挥, 有助于保持社会均衡和促进社会发展。在功能主义理论导向下,结合专业特质,在专业化的鼓吹之下不可避免地塑造了知识发展的路径。功能主义理论被冠以“大理论”(grand theory),并且被冲突理论诟病为“过于注重秩序和稳定,忽视冲突和变迁”,功能主义理论强调社会工作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规范和价值,通过助人的过程让人们满意目前所生存的社会。此种解释完全忽略了社会环境的影响,使得社会工作比较专注于改变个人,而较少致力于改变不良的社会制度。?譼?訛社会工作的本质也更倾向于矫正、控制和预防。
      (二) 冲突理论(conflict theory)
      自1960年代之后,西方社会矛盾激化,社会冲突此起彼落,民间运动一浪接一浪,功能主义理论受到了一定的挑战。冲突理论是对马克思理论的继承和对功能主义理论的反思,批评功能主义理论过分强调社会整合,把社会冲突和动乱认为是社会病态,并重视对社会冲突现象的研究。科塞(Lewis Coser)批评帕森斯认为冲突只具有破坏作用的片面观点,力图把结构功能分析方法和社会冲突分析模式结合起来,修正和补充帕森斯理论。达伦多夫(Dahrendorf)认为社会不仅需要和谐的社会模型,同样需要冲突的社会模型。
      以冲突主义的视角来看,服务对象仅占有少数资源和权力而被迫成为服从的阶级,由于不平等权威的分布,阶级之间的对立和冲突不可避免。而传统社会工作强调专业主义,专业社会工作与案主,社会工作者因为有权决定谁有资格领取福利金及是否符合福利救助的规则,其背后代表的就是占有多数资源和权力的阶级。?譽?訛不少学者对功能主义理论的特质模式提出质疑,社会工作原本是维护案主的利益,但是社会工作为了追求专业发展和维护社会秩序而可能牺牲案主利益,成为维护社会既得利益的“帮凶”。所谓的专业化则是指某些职业在某一时期内进行的独特历史过程,并不是任何职业基于其本质会早晚出现的进程。冲突理论使社会工作者审视隐藏在专业行为背后的矛盾与冲突,反思传统功能主义理论下的社会工作的缺陷,即在专业主义的外表下聚焦个人导向的实务模式,来合理化社会冲突和不平等,安于接受现存的社会制度和利益分配,缺少对制度结构的质疑和反思。

    推荐访问:社会工作 本土化 扩散 回应 生产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