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谐师生关系互动载体探析

    时间:2021-07-06 16:01:3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互动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师生交往的媒介与桥梁,分析其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堂鉴赏和课堂管理等,对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基本建构、共融共生,以及维系良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谐师生关系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理论课    和谐师生关系    互动载体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上处于权威地位,发挥主导作用,而学生则被动地记忆和接受教师所讲的知识,在情感、语言方面处于被动的地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自上而下、流通灌注式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更多活动与表现的机会,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接纳,相互倾听,与学生在课堂形成良性互动。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谐师生关系,实现师生互动需要一定的载体作为依托:课堂讲授,实现和谐师生关系的基本建构;课堂讨论,推动和谐师生关系的健康发展;课堂鉴赏,深化和谐师生关系的共融共生;课堂管理,维系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保障。
      一、课堂讲授:实现和谐师生关系的基本建构
      课堂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心理环境,课堂讲授就是发生在这种环境之中以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为核心的师生交往、互动的活动。课堂讲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课堂讲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价值观的传递,通过教师对知识讲授和学生吸收知识的这一过程,能够实现师生互动,而课堂讲授中师生互动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如果教师传授知识的方法、语言、教态,学生乐于接受,并在课堂讲授中产生良性互动,学生就会对老师产生信任和尊重,就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处于核心地位,教师对教学内容、课程进度和课堂节奏具有绝对的控制权,采取一味灌输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缺少互动交流,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如果缺少互动和交流,学生在课堂中完全丧失话语权力,不能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容易造成学生不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和动机、跟不上教学进度等,进而导致师生关系淡漠、紧张,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采取符合学生个性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讲授过程中,教师要坚持启发学生的原则,研究学生的需求,在讲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地删减、重组和补充教材以外的最新信息,发现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件、现象和情境,并从中寻找具有代表意义和启发性的案例进行讲解,促进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认识活动,达到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的目的,让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加贴近社会实际;鼓励学生积极提问,遇到有争议的问题,可与学生商榷,还可以进行辩论,使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绝不能因担心提问而打乱课堂秩序,就回避学生的提问;教师切忌用教条的语言重复教材内容,应广泛涉猎哲学、文艺和科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运用生动的语言将理论知识结合实际生活和实践进行讲解。同时,教师要注意讲授语言的艺术性,不仅应努力做到语言清晰、准确、简练、形象、条理清楚,而且要注意音量、语速和音调的抑扬顿挫。另外,应以适当的姿势辅助说话,从而提高语言的感染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①。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应通过肢体语言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肢体语言行为具有动态、直观的特点,当它与言语活动一起作用于人们的视觉和听觉时,就能拓宽信息渠道,强化言语表达,能够产生更好的互动效果。教师应多用微笑、点头等方式鼓励积极发言的同学,增进教师的课堂感染力,教师可以用适当的肢体语言如眼神提示、拍肩膀或走下讲台缓步环形于学生座位中间,提示情绪松懈、表情暗淡、注意力不集中的同学认真听课。教师得体的肢体语言不仅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氛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拉近了师生距离。肢体语言的教学暗示也弥补了语言表述不清的缺憾,削减了学生学习的消极因素,有助于强化教学效果,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二、课堂讨论:推动和谐师生关系的健康发展
      讨论是针对某个事物相互表明见解或论证的过程,是一种有效交流看法,形成认识,使信息增值的方法②。讨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中师生互动的关键环节,教师根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拟定讨论内容,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推动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搜集论据、阐明观点、互相辩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发表自己的见解、听取他人观点,支持或反驳他人意见,提炼、分析、综合别人的观点,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能够有效地交流信息、畅所欲言,不但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价值观的输出,同时能够增进师生双方之间的了解,活跃课堂氛围,推动师生关系的健康发展。
      教师是课堂讨论的指导者和推动者,教师在讨论前的准备和讨论时的引导,直接影响着课堂讨论作用的发挥,以及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课堂讨论前,教师应确立好讨论的题目,讨论题目应结合课堂内容选择学术界尚有不同意见的、能够启发学生思考的学术问题,或是范围更广泛、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社会热点问题,并且要保证讨论问题是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和找到资料的,通过讨论能够表述清楚观点。同时,教师要留给学生思考和查资料的时间,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做准备,保证他们在讨论前对问题有一定的思考和准备。教师对所设定的问题点到为止,留出空间让学生去发挥,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形成一定的观点和见解。讨论时,教师要设法调动学生讨论的热情,适当加以启发引导,尽量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进来,让大多数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对所有学生保持积极的期望以确保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尤其密切关注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学生,设法鼓励他们,打消他们的顾虑,运用激励手段施加一定的压力,促使他们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参加到讨论中。在学生发言期间,教师应弱化作为“知识权威”的角色,成为激发和支持学生独立思考的角色,教师应以倾听者的姿态出现,不插话、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讨论中起主持、引导和最后点评的作用。在讨论结束时,如果所讨论的问题已有明确结论,教师应该在分析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将结论明确说明;如果所讨论的结果依然是存在争议,教师应该对不同观点加以分析,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如果所讨论的问题是社会现象类问题,教师应起到正面导向作用,引导学生看到社会问题的积极面,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果在讨论中涉及连教师本人都感到困惑的问题,教师应该如实说明,等适当的机会向学生再作解释。

    推荐访问:互动 探析 政治理论 载体 师生关系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