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科学与哲学的辩证统一:“中国马克思学学科性质的自觉省思”

    时间:2021-07-06 12:01:4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蒋晓东同志在《学术论坛》2009年第8期发表了《中国马克思学:马克思哲学研究范式的回归与创新》一文,阐释了中国马克思学是马克思哲学的一种研究范式,这种范式是以文本解读为特色的研究范式,是传统文本解读研究范式的一种回归和超越。然而,从中国马克思学的工具正当性与价值正当性来看,中国马克思学是一门学科而非研究范式,它是科学与哲学的辩证统一。此外,从文本解读的历史发展来考察,中国马克思学所强调的文本解读是传统文本研究范式的超越,但并非是回归。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学本身有着清醒的研究范式自觉意识,主要表现为文本解读、学术对话、现实引导。这三种研究范式是互补整合而非非此即彼的关系。中国马克思学要在这三种范式的文明交流与对话下才能不断发展。
      [关键词]中国马克思学;科学;哲学;定位
      [作者简介]田旭明,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沈其新,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邓学源,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南
      长沙410082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09)11—0043—05
      
      近年来,有关中国马克思学问题的研究方兴未艾,这集中展现了今天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在捕捉当代最新学术动态、积极开展版本考证、文本解读、学术对话和思想诠释方面所取得的重大进展。按照王东教授的观点,中国马克思学旨在强调马克思学的中国性和民族性,强调这是中国人自己独立研究、独立创造的关于马克思的一门学问。它不仅要学习借鉴“苏联马克思学”、“西方马克思学”,更要扬弃超越“苏联马克思学”、“西方马克思学”,从而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理论铺垫。在众多学者的研究过程中,中国马克思学的属性定位是一个热议的话题。最近,蒋晓东同志在《学术论坛》2009年第8期发表了《中国马克思学:马克思哲学研究范式的回归与创新》一文(以下简称“蒋文”),对马克思学提出了一些看法,从而把中国马克思学的内在属性定位提到学界的台案前头。应当如何看待“中国马克思学”的属性定位,是如“蒋文”所论述的那样,中国马克思学是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一种新范式?是传统文本解读研究范式的回归与超越?这一系列问题都值得我们谨慎思考,认真对待。我们认为,只有厘清这些问题,中国马克思学才具备科学维度与价值维度的统一,进一步推动、激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事业。
      
      一、中国马克思学是一门学科而非研究范式
      
      “蒋文”一开始就明确提出创建中国马克思学就是要在对原有研究范式批判性反思的基础上建立一种马克思哲学研究的新范式。这些原有的研究范式就是原理解释研究范式、比较与对话研究范式、文本解读研究范式。“蒋文”对这三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范式进行辩证性、批判性的分析,应该说,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通过总结这些范式的利弊,得出中国马克思学是对这些范式的批判性反思,是一种新的研究范式,是值得商榷的。众所周知,研究范式主要是指包括研究方法、方法论、研究对象的设定及研究程序、实验手段、仪器等组成的操作性规范,其首要功能就是为一个科学共同体或学派共同体的学者与新人提供一套解题的方法和研究常规。研究范式的一个根本特征就是工具性,所谓研究范式的工具性,是指作为一种规则,它所发挥的作用和功能,实际上是指研究范式的效率问题。它主要考虑研究范式运行的具体环境和条件、研究范式所选择的调整方式对被调整的科学共同体的学者或学科的适当性以及研究范式可以合理追求和预计的结果。研究范式的工具性强调的是它的实效,它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蒋文”将中国马克思学看作马克思哲学的研究范式,仅仅只看到了中国马克思学的工具性功能。中国马克思学通过不断挖掘马克思的经典文献,获取马克思的原生态思想和一些鲜为人知的理论,为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创造了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但实际上,中国马克思学不仅具有工具正当性,还具有价值正当性,是二者的有机统一。中国马克思学的价值正当性主要关注其终极目标和意义。从马克思学的发展历史来看,不管是曾经的苏联马克思学,还是一直活跃的西方马克思学,都体现其价值正当性。苏联马克思学在本质上是服务于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包括论证十月革命、新经济政策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等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西方马克思学,它“内隐了力图解除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从而解除第二国际以来马克思主义与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之间的关系,由此在意识形态上否定俄国革命道路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意识形态问题”。中国是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创建与发展中国马克思学,决不能仅仅只关注其工具性功能,还必须高度重视其价值性功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中国马克思学的价值性体现在推动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创建中国特色马克思学,最终目的是要通过对马克思原生态思想的不断挖掘和分析,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开掘出用之不尽的源头活水,使马克思更多的思想与中国问题始终保持对话,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维护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践告诉我们,我们这个时代的真正的马克思学,不仅是从文献、文本中获取的马克思的原生态精神,而且还是在对现存世界的批判、超越中发现、建立新的世界,对这个时代作出符合当代水平的哲学阐明。创建中国马克思学,撇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必将抹杀马克思学的实践性,陷入目标的困惑和盲从。
      中国马克思学的工具性解决的是“怎么办”的问题,价值性解决的是“为什么”的问题。工具性表现为外在性,价值性表现为内在性。中国马克思学研究如其它人文学科一样,首先要解决一个“为了谁的问题”,对这一问题,工具性不能做出较好的回答,只能靠价值性。价值正当性是中国马克思学的内在本质属性。忽视价值正当性而只谈工具正当性,势必会抹杀中国马克思学的批判性和反思性,使其无法与现实问题展开对话。“蒋文”认为中国马克思学是马克思哲学的研究范式,只承认了中国马克思学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中的工具性作用,并没有看到中国马克思学在场与出场的价值维度。撇开中国马克思学的价值性,只根据其工具性来就将其定位为一种研究范式,这难免显得缺乏说服力,容易使人认为中国马克思学忽视了研究的根基和目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责任与西方国家的一些学院研究并无差别。更为重要的是,工具性是外在属性,价值性是内在性的本质性的属性。在现实实践中,我们不能仅仅凭借一个事物的外在属性来判断其在整个社会中的全部面貌和归属定位,必须要根据其内在本质的属性来判断。“蒋文”仅仅根据工具性这个外在特性就将中国马克思学定位为一种哲学研究

    推荐访问:马克思 中国 学科 自觉 性质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