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变化世界中的俄罗斯外交政策调整

    时间:2021-07-01 16:02:4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rmlx/rmlx201317/rmlx20131706-1-l.jpg
      【作者简介】
      杨闯,外交学院教授、博导,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社会科学专家,曾先后在中国驻亚美尼亚大使馆、驻乌克兰大使馆任职。
      研究方向:国际关系史、国际关系理论、苏俄外交、当代国际政治、外交学。
      主要著作:《近代国际关系史纲》、《从阿尔巴特街到西伯利亚》(译著)、《跨世纪的中国外交》等。
      编者的话 本刊2013年4月(下)、5月(下)先后推出“俄罗斯的雄心”专题策划,张树华、冯绍雷、左凤荣、赵华胜、王立新、张建华等专家学人,就俄罗斯的政治逻辑、国家战略、现代化转型以及中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理性的分析。本期,我们又约请了三位著名学者,分别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对这一议题作进一步探讨。敬请读者垂注。
      摘要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虽然经济实力下降,但依仗战略核力量和能源出口实力,在外交上保持大国角色。无论是叶利钦总统,还是普京总统,都力图保持俄罗斯在世界格局中一极的地位。俄罗斯与中国缔结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国际形势推动、双方利益汇合和俄罗斯外交政策调整的结果。中俄开创了冷战后大国关系的楷模,是用政治外交手段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榜样,也是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互利共赢、平等合作、共谋发展的榜样。
      关键词 俄罗斯外交 中俄关系 叶利钦时期 普京时期 世界大国
      俄罗斯是中国最重要的邻国,中俄关系也是大国关系中最好的榜样。梳理20年的俄罗斯外交政策,对于准确判断俄罗斯外交走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对中国的外交战略也至关重要。
      叶利钦主政时期的地缘政治选择与外交政策调整
      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地位下降。1991年12月25日,苏联正式宣布解体,俄罗斯联邦成为苏联国际法意义上的继承者。俄罗斯依然是世界上领土面积第一大国,但其国际地位非昔日可比。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认为,“苏联是一个有全球利益的超级大国,而俄罗斯则是一个有区域利益和文明利益的主要大国。”①这种判断与俄在独立后经济实力下降有关。独立之初,俄罗斯搞经济体制改革,在总理盖达尔和第一副总理丘拜斯领导下,从1991年底开始,按西方的“药方”加速俄罗斯私有化进程。但通过股份制的改革与股份交易,私有化“休克疗法”的结果是培育了金融寡头,国有资产大量流入苏联时代的厂长、总经理、总会计师、总工程师阶层。1993年10月,总统府与俄罗斯最高苏维埃的斗争导致发生“炮打白宫事件”,②最终结束议会与总统争权的局面。国内政局动荡导致国家的经济实力严重持续下滑。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俄国内生产总值大约下降40%,国内投资下降70%。原俄罗斯副总理、第二任国有资产委员会主席波诺瓦诺夫在1995年向政府提交总结私有化成果的报告,承认俄私有化“犯了方向性错误”。③私有化既没有解决经济上的收入、效益等问题,也没有解决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而是财产争夺,培育了金融寡头,“诱发了激烈的政治斗争,损害了经济和国家安全”。④
      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大辩论。俄罗斯的外交政策演变与俄罗斯的国力下降、外交指导思想演变具有内在联系。俄罗斯在独立后曾经进行外交政策的大辩论,其代表性的外交战略主张分别为大西洋主义、欧亚主义和斯拉夫主义。大西洋主义的实质就是将俄罗斯的发展与大西洋两岸的欧美国家绑在一起。欧亚主义认为,“深入人心的东正教信仰和广泛的西方影响都不能准确地定义俄罗斯的身份”。⑤他们强调,俄罗斯是独一无二、地跨欧洲和亚洲领土的国家,具有两大洲的文明。斯拉夫主义是产生于18世纪中欧国家的一种思潮,当时中欧捷克等国隶属于奥匈帝国,把本民族的解放寄托于沙皇俄国,将俄罗斯视为拜占庭帝国和东正教的继承者。斯拉夫主义在苏联解体以后复活,不外乎是强调俄罗斯是具有自己传统和文化的国家,既不属于西方,也不属于东方。
      俄罗斯将大西洋主义作为外交实践指导思想的时间是1992年至1993年一个很短的时期,希望西方国家帮助俄罗斯实现经济与社会的转轨,其代表人物是时任外交部长科济列夫。这一时期俄罗斯外交政策典型特点是短暂的向西方一边倒。而这一时期以普里马科夫为首的俄罗斯对外情报局则抨击俄外交政策完全倒向西方,与俄罗斯外交部提出完全不同的政策构想,即主张恢复强硬的大国外交,对西方挤压俄罗斯战略空间和北约东扩采取强硬回应措施。1993年4月23日,俄罗斯284号总统令批准了第一个俄罗斯对外政策构想,标志着将倒向西方政策调整为东西方平衡的双头鹰政策。
      俄罗斯面临北约东扩的压力。对待北约东扩,俄罗斯有一个明显的政策变化。1993年叶利钦访问波兰,对于波兰加入北约,叶利钦曾表示不持反对态度,认为这是波兰的内政。不久,由于国内军方和安全部门的反对,俄罗斯外交政策在北约东扩问题上出现变化,即把北约东扩看作是对俄罗斯战略空间的挤压,但对欧盟持欢迎态度。俄自身定位为欧洲国家,要融入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希望借西方力量实现经济转轨,但西方是口惠而实不至。俄罗斯人对美国非常不理解,“中国是一个奉行列宁主义的国家,但美国依然对其进行大规模投资,而对已经改弦更张的俄罗斯,美国的投资却少得可怜”。⑥面对北约开始的渐进东扩计划,1994年,北约推出和平伙伴关系计划,俄参加了这一机制。在时任英国首相布莱尔的协调下,北约与俄的互动机制从19+1变成20国机制,表面提升了俄的地位,但双方战略分歧依旧。1996年4月,叶利钦总统在同江泽民会谈时明确表示,俄罗斯坚决反对北约东扩,北约东扩会导致欧洲分裂。
      俄美存在无法弥合的原则分歧。首先,俄美两国在对未来世界体制的观点上有着实质性的区别。美国认为,冷战后的世界是单极的,而俄罗斯的立场与中国相近,认为冷战后的世界应该是多极的,应当依靠国际法和多边机制,特别是联合国安理会机制解决国际热点问题。其次,在国际热点问题、如伊朗和朝鲜核问题,俄罗斯与美国表现出合作,要求两国放弃开发核武器、密切与国际社会合作。俄主张,各方应真诚地、负责任地谈判,阻止美国把国际社会拖入更大规模的危机。第三,在中东和平进程中,俄罗斯也没有如冷战时期那样,支持阿拉伯世界反对以色列,而是承认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并存的现实,继续支持巴勒斯坦和平建国路线。第四,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以来的局势同样不符合俄罗斯的利益,因此在伊拉克武器核查问题上,俄罗斯表现出与美国不同的立场。

    推荐访问:外交政策 俄罗斯 变化 调整 世界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