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努力寻求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选择

    时间:2021-06-23 20:01:3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努力寻求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选择,就是要紧密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在认真分析、研究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内在机制的基础上,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措施,使大学生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定信仰者和自觉实践者。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当前,在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宏观背景下,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确立科学、合理、先进的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素质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和引导,使其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定信仰者和自觉实践者不仅是学生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
      价值观的形成是个体社会化的主要内容,是人们在不断的认识与实践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从个体价值观形成的一般规律看,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也必然要经历一个从认知、选择到内化、践行的过程。“认知”是对某种价值观的了解、学习和认同,是个体价值观形成的前提和基础。个体只有在对某种价值观高度认同的基础上才能将其作为自身价值观的“选择”。“内化” 是指个体将这种价值观转化为自己内在的行为准则和价值目标,对个体价值取向的形成,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践行起导向和动力作用。个体只有从内心深处相信、接受某种价值观,并将其纳入自身的价值体系,成为自身的价值取向,才能在面对多元价值信息时自觉的作出判断和选择。“践行”则是指个体对某种价值观的身体力行,是个体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归宿。个体的价值观如果只是形成即止,而不付诸于行动,那么这种价值观就毫无实际意义和现实价值。
      价值观的形成受个体心理、知识水平和社会文化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个体心理、知识水平的差异决定不同个体对不同价值观的判断、选择、同化和践行;社会文化则对个体价值观形成和发展起引导、验证、巩固或改变作用。价值观的形成是以上两方面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由于个体心理和知识水平不仅受自身条件限制,而且与个人的受教育程度以及所处环境有密切关系,因此在个体价值观形成过程中,教育和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正处在一个知识快速积累时期,他们能接触到的、能理解的相关信息较之同龄人更加多样化。这种状况,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增长了他们的见识,有利于他们的成长;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他们价值选择的难度,特别是在当前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背景下,更容易出现价值观的困惑和迷失。与此同时,由于大学生在心理和意识特征上的独特性,即较强的知识接受能力和较高的知识水平,较高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期望,较明显的求高、求新意识,情绪化的叛逆心理,非理性的标新立异等,在客观上又增加了对他们进行价值观教育和引导的难度。
      一、努力寻求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选择,必须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的核心价值体系没有得到完整的梳理和系统的阐发,以至于在大学生价值观培养和形成过程中失去了引领作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总结近年来思想道德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观点,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指明了方向。因此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第一要引导大学生认真学习、深刻理解、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使学生真正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吸收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又吸收了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适应我国现阶段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的思想文化精髓,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包容性,是科学、合理、先进的价值观,也是当代中国社会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第二要培养大学生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力。让学生懂得衡量一种价值观是否科学、合理、先进,归根到底还是要看它如何反映和反映了什么样的主体利益、条件和需要,是否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与人类进步的趋势相一致,并学会运用这个标准自觉地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特别是在当前迅速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下以及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自己的行动,提高抗诱惑能力。第三要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价值取向多样化和价值导向一元化的关系。价值取向多样化是我国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所出现的一个新情况,我们要承认、尊重和包容这种存在。但是,承认社会现实生活中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多元化,并不意味着这些多样化、多元化乃至于互相对立的价值观都是合理的、正确的。任何社会都有自己倡导的核心价值体系,它是社会文化的精神脊梁和本质所在,是一定社会系统得以运转、一定社会秩序得以维系的基本精神依托,在社会的价值观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和统领作用,大学生只有顺应潮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自己的价值体系中,才能跟上时代步伐。反之,逆潮流而动,背离社会主流文化,终将是要被社会所抛弃的。
      二、努力寻求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选择,必须探索和创新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第一要把正面的灌输与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辨析结合起来。灌输是理论教育的一种基本方法,没有必要的灌输,真正的价值观教育就不复存在。但是,从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和价值观教育现状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依靠单纯的灌输还是不行的。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思想矛盾和困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学会运用正确的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倡不同思想观念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辨,在碰撞与交融中学会识别;创造民主和谐的气氛,与学生进行广泛的沟通,用摆事实讲道理的办法使学生明辨是非,坚信真理,抵制错误;运用典型事例的示范作用,激励学生与之比较对照,自觉的学习和效仿。也就是说,讲明道理但不强行牵着走;严格要求但不施加压力;指明路径但不代替做出结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强化自我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使他们由被动变为主动,进而自觉地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并将这种科学的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内在信念,外化为实际行动。第二要把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接受理论教育的同时,到实践中去学习和锻炼。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通过自己的观察、学习和体验,感受人生的真谛和价值,验证所学理论。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践行能力。第三要在坚持课堂教育主渠道同时,充分发挥日常思想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网络资源等方面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到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就业的全过程,覆盖到学生从学习、科研到生活、工作等各方面。要多角度、全方位、多媒体、多层次、分步骤地向学生不断传播和强化正面信息,用先进文化和思想占领高校课堂、讲坛、学术研讨、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园网络等阵地,构建起一个立体、全面、综合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体系,形成一种合力,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抵制和消除不良价值观的负面影响。第四要建立价值观教育的实践转换系统。也就是要建立起一个引导、激励、规范、约束、监督和纠正大学生行为的综合机制,包括细化行为标准、制定监督、考核办法、建立奖惩制度等。使学生明确行为要求,掌握调节和控制自己行为的方式、方法,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实际行动,并固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推荐访问:寻求 核心 体系 努力 价值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