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小学语文课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与教育智慧探索

    时间:2021-06-17 04:01:3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小学语文课程是一门蕴含着丰富德育素材的课程。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推行,小学语文课要充分发挥出德育教育的功能,达到教书育人的最终目的。本文从分析小学语文课德育教育的渗透原则入手,探讨了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与教育智慧的实践路径,期望对实现语文课的德育目标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教育智慧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教师的教育智慧主要体现在理论智慧、实践智慧和情感智慧三个方面。在小学语文课的德育教育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智慧,将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融入教师的真情实感,积极与学生进行对话和交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德育氛围,确保学生既能够学习到语文知识与技能,又能够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促进智育与德育有效结合。
      一、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渗透原则
      (一)潜移默化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对小学语文的培养目标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除要让学生通过语文课的学习掌握基础知识之外,还要促使他们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语文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结合小学生乐于思考的特点,多融入一些德育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跟随教师的引导,从正确的角度思考问题。通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对德育教育进行渗透,构建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可以使小学生更愿意接受德育教育,并从心理上对教师的方法产生认同。
      (二)文道统一
      对于小学语文教材而言,其中的教学内容是由教育界的专家学者按照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精心挑选后,进行整编成册,这些语文知识不但与小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符,而且还与他们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鉴于此,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要融入德育教育,让学生在品读文章、学习知识中接受德育教育。这就要求教师运用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避免一味地灌输和说教,防止产生反效果。只有使文道之间形成统一,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也才能真正达到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的目的。
      (三)联系生活
      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使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以合理的方式对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小学语文中有很多知识都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这为德育教育的渗透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有助于德育教育渗透效率的提升。鉴于此,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要将德育教育的渗透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借助课堂教学对学生的生活实践进行指引,从而使他们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能够获得对生活有帮助的技能。
      (四)因势利导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和方法,结合具体的课程,对学生进行因势利导,陶冶他们的情操,促使其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着大量描写祖国美好山川的文章,教师在对此类文章进行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感受山川、河流的壮丽,进而激发出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时,在教学与亲情有关的文章时,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感悟文章中的真、善、美,这样可以激发出学生的爱心。除此之外,教师在对生字、生词进行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进行赏析,从中体会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加深对母语的热爱之情。通过因势利导,能够使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更加顺理成章。
      二、小学语文课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与教育智慧的实践路径
      (一)教材挖掘中渗透德育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对教育观念进行更新,在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渗透德育教育,达到以德育情的目的。因此,教师应对教材内容中蕴含的思想进行挖掘,找准德育教育的切入点,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品读文章,并以声情并茂的讲解感染学生,使他们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接受道德教育。例如,在对《陶罐和铁罐》进行教学时,由于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都具有言不传意、意在言外的特点,从而会留下诸多的语言空白,教师可以将这些空白点作为德育渗透的切入点。由此,教师可引导学生从铁罐早已氧化的句子中,悟出铁罐的骄傲和自满,使学生明白任何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要学会自我批评,这样才能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又如,在教学《胖乎乎的小手》时,教材中的插图呈现了兰兰用胖乎乎的小手帮爸爸拿拖鞋、给妈妈洗手绢、帮姥姥挠痒痒等场景,教师可充分利用插图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插图的内容,以及自己帮家长做过什么事,向学生渗透家庭伦理观德育内容。
      (二)背景讲述中渗透德育
      文章的创作背景中往往隐含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使学生能够在阅读时获得情感体验,教师应当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文章的创作背景,并在背景的讲述中渗透德育的内容。由此,除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之外,还能激发出他们对作者的敬仰之情,进而产生出对文章的阅读欲望,这样便可以达到育人的目的。例如,在对《詹天佑》进行教学时,因学生对该文创作的时代背景并不熟悉,所以无法体会到詹天佑的爱国精神。教师可向学生讲述当时的创作背景,并让学生查阅詹天佑的生平事迹。随着对詹天佑的了解,学生从中体会到詹天佑是一名爱国的工程师,他对国家和自己事业的热爱,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又如,在教学《十二月花名歌》时,教师可在学生认读12种花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一下12种花背后的深刻寓意,即梅花的坚韧不屈、菊花的高风亮节、荷花的纯洁无瑕、牡丹的雍容富贵等,引导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形成初步感知,给学生带来审美情趣,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
      (三)情境创设中渗透德育
      小学生的年龄决定了他们形象化的思维方式,如果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采用灌输的方法,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无法渗透德育教育。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创设情境的方法,并在其中渗透德育。例如,在对《长城》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角色扮演的情境,让学生扮演导游,给其他同学介绍长城。可将学生分成小组,组成导游团,由一名学生上讲台前,结合多媒体课件中的内容,向同学介绍长城,导游团的其他成员可以进行补充。而讲台下的学生则可适时向导游提问,展开教学互动。通过上述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他们不但在语文学习中了解到与长城相关的知识,而且还深刻地理解了当时的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打造出伟大的奇迹,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操。又如,在教学《吃水不忘挖井人》时,由于课文内容较为简单,教师可以在利用教材插图进行讲解的基础上,再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与毛主席及革命战士有关的图片或视频,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井”对农村生活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四)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应当在课堂上渗透德育教育之外,还应将德育延伸至课外。借助课外实践活动的熏陶,使学生将道德品质转化为行为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课外兴趣小组活动,通过此类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加深道德体验。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外实践活动,使其在活动中接受优秀的文化,增强自身抵御不良思想观念的能力。例如在《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學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活动,让学生到社区中清理卫生,提高环保意识,或是到敬老院帮助老人打扫卫生,从中体验助人为乐的喜悦,养成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
      三、结论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课教学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智慧,将德育教育有效地渗透到语文教学过程中,促使德育与智育有机结合,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语文教师要提高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视程度,将其作为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的切入点,从教材挖掘、背景讲述、情境创设、实践活动等方面入手渗透德育教育,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体现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周忠.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J].华夏教师,2018(11).
      [2]谢转红.探究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德育渗透[J].学周刊,2018(2).
      (编辑:龙贤东)

    推荐访问:语文课 渗透 探索 智慧 德育教育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