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学科育人:课程政策新走向下的德育新探索

    时间:2021-06-16 04:00:1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不能只限于立德树人,育人价值更强调真、善、美的统一,不唯书,不唯上。要基于学科,超越学科;要基于课堂,超越课堂。既育学生,也育教师;既育他人,也育自我。
      为了深入贯彻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任务,上海市教委于2013年颁发了《关于深入推进本市中小学学科育人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要发挥学科课程教学的育人功能”。过去我们常说“教书育人”,“教书”指传授知识,“育人”即培育人才。但在当下,我们更应该提倡“学科育人”,扭转过分注重知识教授的传统观念,通过学科来培养人才的综合素养,紧跟课程政策新走向。
      据统计,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十二年间,学科学习的时间约11 400课时,占整个学校生活的80%左右,学科育人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近几年来,上海的中小学校持续开展了学科育人的实践探索。要想运用好这种创新的育人方法,关键要明白三个问题:育什么样的人?学科与育人是何关系?如何开展学科育人?
      一、学科育人:育独立思考的创新人
      如果从历史来看,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回答。农业社会,以土地为生,教育主要培养少量的政治人才。工业社会,以技术为主,教育主要培养大量的生产工人。信息社会,以知识为本,教育更需要培养的是创新型人才。在全球化、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世界的组织形态已经变成扁平的了,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冲击着传统的教育观念,“慕课”“翻转课堂”“电子书包”“电子教材”等已经成为全社会的热门词汇。在当前的语境下,我们需要培养的是个性化之人、国际化之人和终生学习之人,这之中最关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而这恰恰就是我们传统教育最缺憾的,是我们学生最薄弱的。
      最近,网上正在讨论一篇美国的SAT满分作文,它对多数人做主的民主提出质疑,认为这种民主会导致多数人对少数人的迫害或暴政,比如美国的奴隶制、同性婚姻、堕胎、干细胞研究等,有理有据,论证有力。尽管这位考生并没有写完,但却得了满分,这充分说明美国教育对一个人的独立思考是何等的重视。如今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里,谁能独立思考谁才能成为创新型人才。
      二、学科育人:育人与学科相融合
      学科与育人从来就是不可分割的。我国的《礼记》云:“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韩愈在《师说》中强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近代的教育家徐特立也认为:“我们的教学要人师与经师合一,教师不仅要做经师(教授经典学术),更要做人师(教人如何做人)”。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在其《普通教育学》中曾提出具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性教学”原则,认为:“教学如果没有道德教育,就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教育;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失去手段的教育。”
      反思我国当下,尽管素质教育轰轰烈烈,但应试教育仍然扎扎实实。分数不仅是学生的命根,也是老师的命根。在学科与育人的关系上,存在不少误区。有人认为“先学科,后育人”,强调知识授受,轻视学生成长;有人认为“我学科,你育人”,认为教学与教育有分工,孰不知人人都应当是德育者;还有人认为是“学科+育人”,只把二者简单相加,而不是融为一体。总之,对学科育人存在窄化、泛化和短化的偏差。窄化是重知识轻价值,泛化是过分意识形态化,短化是只追求一时的分数而忽视成长的过程。
      当然,也不能将学科育人完全等同于德育。不能只限于立德树人,育人价值更强调真、善、美的统一,不唯书,不唯上。要基于学科,超越学科;要基于课堂,超越课堂。既育学生,也育教师;既育他人,也育自我。要明确,教师和学生都是宝贵的育人资源。研究表明,教师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性因素,而教师的个性与教师的学习意愿又是教师因素中至关重要的。同时,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资源,鼓励学生创新,培养批判思维,提升实践能力。要用说理代替说教,不再居高临下而是平等相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娓娓道来。
      三、学科育人:多维价值统一体
      1.挖掘学科内容价值
      包括学科的共通价值与独特价值。学科的共通价值,旨在促进人主动健康地发展。各个学科既有工具意义的价值,也有生命意义的价值,最终达到自主和自我解放。学科的独特价值,在于突出学科的核心素养,比如,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人文的价值在于求善,综合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和谐。
      同时,要树立学科资源的意识,不局限于教科书,更要拓展丰富的学科资源与社会资源,充分利用社会大课堂。尤其是注重隐性课程的价值,比如校园文化、班级文化,甚至是让每个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个空间都可体验。
      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为了打造法治教育的特色,不仅开设了模拟法庭、模拟立法和学生仲裁等实践课程,举行模拟听证会,开展“今日说法”论坛,而且在学校建立了“无边界法治实验室”,打破学校的围墙,依托华东政法大学导师工作室、大学生辅导员工作站,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上海市人大、税务局、房产交易中心,上海市律师所等共建单位,探索形成学生、中学、大学、社区、家庭五位一体的法治教育模式。其中,大学起到专业引领的作用,家庭起到支持参与的功能,社区作为基地协作共建,中学则整合资源、发展特色。
      2.加强学科结构价值
      包括学科的知识逻辑与学生逻辑。学科的编排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学科的知识逻辑,即学科的内在逻辑、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等;另一种是学生的发展逻辑,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与成长规律。最理想的学科建设就是把二者结合起来。
      目前,我们应当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加强学科结构的育人价值。第一,加强学科的选择性,基于学校的特色和学生的需求开设多样化的校本课程,比如上海闵行实验小学(以下简称“闵行实小”)专门为学生开设了“蒙正成长体验课程”。“健康养成”“雏鹰当家”“快乐走班”“阳光体育”等九大版块的内容基本涵盖了学生活动的所有领域和项目。在此基础上,闵行实小又重点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学年的时间跨度和活动的空间位置等维度进行梳理,使课程的内容设置在纵向的年级层面具有一定的序列性,在横向的学年层面具有一定的系列性。

    推荐访问:育人 向下 德育 学科 探索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