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论国民革命时期陈独秀的中国现代化思想

    时间:2021-06-01 12:02:3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国民革命时期作为中国共产党领袖的陈独秀,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立足中国的实际国情,提出了丰富的关于中国现代化的思想,主要包括:建设一支现代化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中国现代化的前提——中国的独立与统一;实现中国现代化的主要途径——社会主义等。陈独秀的中国现代化思想为近代中国实现国家独立与统一、实现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并为中国确立了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
      【关键词】国民革命;陈独秀;中国现代化;思想
      中国现代化一直是中国先驱热烈追求的美好前途。国民革命时期,国内还没有真正意义上出现中国现代化这个概念,直到二十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才出现了现代化的概念。在陈独秀的文章中也从来没有出现过现代化这个词,而是以“开发实业”、“经济建设”或“社会进化”所代替,因此,陈独秀关于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却是相当丰富的。
      陈独秀关于中国现代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建设一支现代化的政党、提出了中国现代化的前提以及实现中国现代化的主要途径等。
      一、建设一支现代化的政党——中国共产党
      中国现代化的开展和实现必须要有一支现代化的政党来领导。中国共产党从创建的那天起,就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以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和中国人民根本利益代表者面貌出现的政党。陈独秀等中共党人在党的发展初期就注意到努力把中国共产党打造成一支现代化的有群众基础的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
      陈独秀知道领导中国现代化必须有一支坚强有力,适应于现代化的政党,而目前中国共产党还只是一个“研究的小团体”,算不上具有群众基础的政党,他认为“我们既然不是讲学的知识者,也不是空想的革命家,我们便不必到大学校到研究会到图书馆去,我们既然是为无产群众奋斗的政党,我们便要‘到群众中去’要组成一个大的‘群众党’。”因此,中国共产党现在应该喊出的口号是“从研究的小团体到群众的政党”。
      可是怎样才能够走到群众的政党呢?陈独秀认为“党员数量上的增加,乃是第一个重要问题。”从党成立的那天起,陈独秀就注意努力增加党员的数量。他一直相信,一个政党如果没有相当多的党员,是不可能担任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社会进行社会革命的任务的。在建党初期,党主要在知识分子和工人中发展党员,即使这样工人党员还是有限。于是陈独秀指出了党在发展党员方面存在的问题,认为“以前我们虽然没有阻滞工人进党,却没有十分努力去吸收工人。”今后党应注重发展工人党员,当“大工厂的工人群众,已经开始表示阶级的觉悟”的时候,“我们的党在这些工人里便有扩大自己的基础〈之〉前提。”而“在大产业的工人里扩大我们的党,是现实的根本职任之一。”
      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时期,陈独秀又认识到党员的发展工作仍然受到限制,并指出了其中的原因和提出了对策。他认为,“我们的党,自然以工农党员为柱石,然而除上海、武汉、津唐、香港四个工业区及山东、湖南矿工各省路工外,别处多半是苦力及手工工人,近代产业工人实在不多,最大部分的中国领土是农民世界;尤其是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河南、四川、陕西、江西这些省份,都已经有了农民运动,我们的党在这些省份应该喊出一个口号:‘党到农民中去’!”他进而指出,“我们万分不应该把许多革命的工人和农民关在门外,使这些革命分子没有机会得到党的直接训练,而徘徊歧路,以致走到别的党里去。”他对党员的发展范围作了重新的规定,指出“引导工业无产阶级中的先进分子,革命的小手工业者和智识分子,以至于乡村经济中有政治觉悟的农民参加革命,实为吾党目前之最重要的责任。”
      在北伐时期,陈独秀指示各级党部不要被研究小团体的旧观念所拘束,“而不急谋党员数量上的增加,便是对党怠工,便是一种反动行为!”并认为在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前,“党员应发展到四万以上”,他还告诫各党部“切勿冷淡的嘲笑我这是一个空想!”事实上,到党的五大召开时,党员的人数还远远超过了四万,这说明了陈独秀的预测是正确的。
      中国共产党一大至五大党员人数统计数字
      时间人数(名)
      1921年7月(一大)57
      1922年6月(二大)195
      1923年6月(三大)432
      1925年1月(四大)994
      1927年4月(五大)57967
      为建设一支现代化的政党,陈独秀不但从增加党员人数入手,而且更加注重党员质量的提高。陈独秀虽然相信“数量上的增加可以改变质量”这一原理,但他又不偏信这样一定能够提高党员的质量。国民革命初期,中国“大部分工人还是老式手工业作坊中的手工业者。他们的思想还完全是宗法式的,对政治持否定态度……尽管在这些工人中政治觉悟开始发展,但他们的要求充其量只是直接改善他们的状况和本组织的自由。”“懂得什么是共产主义,什么是共产党的人则更少。”于是他着重加强宣传出版和革命实践锻炼两个方面来提高党员的质量。
      陈独秀为首的党中央大力加强宣传出版工作,注重对党员的思想教育以提高党员质量。陈独秀直接领导主办的政治机关报《向导》,1926年每期销量达到2.5万份左右,对全国的革命斗争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此外,影响较大的报刊还有《新青年》、《人民通讯》、《党报》、《热血日报》,还出版了《中国革命问题论文集》等一批宣传马列主义和论述中国革命问题的书籍。“《新青年》杂志以前每个月出版一次,现在改为三个月出版一次,出版《前锋》月刊,刊登有关中国政治经济情况的一般性的文章和国际政治形势问题的文章。”在不断发展壮大党的队伍的同时,为了适应党的发展和加强党员教育,陈独秀为代表的党中央在这一时期还成立了党校。
      除了加强宣传出版工作外,陈独秀还把党员干部派到不同的革命实践岗位上进行锻炼,从具体的实践中培养和教育党员,他始终相信“质量上的增加,大部分是靠在群众的实际活动中学习与训练,不是单靠书本上和党校中可以收获的。”

    推荐访问:中国 国民 陈独秀 现代化 革命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