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贝多芬的交响曲赏析] 贝多芬的作品

    时间:2020-03-14 07:17:4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贝多芬是享誉世界的作曲家,他创作的“交响曲”主题鲜明突出,内容丰富而特别,思想独到而精深。他集中了古典主义音乐之精华,开辟了浪漫主义音乐道路,他是近代音乐史上的一面旗帜。
       【关键词】 贝多芬;交响曲;赏析
      
       贝多芬是近代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一生中几乎涉及了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在众多音乐作品中,“交响曲”可谓是一座丰碑,为什么他的交响曲能在众多作曲家中能成为丰碑呢?我认为这与作者的风格和作品的特点密切相关。我先将自己近期赏析的几首经典交响曲,一点浅识与大家共勉。―
       (一)首先,深刻的思想性,坚定的斗争性,彻底的革命性,是贝多芬作品的一大特点,他的作品体现了他是一位伟大的“革命音乐家”
       贝多芬出生于德国波恩的一个平民家庭,这样的出生环境,给他接触平民阶层创造了客观条件。他深深了解民众疾苦,在当时欧洲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锢的封建专制年代里,劳苦民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贝多芬说;“要热爱自由,超过爱其他一切。”他一生崇尚“平等、自由、民主”的生活。贝多芬的交响曲中寄寓了法国大革命时代的先进思想及战斗热情,如他的第三交响曲《英雄》(作品55号),就是1802年准备写成后呈献给他当时崇拜的拿破仑,1804年总谱完成时却传来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他失望之极,把题有拿破仑名字的扉页撕得粉碎仍在地上,他悲愤地说“拿破仑也不过是一个凡夫俗子罢了,现在他称帝就是要践踏一切人的权利,只顾自己的野心,他就要高踞所有人之上成为暴君了”。10月份总谱出版时,他改成了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英雄交响曲》运用了广阔的发展动机,对比主题和富有动力的和声,情绪激愤,音响如同火山爆发。全曲分为四个乐章:第一乐章是奏鸣曲式,第一主题先是大提琴奏出:1―3�1―5�1 3 5�1―7�#6――�6――1�,接着其他乐器在高音区重复和展开。第二主题包含三个短小片段。展开部分较长而且充满戏剧性,尤其在结尾高潮处,音乐转入六级大调、并且很快轻柔下来,好像在描写英雄经过浴血奋战,不幸负重伤跌倒在地,听!此处又响起了圆号奏出的音响,音乐情绪极富号召性,象征英雄又站起来了,重新投入战斗。第二乐章是葬礼进行曲式,运用了小调式。表达了深切的悲痛情绪,末尾处音调时断时续,感觉上好像送葬的人泣不成声,和声运用上恰当,唯妙唯肖,让人感觉身临其境。第三乐章中音乐则充满活力和热情,前后部分如闪电般迅猛,情绪对比鲜明,中间部分有象征未来的号角,一个英雄倒下,千百万人民站起来了。第四乐章表现了人民群众庆祝胜利的狂欢庆场而结束全曲。第一次演出时封建贵族极为反感,封建看客们叫道:“只要停止演奏,我可以多给一个铜板”足可以看出作品的影响。他的作品引导人们坚守“自由、平等”的信念,他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振臂呐喊,他的作品象匕首投枪对封建专制阶级进行无情抨击和战斗。《英雄》是第一次展现作者英雄主义创作思想,刻画了从斗争到胜利的历程,是交响乐史中一个伟大的里程碑,令后人叹服。
       (二)“身残志坚,献身音乐”是近代音乐史上的“铁人音乐家”
       贝多芬二十六岁(1796年)双耳就渐渐失聪,晚年已全聋,他与别人交谈,已完全靠书面交流,但贝多芬没有屈服生理上给他带来的巨大阻碍,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啊!能把生命活上几千次该多美啊!”贝多芬的著名第五次交响曲《命运》,就是展现英雄意志宿命论,光明战胜黑暗的一篇壮丽凯歌,该作品精炼、简洁、结构完整,全曲共分为四个乐章。第一乐章为奏鸣曲式,一开始就出现了命运敲门式的音乐动机0333 1�0222�7―�7―�这一动机发展出惶恐不安的第一主题,此时圆号吹出命运动机变化而来的号角音调,引导出明朗、抒情的第二主题5 1�7 1�2 6�6 5�,命运动机两次加入,引入展开部。第三乐章是决战前各种力量对比,大提琴发出无可奈何的叹息,命运主题依然凶险逼人,决战前阶段仍是命运取胜,但黑暗必将过去,光明就要在眼前,这时赋格段落开始由低音弦乐奏出旋风般的主题,发出振奋人心的音响效果。第四乐章开始时就全部奏出辉煌的第一主题,高潮时突然中断,这时象征命运的音乐又响起,但已苟延残喘,感觉上已阻拦不了历史前进的潮流,主题音乐的对比鲜明,这场命运决战,以光明的彻底胜利而告终。此巨作体现了作者决心战胜命运的坚定信念。绝不屈服命运。在他失聪后又创作了许多佳作,克服了生理和社会等因素等阻碍,不能不说贝多芬是音乐史上“铁人”作曲家。
       (三) 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贝多芬十分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他常到维也纳近郊的森林里,草地上或河边的树荫下,去细心洞察大自然的内在奥妙,神奇力量,凝思万物的生命实质,他曾说:“没有人会比我热爱田野了。”他经常与一个由七个农民组成的乡村小乐队聚会,贝多芬为他们谱曲,同时也向他们学习奥地利民谣。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田园》(作品68),作品不但描摹出了自然景色,更重要是表现了人与大自然交往中的心灵感觉。全曲共分五个乐章。第一乐章“到乡村时的快乐感受”,在明朗、纯朴、愉快的旋律中,好像置身于花香鸟语的田野里,沐浴着阳光,呼吸着新鲜空气,乐曲一开始就由小提琴拉出了一个民歌风味的音调,描绘了一副辽阔无边的田野风光。第二乐章是奏鸣曲式的体裁,乐队中弦乐流动不息,感觉像溪水在潺潺流动,小提琴拉出时断时续的旋律,仿佛作者在溪边沉思。第二主题风格上较为活泼,尾声中他采用了在三种管乐分别模仿“夜莺、鹌鹑、杜鹃”的叫声,形象逼真,引入入胜。第三乐章是第一乐章的再现。第四乐章可总结为“暴风雨”,首先从音响上运用了不协和和弦,半音进行,猛烈的音响描写了威力无比的大自然现象,过了一会儿“暴风雨”平息了,管乐又模仿田野中的牧笛声。第五章则是表现了“暴风雨”后的愉快心情,从牧笛声开始5 2 7�5 2 7�527 527�的旋律由慢到快,音响清脆悦耳。主题音乐表现了暴风雨后的美丽景象-天上彩虹、树草青绿、露珠晶莹,牧民们在为幸福而祈祷。只要欣赏此曲,相信你会有如此体会,置身其中而被陶醉。
       (四)信仰共和、崇尚英雄、思想解放、期盼人类大团结
       贝多芬一生都向往“自由、平等、民主”的生活,及其反对封建专制,期盼人类大团结,和平共处。他的第九交响曲《合唱》(作品125)可称是一部旷世佳作。于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首演时,听众爆发出长久喝彩声,最突出的是在交响曲中加入了以德国诗人席勒的《欢乐颂》诗词为歌词,并由男中音领唱:“欢乐美丽的神圣光芒,天国中的仙女,上帝,我们充满热情来到你的圣地....在你仁慈的翼下,四海之内都成兄弟”。两个主题交响并列展开,在胜利的凯歌中结束,体现了他期望“世界人民、团结万岁”的思想。第九交响曲《合唱》是在传统交响曲中首次加入人声合唱,无论是在形式和内容上,极大地丰富了交响曲的艺术表现。
       贝多芬是横跨于古典乐派与浪漫乐派之间的一座巨大桥梁,他集中了古典音乐之精华,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道路。他的作品主题鲜明突出,内容丰富而特别,思想独到而精深。他是近代音乐史上的一面旗帜,被称为最伟大的音乐家是当之无愧的。
      
      作者简介:唐禹,男,(1974.4-),四川省广元市人, 1998年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大学本科,四川省音乐家协会会员、音乐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推荐访问:贝多芬 交响曲 赏析 贝多芬的交响曲赏析 贝多芬命运交响曲赏析 贝多芬英雄交响曲赏析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