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尼姑次成拉姆]那一晚和尼姑六次是那个里面的

    时间:2020-03-12 07:26:3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在拉萨,大小寺庙是这里美丽风光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拉萨市共有大小宗教场所266所,其中264所是佛教寺院,2所是伊斯兰教清真寺。在佛教寺院中藏传佛教四大教派(格鲁派、噶举派、宁玛派、萨迦派)的寺院263座,传统苯教寺庙1座。2007年底,全市僧尼5500多人,其中尼姑1569人。在尼姑中最著名的是唯一的女活佛桑顶多吉帕姆。次成拉姆因修行和管理寺院好也是一位知名的尼姑。
      次成拉姆所在的仓姑寺是拉萨唯一的一所尼姑寺。这座寺庙在大昭寺东南方向的拉萨老城区内。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仓姑寺并不大,越过熙熙攘攘的老城街道走进它,会发现它格外幽静。
      建国前,仓姑寺最多有120多个尼姑修行。建国初有过103个尼姑。寺院可容100人修行。现在有95个尼姑在这里生活。年龄最大的87岁,最小的20岁,30至40岁的较多。
      在一个夏日午后,我们来到深藏在拉萨老城区的仓姑寺。
      仓姑寺特别有女性的味道,更有修行的味道。
      次成拉姆不会汉语,靠西藏妇联达珍的翻译我才能和她交谈,我们在这个安静的下午谈了3个多小时,仍意犹未尽。
      她是个朴实的人,并不善于在经学上滔滔不绝,她只告诉我她做了哪些事。她来到仓姑寺后,就一心念经修庙,现在专心管理着寺院和尼姑们。
      次成拉姆与众不同的是,她似乎是一出生就被命定要做尼姑,她的生命与佛教天然相融。所以她的修行之路既辛苦又自然。
      次成拉姆叙述自己的经历,除了出生,从不说年份,她的时间记录是回顾的印记。比如我问,你是哪一年来拉萨的?她说“28年前”。你是哪一年当管委会副主任的?她说“11年前”。
      我出生在1953年,我不知道是哪一天。
      家乡在西藏昌都地区芒康县东巴乡。我父母是农民,家里一共5个孩子,我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一个妹妹。哥哥姐姐现在都在家乡当农民,妹妹以前和我在一起,后来和妹夫一起到林芝工布江达做生意。
      可以说,我还没出生就被注定出家。
      在我出生前,妈妈还生了3个孩子,有的得病去世,有的生下一个月就夭折了。我们那里有个风俗,家里孩子去世多,下面生的,男孩要去做僧人,女孩要去做尼姑,这样才会给家里带来吉祥。所以我还没出生就被注定出家。我出生后就给我剃了头,开始没去寺院,就在家里干活。
      我没上过学,小时候在家和父母一起放牧。家里生活不是很好,五六十年代,还是人民公社,大家一起干活,一起分粮食。改革开放以后,生活才慢慢好起来。
      小时候,父母总是对我说,如果好好修行,下一世会有好的转世。从记事起我就信仰佛教。我们最向往能到拉萨大昭寺磕头,最崇拜大昭寺里的释迦牟尼佛。我在家乡时没法去大昭寺,就在附近的山上磕头,朝着拉萨大昭寺的方向。20多岁时,就下定决心来拉萨。我和另外两个女伴从昌都步行到拉萨,走了一个月。
      我们3个人到拉萨后拜了大昭寺的释迦牟尼佛,终于如愿以偿,我很高兴,觉得这一生死了也不后悔了。
      她们两人一个月后就回家乡干活去了,我留下来,决定在大昭寺前磕长头。一个老乡给我介绍了一个好心的大姐,我就住在拉萨的这位大姐家。
      开始磕长头累得很,一天磕100个就累得不行了。后来磕300个,500个。两个月后,每天能磕3000个。就这样磕了5年,除了特别大的雨、无处躲藏的情况外,从不间断。
      每天磕头,我的心里只有佛了。
      那是28年前(70年代末80年代初,笔者加),刚刚落实宗教政策,还没有多少人在大昭寺前磕头。旁边每天来磕头的人都认识了。有些人心中有个自己定的数字,磕够了就走了。我开始给自己定的是每天3000个,直到我找到一个尼姑寺,并能在那里留下来。
      我磕头为了消业,同时也祈祷自己可以找到一个好的寺庙能留在拉萨修行。我听说过拉萨有个尼姑寺,心里很盼望能来这里。我向释迦牟尼佛祈祷,使我梦想成真。
      5年后,在帕巴拉・格列朗杰的老师吐登旦巴介绍下我到了仓姑寺。帕巴拉・格列朗杰和他的老师都是昌都人,以前我在昌都时就拜见过他们,恢复尼姑寺后,他们就介绍我到了这里,那年我32岁。
      到这里后,我听说了这个寺庙的来历,公元7世纪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在这里的一个自然山洞中闭关修行,祈愿消除拉萨河水泛滥成灾的险情。这个寺因为有这个修行洞而远近闻名。12世纪,神医杰瓦崩在此修行洞中闭关修行;15世纪宗喀巴的得意弟子古修多旦初建仓姑寺。20世纪初,帕崩卡德庆宁布和第九十任甘丹寺池巴强巴曲扎大规模扩建,使我们的寺庙形成了现在的规模。仓姑寺原本只有一尊佛像。1988年,寺管会主任丹增桑姆带领我们克服很多困难,扩建寺院。当时大昭寺给了我们一些帮助,大部分资金来自信徒们的捐献。我们一点一点,一年一年的修,到2006年竣工,前后花了四五百万元。
      我进寺时,有两个老师,一个管品行,一个教经文。主任丹增桑姆负责全面工作,也是我们的品行老师,教我们学经的老师叫云丹,现已去世。当时寺院里有30多个尼姑,她们来自日喀则、那曲、山南、昌都,还有来自拉萨周围的县,比如林芝、达孜、当雄、尼木、堆龙德庆。以前我没读过书,到了仓姑寺,我才自学藏文,学习经文,后来一般的经都能读。
      11年前,我当了寺里的管委会副主任。
      现在我每天要安排尼姑们的学习和生活,也要与外面交往,为保护和发展我们的寺院工作。你看到的小饭馆开了8个月,卖工艺品的小商店也开了8个月,我们还开了一个诊所,进了一些西药,因为外面药价太高,我们卖的价格低,可以为周围的信众服务。我们的甜茶是由牛奶加红茶再加上糖调成的,大家都喜欢,许多外国来的游客也喜欢。小饭馆里卖酥油茶、藏面、素包子和馒头,也是为了方便信众。
      饭馆有11个人,小商店4个人,诊所3个人,管理寺庙3个人,其余人在念经。新建的佛像,需要往像里装经文,这里有10个人在装经文。在饭馆商店等处工作的人不固定,大家轮流来做。
      过去我们的主要精力都用在扩建寺院上,大家的生活很艰苦。现在我们的生活得到改善,有条件时还给尼姑们发点生活补贴,大家都很高兴。我文化不高,还需要不断学习。所幸的是尼姑们都很自觉,大家很团结,寺院的卫生、绿化,我们经营的小商店、饭馆都很好,我也很高兴。
      我出家后,只回过两次老家,第一次是13年前,我还没当主任,父亲病重,我回家4个月。第二次是去年,回去一个月,看望妈妈,和她一起过了一个藏历年。父亲去世后,我母亲到拉萨拜佛,顺路来看我,在我们寺院住了8个月,母亲看到我这里很好,就安心了。我原想把她带在身边,母亲不肯,一定要回老家,说,我老了要死在家乡。母亲很疼爱我,也想让我回家乡去,我说昌都没有让我修行的尼姑寺,我回不去了。
      10年前,我去过一次北京,是中央统战部组织的参观团,在北京参观了7天,给我印象很深。
      这些年,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可以信仰佛教的自由,心中很快乐。我每天读经,随时都在读。不一定非去殿堂,随时随地,都在经书的沐浴里。
      藏传佛教,对人、对动物、对大自然充满爱心。信仰不光是看经文,还要做好事,做好人,要帮助有困难的人。
      一心向佛,心中只有佛,就没有了我。

    推荐访问:尼姑 拉姆 尼姑次成拉姆 次拉姆 次真拉姆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