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癌症缠上都市人]癌症晚期身上长龙缠腰

    时间:2020-02-13 07:32:2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百人之一患癌症      “上海每一百人中就有一名癌症患者。”这样的数据已经足以让人感到恐惧,而相对于冰冷的数据,一个年轻生命的消逝,更容易让人心生唏嘘。
      4月19日,复旦大学青年教师于娟,终于摆脱了癌症给她带来的痛苦病逝,留下年幼的孩子和悲伤的亲人。于娟在2009年底被诊断为乳腺癌骨转移,在艰难的治疗过程中,她把病中感悟写成日记,发表在博客上。于娟的“癌症日记”很快受到无数人的关注,对于关注于娟日记的都市人来说,于娟就像他们自己:出生于平凡家庭,读书、就业、结婚、生子,期待享受日常生活的快乐。正因为于娟的平凡,读到“癌症日记”的读者不禁自问:这样一个顺利成长的女孩也会被癌症的噩运撞上,那么我们自己,又会离癌症有多远?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数据回答了这个问题:癌症距离都市人,很近。
      根据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新癌情监测数据显示,全市每年诊断新发癌症病例约4.8万例,其中男性占55%,女性占45%。全市的癌症发病率达到355/10万,据此估算,每年每1000个上海人中就有超过3人被新诊断为癌症。癌症是居心脑血管疾病后的第二位死因,全市癌症死亡占所有死亡原因的31%。
      当然,随着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癌症可以被治愈,带瘤生存的癌症患者也越来越多,统计显示,目前上海市共累计约有21万存活着的癌症患者,现患率为1.56%,即每100个上海人中就有超过1人是癌症患者。在这些存活的病人中,乳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16%,其次是大肠癌、胃癌、肺癌和甲状腺癌。
       “为啥是我得癌症”,这是于娟“抗癌日记”中最初几篇的文章标题。癌症病因多种多样,除了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其他尚未揭秘的先天因素,越来越多的统计数据和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一些不良生活方式是导致某些人更容易患上癌症的原因。于娟在她的日记中反省自己的饮食习惯,她把这些不良习惯总结为“瞎吃八吃、暴饮暴食、嗜荤如命”。除了饮食,于娟还认为,作息的不规律,也是导致她患病的原因之一。
      “回想十年来,自从没有了本科宿舍的熄灯管束(其实那个时候我也经常晚睡),我基本上没有12点之前睡过。学习、考GT之类现在看来毫无价值的证书、考研是堂而皇之的理由,与此同时,聊天、网聊、BBS灌水、蹦迪、吃饭、K歌、保龄球、吃饭、一个人发呆(号称思考)填充了没有堂而皇之理由的每个夜晚。厉害的时候通宵熬夜,平时的早睡也基本上在夜里1点前。”这样的文字如果不是出自于娟的“抗癌日记”,会被误以为只是平常都市人的日常生活记录,正因如此,于娟的病逝在上海这样的城市引发震动――看似光鲜时尚的现代生活,正在将都市人拉近癌症。
      
      现代生活带来现代病
      
      夺走于娟生命的是乳腺癌,它是目前上海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这种高发状态从1990年代开始,正好伴随着中国人生活条件的快速改善。
      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乳腺科庄志刚主任告诉记者,中国是乳腺癌发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抗癌协会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我国近年来乳癌发病率正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成为城市中死亡率增长最快的癌症。除了发病率增长速度快,乳腺癌还呈现出向年轻女性、都市女性集中的特点。
      在庄志刚的病房里,一名正准备结婚的33岁女性,刚刚被诊断为乳腺癌,像这样让人惋惜的情况,这些年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庄志刚的面前。西方妇女乳腺癌的发病年龄高峰期为50~55岁,而且随着年龄越长,发病率越高。但中国女性的乳腺癌发病年龄,要比西方女性小10岁左右。
      另一方面,乳腺癌似乎盯上了城市女性,在中国,上海、广州、北京等大城市发病率比其他欠发达地区更高。上海市的数据是,1992年~2000年8年间乳腺癌发病率的上升幅度,超过了1972~1992年20年间的上升幅度,2008年已迅速上升至每10万人中有62.5人。上海户籍人口每天确诊10例乳腺癌。也就是说,中国大城市中的乳腺癌发病率,有逐步接近欧美发达国家水平的趋势。
      为什么乳腺癌会盯上城市年轻女性?庄志刚认为,很大的原因来自现代女性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是患乳腺癌的高发因素。应尽可能减少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特别是油炸食品的摄入。”控制体重,听起来老生常谈,是很多疾病预防教育中都会提到的一条,在乳腺癌的预防上,也不能例外。庄志刚解释说,脂肪的堆积会带来雌激素的异常,而雌激素异常引起的人体内分泌环境改变,容易诱发乳腺癌。
      国外的对比研究,揭示了饮食习惯与乳腺癌的关系。美国是乳腺癌高发的国家,而日本是乳腺癌低发国家,庄志刚介绍说,有美国学者在研究后发现,第一代移民美国的日本人群,乳腺癌发病率还比较低,而从第二代开始,发病率就接近美国。研究者认为,第一代日本移民还保持着日本式的饮食习惯,而之后的移民饮食习惯西化,乳腺癌发病率也随之增加。
      除了在日常饮食中管住自己的嘴,庄志刚还特别提到,爱美的都市女性,会选择服用女性保健品,寄望青春永驻,但一些女性保健品事实上就含有雌激素,尽管这类保健品有可能让女性看上去年轻漂亮一些,但同时也可能给乳腺癌埋下导火索。
      影响女性雌激素水平的,还有婚育。乳腺癌高危因素有很多,不过庄志刚发现,对于上海这样的都市,女性初次月经早、从未生育和初次生育时间晚,成为最大的危险诱因。“临床中我们发现,晚婚、晚育的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会更高。”有统计数据显示,妊娠次数愈多,易患的危险性愈小。初产超过35岁,危险性增加。随初产年龄的增加,危险性愈大。因此,没生过小孩、月经开始早于12岁或绝经晚于52岁,晚婚、少育、初产年龄大于35岁及哺乳时间短的女性都是乳癌的高发人群。
      都市女性越来越少运动,也成为诱发乳腺癌的重要原因。庄志刚发现,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办公室白领中,乳腺癌的发生正在增加。就像风华正茂的于娟一样,都市白领原本有着让人羡慕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但这样的工作方式也让她们容易成为乳腺癌侵犯的目标。
      
      “富贵”滋生的癌症
      
      7年前,38岁的“明星企业家”王均瑶因肠癌病逝。当时,很多人扼腕于他的英年早逝,有人将他的死因归结于“过劳”,也有人认为是频繁的商务应酬害了他。尽管王均瑶罹患肠癌的因素可能有多种,但向他这样时常需要觥筹接待、酒宴逢迎的商务人士,饮食结构不合理给身体带来的沉重压力,一定助长了癌细胞的滋长。
      “你可以把大肠癌叫做富贵病,因为我们临床见到的病人中,不少都是生活条件比较好的人。大肠癌的发生跟我们的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 伴随着上海大肠癌发病率持续上升,作为肠癌医生,上海肿瘤医院大外科副主任师英强这些年越来越忙。
      对于上海来说,大肠癌越来越显示出它狰狞的面目,目前,不论在男性还是女性人群中,大肠癌都位于癌症发病谱系前三,死亡率也是如此。特别对于女性来说,大肠癌的发病率处于第二位,而死亡率在癌症中居首。
      上海市的高发癌症谱系,越来越接近欧美国家,这其中,大肠癌的高发,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如果把上海市大肠癌的发病率按照时间轴画出图形,我们会看到一条高高扬起的斜线,1993年到1994年这一年的数据,和1972年到1973年一年的数据相比较,男性和女性结肠癌发病率上升了100%。
      不光是上海,全国的统计数据也表明,在中国,大肠癌似乎追着“富人”不放。1990年代相比1970年代,城市的大肠癌发病率增加了32%左右,而农村地区则要低得多,上升6%。“中国大肠癌沿海地区比内陆高发,其中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这表明大肠癌的发生与经济水平、生活习惯、饮食结构有很大关系。”师英强说。
      国外一个有趣的研究,也许能够从一个侧面揭示大肠癌与饮食习惯之间的关系。在印度孟买,多吃肉类食品的祆教徒大肠癌的发病率,比素食的印度教徒要高。另外,与乳腺癌的情况类似,从日本、中国以及非洲等大肠癌发病率低的国家移居到美国、澳大利亚等肠癌高发国家的移民,在改变饮食习惯后发病率也会显著增加。
      中国数千年保持农业社会特征,特别是在广大的中原内陆,依靠种植的中国人祖先,日常饮食以素食为主,肉类和动物蛋白质的摄入很少。随着最近几十年经济的发展,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也随之改变,更多西式的饮食结构被国人接受。我们常常把这种饮食结构的改变,简单地说成吃得越来越“好”,不过在师英强看来,有些看起来“吃得好”的方式,事实上是“乱吃”,不良的饮食习惯,给我们的消化系统带来沉重的负担,进而导致疾病。
      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特别是移民流行病学研究认为,大肠癌的发病与能量摄入过多、肥胖、过多饱和脂肪酸摄入、体力活动减少、膳食纤维和微营养素摄入不足有关。而这些不良的饮食结构,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人的餐桌上。
      师英强告诉记者,胃癌常被叫做“穷人病”,它更容易在生活条件较差的人群中出现,近些年,上海市胃癌的发病率持续下降。“穷人病”减少后,“富贵病”肠癌却持续上升。美食对人总是充满着诱惑,而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常常更能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欢。不过,面对高能量食物制造癌症的风险,牺牲一点味觉刺激,看起来已经非常必要了。
      
      正视 “特殊慢性病”
      
      上海市的统计数据,看起来有些触目惊心,似乎癌症已经缠上都市人。不过,在一线肿瘤医生看来,医疗技术的发展给更多的癌症患者生存的机会,现在,有必要把癌症看成一种“特殊慢性病”,易受侵扰的都市人,更应该正视这种“特殊慢性病”。
      乳腺癌虽然在上海市女性癌症发病中居首,但却不是死亡率第一位的癌症,特别是近些年治疗技术进步后,很多乳腺癌患者得到治愈,带瘤生存的人群也越来越庞大。目前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达到77%左右,比10年前提高11个百分点。事实上,在所有存活的女性癌症患者中,乳腺癌患者人数最多。
      相比于其他女性肿瘤,比如宫颈癌、卵巢癌,乳腺癌的治疗技术进步非常快速,几乎2-3年就会有跨越式的进展。庄志刚解释说,这与美国等乳腺癌高发国家在乳腺癌研究上大量的投入有关。“每一届美国总统竞选时,候选人为了拉拢女性选民,都要承诺在乳腺癌研究上加大投入。”
      不过庄志刚说,尽管医学技术不断进步会提高治疗效果,但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的配合也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可以想象,当一个人被确诊癌症,恐惧与慌乱是不可能避免的,庄志刚常常遇到焦急的病人,其中不少抱着“病急乱投医”的心态,不是那么服从医生的指导。庄志刚说,一些病人打听到各种所谓的治疗方法,希望“多管齐下”,但在他看来,不科学的“多管齐下”,反而会影响正规的治疗。
      科学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也被肠癌专家师英强反复强调。在他多年的从医经验中,碰到很多“走弯路”的患者。这些患者在尝试各种治疗方式后,再投到正规医院,而此时往往为时已晚。“特别要重视首次治疗。”师英强说。他告诉记者,“癌症治疗越早越好”是一种过于简单的说法,不能因为重视“早”,而忽略了诊断和治疗的科学性,与简单的“早”相比,得到一个合理、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患者来说更加重要。
      就像可以通过早期的诊治来控制慢性病一样,癌症也能够因为早期筛查的普及而减少。美国尽管是大肠癌高发的国家,但在1995年之前的22年间,美国大肠癌死亡率下降了约20%,发病率下降了约7%,研究者认为,这种明显的下降与广泛开展大肠癌筛查和结肠镜摘除发现的息肉有关。也就是说,早期的发现和排除隐患,让美国人大大地减少了患上大肠癌的风险。
      看起来,在癌症面前,人并不是完全被动的“稻草人”,我们有机会躲避癌症的袭击。特别是在肺癌专家陆舜眼里,他的很多病人,本应能够远离肺癌。
      肺癌是所有癌症中最“顽固”的一种,上海市的数据是,无论男性还是女性,肺癌都在数十年中盘踞死亡率第一的位置。2007年全国的调查数据显示,相比于1970年代,全国肺癌发病率增长了近5倍。让人感到悲观的是,这种高速增长的势头,仍然在持续。陆舜告诉记者,从历史的角度看,肺癌的发生伴随着工业化的兴起而日益严重,但从具体的致病原因来说,烟草毫无疑问是导致肺癌发病急剧增加的罪魁祸首。
      有人怀疑吸烟导致肺癌的说法,但遗憾的是,不管是动物实验还是统计数据,都确证了烟草与肺癌的关系。陆舜介绍,美国曾经也是肺癌大国,但自从1960年代推行禁烟举措后,从1996年开始,美国的肺癌发病率持续下降。当然,这样的消息往往还是会迎来烟民们的挑衅,一些迎合烟民的技术也应运而生。比如,香烟过滤嘴的出现,曾被宣扬为可以减少烟草毒害,高级的香烟更是把过滤嘴做得越来越长。但临床研究很快推翻了过滤嘴神话,陆舜解释说,过滤嘴的使用,不过是让香烟燃烧后烟雾中的有害颗粒变得更细,使用过滤嘴的结果,是让肺癌出现在肺部的位置发生了改变,而致癌性却完全没有变化。
      尽管有如此多的证据表明吸烟可以大大增加患肺癌的风险,但中国的控烟进程,却显得十分缓慢。5年前,中国承诺,在2011年1月9日前实现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其他可能的室外公共场所禁止吸烟。但时至今日,公共场所控烟在大多数地方还只是一个口号。陆舜认为,政府的态度和措施,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控烟力度,而在中国,太多的利益纠葛阻挡了控烟进程。
      当然,在寄望于政府强力控烟的同时,陆舜说,控烟还取决于中国人的文明程度。上海女性癌症发病率中,肺癌居于第三位,一般认为,女性肺癌的高发,与吸二手烟有关。“一个人吸烟,会给别人带来吸二手烟的危害。如果每个人能够意识到要为别人健康负责,相信控烟的推行会容易很多。”▲

    推荐访问:癌症 市人 缠上 癌症缠上都市人 缠腰蛇是癌症吗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