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怀旧让人更善良】做人要善良的人生感悟

    时间:2019-05-01 03:30:4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接到朋友H和X的电话,这小两口都是正宗吃货,又都是我老乡,所以口味相投,每每叫我去必能一饱口福,这次的饕餮主题是家乡菜。H递给我一碗看上去靓极了的汤,我尝了一口,这厨艺果真不是吹的,那就是家的味道。霎时,无数在家中的情境于脑海中走马灯般穿行,曾经觉得腻歪的关爱也好,曾经无比烦厌的唠叨也好,忽然间令我无比怀念。这就是那个被叫做怀旧的东西。
      怀旧是消极情绪还是积极情绪
      怀旧(Nostalgia)一词来自希腊词‘nóstos’和‘álgos’,分别是“回家”和“疼痛”的意思,合在一起大概就是“思念家而带来的疼痛”。在17世纪,瑞士内科医生乔纳斯·霍弗把它创造出来就是为了描述在一些奔波于异乡的瑞士商人身上发现的这样一组思乡综合症:心率不齐、不停地啜啼、疲倦而且毫无食欲。这都反映了人们对怀旧的看法:那个让人多愁善感、停滞不前,但却召之即来、挥之不去的讨厌情绪。
      然而,当心理学家开始认真地思考并研究这一普遍的人类情绪对我们的意义时,却吃惊地发现,怀旧尚有很多积极的心理功能,比如:提高自尊,促使对生命意义的发现,甚至抵御孤独。细想一下,我们所怀之旧,大都是关于我们自己和其他人相处的情境。因此,怀旧作用于人心的本质在于它增强了人们知觉到的与社会的联系,使人从各种社会联系中找到归属感,又从归属感中找到存在的意义。
      怀旧让人更善良吗
      心理学家还想进一步探索怀旧这种社会性情绪的更多潜能,其中一个思路就是顺着怀旧到社会性归属感的这一链条。之前的研究表明,这种归属感常常会导致更多的助人行为。比如:当听到或者看到自己依恋对象的名字后,人们会表现出更多帮助他人的意愿,并做出更多实际的助人行为。那么,由于怀旧激发的这种社会归属感,是否会进一步地诱发人们助人的动机和行为呢?换句话说,是否在怀旧后我们会更多地给予呢?
      我们招募了一些大学生,要求其中一半人回忆一些能够让他们感到怀旧的事件。为了更强烈地激发怀旧感,我们要求他们尽可能地沉浸其中并详尽地写下来。作为对照,另一半参与者被要求填写一件上周发生的普通事情。接下来,我们给参与者看一个虚拟的慈善基金会的宣传页,告知该基金旨在帮助2008年汶川地震的受灾儿童,请他们填写为该基金会自愿服务的时间和捐赠金钱的数额,从而测算他们的捐赠意愿。实验结果证实了我们的假设:那些被激发了怀旧感的大学生愿意为该基金会自愿服务更长的时间,也愿意捐赠更多的金钱给基金会。
      怀旧似乎让人更善良
      我们之后又提出了新的疑问:第一,怀旧增加捐赠行为的作用机制究竟是怎样的?也就是说,它是通过怎样的中间过程达到效果的?我们觉得两种可能性最大:怀旧启动了正性情绪,正所谓“人逢喜事”也就格外给力;再就是怀旧启动了人们的同情心。
      第二,汶川地震对于中国人有着格外的意义,因此这一基金会也就有了特殊性,那么基于此的捐赠行为能否推广到其他更为普通的捐赠情境下呢?
      我们设计了进一步的实验。首先,我们在诱发怀旧情绪后,测算了参与者此时的一些情绪状态,并计算了正性情绪以及同情这两类情绪的得分;其次,在测算捐赠行为上我们使用一个虚拟的叫做“柠檬田”的基金会,而该基金会致力于改善省内边远贫困地区儿童的教育与成长环境。实验结果再一次印证了怀旧会增加人们的捐赠意愿,此外,实验结果更支持的是,怀旧启动了同情心,从而使得捐赠行为增加。
      怀旧真的让人更善良
      虽然假设已被实验证明,但我们还担心一件事——这种结果在多大程度上能复制到现实生活中去呢?
      有人提了两个极具创意的点子:第一,把怀旧的操纵容纳入慈善基金会的广告里;第二,测算实验参与者将我们给予其实验报酬中的多少捐给了虚拟的慈善基金会。
      就这样,在接下来的一个实验中,我们在慈善基金会的宣传页中使用了两种不同的广告语,一种是基于过去的:那些日子——重建美好的回忆(即怀旧条件);一种是基于未来的:就是现在——设想一个美好的明天(即控制条件)。令我们振奋的是在这个更为逼真的捐赠环境下,怀旧条件依然导致了参与者更多的捐赠行为。
      (摘自《财经》)

    推荐访问:让人 怀旧 善良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