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奥罗拉·利》文化背景分析 奥罗拉·利

    时间:2019-05-01 03:27:3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本文介绍了伊丽莎白·勃朗宁夫人写作长篇叙事诗《奥罗拉·利》时的文化背景,阐述了其内容与19世纪英国社会现实的关系,也分析了作者与作品之间的密切关联。  关键词:伊丽莎白·勃朗宁夫人;《奥罗拉·利》;文化背景;乔治·桑;19世纪英国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072-02
      一、引言
      《奥罗拉·利》是19世纪英国女诗人伊丽莎白·芭雷特·勃朗宁夫人的诗歌体小说,主人公奥罗拉·利是作者用心描述的理想女性形象,其对人生、写作以及社会问题等方面的看法与作者的现实经历有极大的关联,可以说是作者亲身经历的真实写照,同时小说也反映了19世纪英国纷繁的文化背景和妇女命运。
      二、《奥罗拉·利》的主要内容
      主人公奥罗拉·利的母亲是意大利人,父亲为英国人。母亲在她4岁时去世,自此她和父亲相依为命。13岁时,父亲也去世了。孤苦伶仃的奥罗拉被送回父亲的故乡──英国,交由姑妈抚养和教育。比她大几岁的堂兄罗姆尼·利是她的好朋友,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两人在思想观念方面渐行渐远。后来,罗姆尼向她求婚,她拒绝了。两人分手后,罗姆尼离开了她去实现他的社会理想,希望用自己的仁慈和同情心来拯救整个社会和底层的劳动人民,改变世界。奥罗拉则独自来到伦敦,以写作作为自己的生存手段。在实践自己理想的社会工作中,罗姆尼爱上了来自平民阶层的玛丽安·厄尔,并向她求婚,玛丽安答应了。可是就在婚礼的那天,玛丽安却失踪了,罗姆尼一直没有找到她。奥罗拉在经过巴黎准备回意大利的时候碰见了玛丽安。原来,一个深爱罗姆尼的资产阶级小姐沃尔德玛出于嫉妒而陷害了玛丽安,致使玛丽安遭到强暴并因此而生下一个私生子。了解了情况后,奥罗拉决定带着玛丽安母子一起到意大利去生活。几年后,罗姆尼来到了奥罗拉在意大利的庄园,这时的他因为自己的理想未能给平民带来实际利益而不被理解,家园被他们烧毁,而他自己也在火灾中受伤以致失明。这时的奥罗拉接受了他,担负起了照顾他的责任。小说结局是奥罗拉、罗姆尼、玛丽安及她的孩子一起生活在意大利。
      三、《奥罗拉·利》的写作背景介绍
      勃朗宁夫人开始写作《奥罗拉·利》的时间是在1854 年,该作品于1856 年出版。这期间作者经历了结婚,生子等人生大事,思想与心理逐渐成熟,所以她在此书的序言中说明:“我谨以此书献给我亲爱的表兄约翰·凯尼恩先生。这是我作品中最成熟的一部,包括了我对人生对艺术的最高信念……”作者的日趋成熟也使这部作品的内容内涵有了更多的现实意义。《奥罗拉·利》采用了一个年轻作家自传的形式,讲述了19世纪英国女性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现实。奥罗拉由于双亲去世,被送回英国由姑妈抚养。她的姑妈以培养英国贵妇的方式来对她进行教育,“她必须读正统的宗教读物,学习一些诸如古典法语、德语之类的语言知识,一些无趣的音乐技艺等。还要学习制作腊花,以及女子之道─—这些在那个年代可是大行其道的对女性进行的传统教育。”这里描写的是19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女性生活的真实情况。幸运的是,同样生于富裕资产阶级家庭的勃朗宁夫人并没有这种痛苦经历,相反,她的父母非常开明,对她厌弃传统教育而热衷于阅读和写作的做法给予了支持。尽管没有接受上述传统教育,但生活在19世纪中产阶级社会团体的作者对于同时代的女性的遭际却有着清楚的了解。事实上,19世纪女权思潮正在英美等国家兴起,尽管没有得到正规系统的教育,但那些具备一定进步知识的中产阶级妇女已经在思考当时女性的生存状况,并通过相互通信和发表文章来探讨呼吁关注女性的社会人生和理想,她们对于女性所接受的那种只为取悦男性却毫无实用价值的所谓正统教育非常反感和憎恶。
      19世纪是英国历史上非常辉煌的时期,工业革命的成功促成了英国经济的繁荣,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如:阶级剥削,贫富差距,等级思想严重等,这些在《奥罗拉·利》中都有体现。比如:当罗姆尼把自己的结婚对象──来自平民阶层的玛丽安·厄尔──介绍给自己的朋友同伴认识的时候,“ 不敏感的她也逐渐意识到,在这欢乐的伊甸园里,她同样是不适宜的,……,──献上自己的灵魂,却把他推入毁灭,…”。在诗歌的第六章里,出身于社会底层的玛丽安敏锐地感觉到了罗姆尼那些来自上层社会的朋友对自己的不屑与轻视。她还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如果和罗姆尼结婚后将会有一个什么样的未来“我知道我永远摸不到那颗星,……,作为你的妻子我永远不可能幸福,作为你的朋友我永远不可能不带来伤害……”字里行间折射出的是19世纪英国社会强烈的等级观念。
      长篇叙事诗歌《奥罗拉·利》与作者勃朗宁夫人自身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奥罗拉拒绝了罗姆尼的求婚,没有选择成为他的助手和附庸。她离开他后以写作为职业来生存。这与勃朗宁夫人最尊敬的一位女性的经历极为相似,她就是乔治·桑。乔治·桑原名奥罗尔·杜邦(Aurore·Dupin),法国浪漫派女小说家。作者为自己最喜爱的作品主人公取名为奥罗拉,就是借用了这位独立而叛逆的女作家的名字。乔治·桑不满意自己的婚姻,和丈夫离了婚,独自带着两个孩子在巴黎生活,她很有才气,与《奥罗拉·利》中的主人公一样,把写作作为生存的手段。她蔑视权贵、贬斥男权、抽雪茄、穿男装,还为自己取了个男性化的笔名,这一切都使得乔治·桑与19世纪法国上流社会秩序格格不入,成为了他们不断诟病的可怕女人,但也正是这些不寻常的举动使她成为了法国文坛上声名大噪的人物,而且也让她成为同时代的诗人伊丽莎白·勃朗宁夫人最为尊敬的作家。出于对她的钦佩和尊敬,伊丽莎白为她写了两首著名的诗歌(致乔治·桑──愿望、致乔治·桑──致意)以表达自己的敬意。现实生活中的乔治·桑不论是在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亦或是文学创作方面对勃朗宁夫人影响极大。1836年以后,乔治·桑与许多文学家有了更多更深的接触,受他们影响,她开始关注社会现实并创作社会问题小说。在这期间,她的创作思想走向成熟,其小说主要赞颂的是劳动者,贬斥的是贵族和富人。在《奥罗拉·利》中可以看到勃朗宁夫人对富人阶层的态度与乔治·桑是一样的,她对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也充满了同情。对于勃朗宁夫人与乔治·桑之间的关系以及前者对后者的复杂感情,伊莱恩·肖瓦尔特在《她们自己的文学》中写道“女性作家之间需要形成一种亲密的关系,既可以激发灵感也可以建立一种相互同情的友谊”两位女作家之间结成的友谊不断影响着勃朗宁夫人的创作思路:在乔治·桑的作品中出现了许多女主人公,作者把她们塑造成充满了青春热情和反抗意志的理想人物,也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妇女的命运问题,但是作者无法明确地为她们指出实现自我解放的道路。勃朗宁夫人的作品也是如此,尽管“伊丽莎白勃·朗宁夫人生活的时代恰逢欧洲大陆的多事之秋,她耳闻目睹了欧洲革命的酝酿、起步、高潮、失败等阶段,这番经历又使得她的诗作带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时代感,少了些许‘女人气’”,尽管《奥罗拉·利》塑造了作者心目中的理想女性形象,但最终的结局还是回归家庭,担负起照顾丈夫和家庭的责任。这与19世纪英国中产阶级妇女面对纷繁的社会变革产生的迷茫有很大关联。   作者的生活轨迹在诗歌中也可以明显看到:奥罗拉年幼时母亲去世,后来由姑妈抚养长大。作者的母亲也是在其刚成年时离世,年轻的伊丽莎白·勃朗宁和其兄妹则由自己的姨母帮忙照料。奥罗拉有衷心的老仆阿苏塔陪伴,作者也有一个忠诚的女仆照料生活。作品中的主人公和作者的最终归宿──意大利──对于奥罗拉或者勃朗宁夫人来说都是一个身心回归的地方,奥罗拉在了解了玛丽安的痛苦经历后,带着她和她的孩子一起去了意大利,最终罗姆尼也是回到了那里。而在写完《奥罗拉·利》后作者也离开了英国,回到意大利继续自己的生活,她们都把这里当成建立家园的地方,渴望在这里忘却痛苦、欺骗、颠沛。
      四、结语
      也许有的读者会认为《奥罗拉·利》的结局很令人沮丧,因为和《简·爱》相似:女主人公很独立,不愿附属于男主人公并选择离开,男主人公都因为大火受伤导致眼睛失明,最终,女主人公都接纳了他们并与之共同生活。《简·爱》成书时间是1847年,勃朗宁夫人是否借鉴夏洛蒂的故事结局目前尚无定论,但她的奥罗拉最后也是选择了回归家庭照顾罗姆尼。所以,“尽管勃朗宁夫人也支持女性权利,但在某种程度上,这个结局还是反映了她对于婚姻价值(或者是那种她所经历的相互间的、非家长制的婚姻关系)的强烈信念。”
      勃朗宁夫人写作《奥罗拉·利》的时候是英国社会变革风起云涌的时代,作品融入了作者生活时代以及生活经历的一系列事件和变化,因此作品的文化背景复杂,内涵深刻,值得品读。
      参考文献:
      [1]Christopher Harvie & H.C.Matthew, Nineteenth-Century Britain [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7.
      [2]Elaine Showalter, A Literature of Their Own [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USA, 2004.
      [3]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 Aurora Leigh [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1990.
      [4]Jane Seliars, Charlotte Bronte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5]Martin Garrett, 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 & Robert Browning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6]贡扎格·圣布里斯, 菲利普·洛兰.追寻乔治·桑的足迹[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7.
      [7]刘炳善.英国文学简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8]袁芳远.勃朗宁夫人诗选[M].河北: 花山文艺出版社,1997.

    推荐访问:罗拉 文化背景 分析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