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杖探山色,动静入禅_坐一禅行一禅,语墨动静

    时间:2019-04-22 03:28:5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敏树如相的赠答诗常借山水来表达与友人间的情谊和心灵相通,故而其创作的这类诗没有刻板的套语和应酬的虚言,而是带着修佛悟禅的灵性和寄情山水的豪情,是其悟禅的一种借助言语的表现,使其赠答诗具有独到之处,在明清之际的黔北僧诗中独树一帜。
      关键词:敏树如相;赠答诗;山水;禅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虽然佛教反对丽词绮句,但禅宗亦有“文字,波也;禅,水也”之说,说明离开文字而去求佛理,就好像“拨波而觅水”,难以为之。佛禅与语言的关系,是“无言而言”,言不可言之境,于是,言在意外的诗歌就成为历代僧人立言的一种重要媒介;于是,在中国文坛上,僧人以他们特殊的身份和别具一格的世界观,带给我们一种全然不同于世俗的美感享受和空灵的精神境界。黔北诗僧敏树如相就是以诗觅禅的一位。
      敏树如相,四川潼川人,俗姓王。二十五岁时出家,曾在四川、湖广、贵州等地多所寺院讲经说法。顺治十六年(1659年)到贵州遵义,住在海龙山古龙禅院。敏树如相的一生厌虚名、恶俗利,故他的山水诗常于美丽的山水景物中寄托令人回味无穷的玄理,而其赠答诗也常借山水来表达与友人间的情谊和心灵相通,故而其创作的这类诗没有刻板的套语和应酬的虚言,而是带着修佛悟禅的灵性和寄情山水的豪情,是其悟禅的言语的表现。
      一 山水寄情的和谐之美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送别诗是赠答诗中成就很高,也是对读者感染力极强的一类诗,且这类诗多有精品。在这些作品中,寄离情于山水,借山水来抒发与友人间的浓厚情谊和对友人的祝福成为文人常用的抒情方式。例如《送元二使安西》就以渭城的雨景作为切入点来引出送别之情,在无声而湿润的空气中,诗人营造出一种特有的心情。用这种心情来表达送别之情确实起到了令人感同身受的艺术效果,所以成为千百年来为人传诵的名篇。与之相似的还有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诗也是从山水中找到引出离情别意的契机,“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并将之恰到好处地用到书写离别之际诗人在所体会到的空间距离感上,以空间的远与心灵的近形成对比,自然而然地表达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精神境界。
      这些诗是国人早已耳熟能详的优秀作品,而这种用山水表达友情的写法由于其特别的艺术效果,因而得到后来者的认可,并成为后人作诗时仿效的一种手法。只是仿效者们的领悟力和学识修养的不同,运用的成功与否也不尽相同。而敏树如相作为一名诗僧,在这方面不仅没有停留在仿效这个层面上,而且有着自己独到的眼光和感受。
      在敏树如相的送别诗中,将山水与离情无间地融合到一起用,不同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对人生不同的理解。如《送本师和尚之江安应期》一诗:“弃舆上万峰,策进马蹄雄。叶落秋山露,花幽晓寺通。云侵香案湿,雨润径苔封。话久经行切,冰轮出碧空。”
      诗人把山中景物与佛教术语结合起来,表达对同是佛门的本师和尚远行的不舍之情。这首诗写景并未停留在写静态景物,而是把人物的活动与景物描写结合起来,达到了动静相宜的效果,使诗歌的表情达意更加有力度。如果王维的作诗犹如作画的话,那敏树如相作诗就好似摄影。画是静态的描绘对象,而摄像则是捕捉动态的事物,或是移动镜头来变换欣赏的对象和角度,使画面在动态推进的过程中融入了更加丰富的信息。就这首诗来说,“弃舆”、“策进”、“叶落”、“花幽”、“云侵”、“雨润”、“冰轮出”是捕捉动态的事物,通过人或物的活动来达到动感的效果,于是画面一下变得有了灵气和生机;而对“万峰”、“秋山露”、“晓寺”、“香案”、“径苔”、“碧空”的描写则是移动镜头来变换欣赏的对象和角度来进行刻画,这样重叠、映衬,使诗中虽写了较多的景物,但读来不觉累赘,反觉画面更加丰富,更加能衬托出复杂的离情别意。经过这一系列的描写,于是诗的核心“话久经行切”就既有了铺垫,又与上文产生了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而作为“摄影”作品,没有声音是无法全面地传递诗人的情感的,所以诗人用视觉画面表情时,用听觉来给读者全新的体验。“话久”二字虽没有直接摹写声音,但已让读者自然地想象出临别前,两位友人执手相望、依依不舍的情态和情深意切、满含关怀的惜别之言。整首诗既完美地表达了情意,又具有文质相谐之美。冯友兰说:“一诗,若能以可感觉者表显不可感觉只可思议者,以及不可感觉亦不可思议者,则其诗是进于道底诗”,此诗正达到了这样的艺术境界。
      二 托付心灵的山水禅音
      远绘与近描相彰衬,使敏树如相的送别诗中所描写的景物与景物之间和谐而不突兀,这样,即便诗中无半字涉禅,然禅理已尽在其中矣,正可谓“不著一字,而尽得风流”。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原因有二:
      其一,佛家眼中,万事万物本为一也,大自然的万种景色,都是佛法身的显现,《大正藏》中说:“一切诸法,假有实无,非自在天,亦非神我,非和合因缘五大能生,是故当知,一切诸法,本性不生,从缘幻有,无来无去,非断非常,清净湛然,是真平等。”因此,主体与客体的对应关系,本是和谐的,主体观照客体,就如从对立面来“物外观物”,将把心物的关系,从分立归为统一。基于此,在佛家看来,山水不是摆脱世俗的一个介质,而是实实在在存在着的“存在”本身。所以,在一个觉悟了的禅者看来,潺潺的溪水,巍巍的青山,重重的绿树,都是如此,尤如狗吠衬静、远近相称、大小相映,极写其空、其静,用表面的矛盾来反衬其实质的和谐。
      其二,禅者所悟需借语言表达,但这种感悟博大精深,又难以言传,于是原本就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诗,自然就成为了演说佛法的一种绝好媒体。“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
      严羽在《沧浪诗话》里说:“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敏树如相的赠答诗虽无法与盛唐诗人相较上下,但他在融入山水时,以其僧人的身份,就不可避免地以山水投射出对禅的理解,自然使诗作带上了令人回味的禅趣。“诸行皆无常,诸法悉无我,寂静即涅 ,是名三法印。”(《大正藏》)一切自然,不须妄作妄念,所以诗人面对自己之时,他所要寻求的就是本我,而本我在佛家精神深入就是佛性,映射到外物就是自然,而自然中最为佛家熟悉的就是自然。因此,当面对自然山水时,主体(诗人)与客体(山水)间自然融为无间。而“一切法门皆是寂静门”(《法华三大部补注》),要体验这种无间,孤独和寂寞就是必要的环境和心境。   “六十修然老比丘,修行得力任优游。清高不涉侯门径,节操终居大泽丘。青树两行空鸟道,白云一片笼山幽。寒潭夜月常为伴,湛水芦花一色秋。”(《赠无边禅人》)诗的首联和颔联用极为简练的笔法刻画出一个隐居山中自守节操的老禅师的清高形象,岁月和清苦没有削弱他的骨气,反而使他带有一种出世之人的独特精神魅力。在诗人看来,这种精神魅力用枯燥的语言来形容,远不如用山水来衬托更能揭示其实质,于是颈联和尾联诗人营造了一个美丽而清幽的山水氛围:绿树荫蔽之下的鸟道空旷而不寂静,因为树本身也是生命;白云缭绕之下山色更加寂寞,寒潭与夜月相伴,既没有尘世的热闹,也没有凄清和孤寂,而只是更加显现出一种高洁。水边的芦花使人不禁想到那遥远时空中的一片蒹葭,秋带来的不是凄凉,而是对人生的体会与思量。在空幽的山中,澄明的水边,这位禅师将他安详的身心融入了同样空幽澄明的境界之中,人与物、僧与山水形成了绝佳的比照,相融相衬,孤独和寂寞就如空寂的鸟道一样,不过是攀上更高人生境界的一条无法逾越的道路。
      三 “杖探山色”的禅趣投射
      一些诗歌以歌咏自然山水来反映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艺术上看,确实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由于抒情主人公总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来作诗,故而这些诗人无法使自己融于自然山水当中。而敏树如相的赠答诗中的山水常非旁物,常与诗人的身心融为一体,所以当面对这样的山水景物时,诗人内心的佛家修为就自然地流露出来。这类诗不仅表现出对山水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与所赠之人间心灵的相通。
      “闲游玩物华,景致在山家。翠滴穿岩雨,红开几树花。人游湖上水,日照波头沙。了得浮生趣,禅风任可夸。”《赠风野道者》诗中明白地告诉读者,出家并非辛苦之事,如果真正与佛有缘,那么修禅趣味无限。为突出这一点,诗人炼句时颇有深意,如“翠滴穿岩雨,红开几树花”两句中,诗人有意将色彩放在句首,鲜艳的“翠”与“红”正显出诗人眼中和心中对修行生活的感受,即是明亮和喜悦的。而在这样景色中的人,更是嬉游湖水,自在自得,就如禅者在佛家的精神中得到了洗礼。经过这一番描写,“禅”变得并不沉重,反而是生气盎然。
      “何年傍石隈,竹径晓双开。日暖寒梅吐,雪消春水来。庭前芳草翠,屋后野云堆。叉手长松下,清高绝点埃。”《赠东华道者》与上首一样,这又是一首五言诗。五言相对七言,节奏明快,思路紧凑,更有利于表现愉悦、轻松的心情。诗中选择冬去春来的特殊季节来写,用春水、芳草、长松等意象来传递出诗人心中的喜悦,和诗人其他的诗作一样,这首诗也擅长于准确地使用动词和形容词,用这些词使诗歌真正地活起来。“吐”“来”如果不能显出特色,那“翠”“堆”就能展示出诗人用词的功底了。这两个词本身并不特别,而与诗中“庭前”、“屋后”相结合,就让景色的描写增加了人的生气,尤其是“堆”字,一种闲适、轻松的感觉立即就表现了出来。
      敏树如相赠答诗中的山水从来不是孤立的自然景观,而总是有着人的活动和人的气息的。而活动于自然中的人,也不是孤立的人,而是融于自然,于自然中找到了自我和佛家真谛的人,于是景物的情绪与人的情绪就自然联系在了一起。
      “茅房独住在林间,半是溪头半是山。忽地一朝开正眼,白云终不掩柴关。”《赠天根静主》这是一首没有太多描写和堆砌的七言绝句,绝句与律诗相比,能留给读者更大的领悟空间,因此更适于表达含蓄的情感和思想。诗人不说人独住,而是说茅房独住,其实人自然就在其中了。而这是这首诗的关键,因为此诗开头的茅房和结尾的柴关是相呼应的,都是为了写人。写人在半是隐居、半是俗世的环境之下,只要能潜心修禅,就总有“开正眼”的一天。而在表达这样思想的时候,诗人巧用景物描写,虽没有提到“人”,而“人”却是诗中的主角。
      而把人的活动与山水禅趣结合得最自然和谐的是《赠隐木禅人》。诗中“钵盛溪云常自在,杖探山色任相欢”既有“溪云”、“山色”的山水描写,“盛”与“探”更是将人的动作生动地描写了出来。在“自足”与“相欢”中,则表达了一个修行者对人生的态度,与“盛”、“探”结合,其态度是对修禅的深深喜爱,趣在其中。
      “将观照所得的整体对象移之于创造,却须将观照付之于反省,因而此时又由观照转入到认知的过程,以认知去认识自己精神上的观照,乃能将观照的内容通过认知之力而将其表现出来。”这应该是文学或其他艺术创作的共同特征,敏树如相的诗则很好地实现了这一点,其赠答诗中的山水景色与诗人自己的精神紧紧结合在一起,用诗歌的语言表达了出来,使其赠答诗具有独到之处,在明清之际的黔北僧诗中独树一帜。
      注:本文系2009年遵义师范学院遵义文化研究中心“黔北沙滩文学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紫柏老人:《礼石门圆明禅师文》,《紫柏老人集》,钱塘许灵虚重刊本,1910年版。
      [2] 郑建勇:《黔北明清之际僧诗选》,贵州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3] 冯友兰:《贞元六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 王宏印:《〈诗品〉注译与司空图诗学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版。
      [5] 郭绍虞:《沧浪诗话校笺》,《人民文学》,1961年版。
      [6]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作者简介:任在喻,女,1974—,重庆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文学,工作单位:遵义师范学院。

    推荐访问:山色 动静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