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孔子论语 从《论语》的高频词看孔子的“立人”观

    时间:2019-04-14 03:29:3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论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一,不只给后人以知识的滋养,而且在做人方面也给我们以无尽的启发教育。文章试图从《论语》的高频词去探求孔子的立人观并阐释这种立人观在现实生活中对人生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君子 学 仁 义 礼
      古老深厚的中华文明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作为四书之一的《论语》带给世人无数的哲理与智慧。《论语》中许多积极的思想、认识,几千年来一直被人们重视和采纳,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品读《论语》如同置身于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又好像是在中国人文精神的百花园中寻根溯源,其中,体现孔夫子立人观的词句更是俯拾即是。本文试图从《论语》的几个高频词去探索孔子的立人观,以期指导我们自己的人生。
      孟子有云:“圣人,人伦之至也。”他把为人的最高标准定做“圣人”。那圣人之下呢?要数君子了。“君子”就是孔子立人的典范。“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这是孔子对君子的总体评价。那么,君子到底有哪些杰出的品质呢?“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君子,这般的豁达脱俗;“不忧不惧”,“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君子如此的不卑不亢。孔子说:“君子求诸己”。靠自己,自己才是自己的上帝。“君子周急不继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对君子的要求实在是高,不仅在圣人如此,连亚圣孟子也说:“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作为君子就要“过则改之”。人们对“君子”给予了极大的赞赏,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那么,在孔子心中,怎样才能成为君子呢?
      孔子有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矣”。在孔子看来,“学”是君子一切礼教孝悌,仁义道德的基础。只有好学,方可具有君子的品质、风范。“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学”是《论语》中时常与我们照面的字眼。
      在《论语》开篇《学而》一则中,孔子就提出“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习的乐趣,尽在其中。常常温习回顾,细数自己拥有的知识,懂得的道理,这不失为一种愉悦身心之举。学习是快乐的。因为明白未知的道理,揭开不解的疑问,都是在为生活平添亮点。正因如此,孔子才有“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的感叹。
      孔夫子嗜学,那么何为学呢?台湾文学家南怀瑾先生这样诠释《论语》中“学”:“做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就是学问。学问不是文字,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做人做事上去体会的,如‘观过知仁’,要随时地思考、见习、体会,这就是学问。”我很喜欢他的评述,“学问”并不只是文字上的一种收获,它是不断积累的经验、方法、智慧,是我们随时随地可以获取的一种正确的东西。不仅“学问”概念宽泛,“学者”也是人人可做,孔子曰“有教无类”。只要愿意,只要行动,不论是谁,都可以学习,都可以进步。正是如此,孔子才会积极地宣扬“学”的重要。“君子博学于文”。那么,君子要怎样学成呢?孔子尝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古人认为子以四教——文、礼、忠、行:教文——以博天下之文采;教礼——以礼规范自己的行为;教忠——以忠诚为生命的誓言;教行——以言行一致为永恒的信念。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是大家最熟悉不过的了。子曰:“君子务本”,学习要以书为本,善于温故知新。在孔子眼中,最为重要的学习方法莫过于动脑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思与学相辅相成,才能学而不罔,学而不殆,并学有所成。如果只学不思,就无可辨好坏,如果“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那结果只会落得“无益,不如学也。”善动脑筋的表现就是“举一隅”而“以三隅反”。举一反三的本领,颜渊当仁不让,连子贡也大叹“回也闻一以知十”。其次是“不耻下问”。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从他人身上,我们总可以找到自己所不具备的品德。我们说“集思广益”便是如此,汲人之长,增己之见。孔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以能问于不能”,也许人们会很奇怪,向外行请教,不是缘木求鱼吗?其实不然,“当局者迷”的道理我们都听说过。正是这样,才有必要从外行那里获取一些灵感。“以多问于寡”中的“多”,就是我们常说的“O”型人才,他们往往博采众长,却无一深入。当他们遇到更深层次的问题时,求助于“一”型人才,也就是“寡”,便是理所当然了。“有若无”、“实若虚”更体现一种谦逊。渊博的学问,会让人变得深厚、内敛,俗话说:“饱满的谷子总谦虚的低下头。”这正是“有实”之人的写照!所以,多问于他人,是百利而无一害的。而既向别人请教,就必须“语之不惰”,专心听讲不懈怠,“默而识之,学而不厌”,默默记住,永不满足。因为“不践迹,亦不入于事”,只有站在巨人的肩上,才能看得更高,看得更远,只有“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才能称为博学之人。
      光有方法,当然达不到圣人的立人标准。学习的精神品质,更是不可或缺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告诉我们,学习是为了自己,不可自欺欺人,要实事求是的致学。做学问的人,就要耐得住寂寞。“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说:“学而优则仕”,以学为先,有余力再做官。正因为孔子把学习当作享受,所以才会“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才会有“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担心。
      俗话道:“万事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子曰:“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如果离开了学习,不管什么仁、知、信,都会产生瑕疵,变得愚蠢、放荡、尖刻。看来,学的确非常重要,孔子“十有五而致于学”,他才能在晚年“随心所欲,不逾矩”。要想在未来“随心所欲”,我们就应当发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精神;要想体会“一旦成名天下知”的荣耀,就必须耐得住“十年窗下无人问”的寂寞。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学”是“成仁”之道,而“仁”是终极目标。作为儒学的中心,“仁”在《论语》中先后出现多达一百多次。孔子曰:“仁者,爱人也”。“仁”的本质便是博爱、仁慈。心胸宽广,包容百态,感化万众,孔夫子将一己之爱扩大,惠及整个世界——“泛爱众而亲仁”。正如儒家常言:“大地有仁心,滋生了万物”。孔子认为“爱人”才可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爱世界”才能“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仁”是儒学的精髓,也是立人的根本。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胸中之仁,少了道家“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的个人主义,也不是墨子“摩肩放踵以利天下”的绝对无私。“仁”,爱人、爱祖国、爱世界。“亲亲、仁民、爱物”,“仁”如流水一般,一股股漫延、溶汇,由小及大,从近到远,保存着适度的私,慢慢扩充,直到滋泽了万物,达到为公。如此这般广阔绵延的爱,也只有在孔子,在儒学那里才能溯源。“爱人者人恒爱之。”这也许就是孔圣人被人们尊仰的原因吧!
      吟《论语》感“仁心”,总觉得“仁”未免太缥缈,太遥远,仿佛那是道光,照着自己,却无法触摸。其实,“仁”并非如此高远。观念上引发慈心,心中有爱,就是“仁”。如此简单,“仁”不必去苛求,只要用心去积累爱。孟子曾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恻隐之心是“仁”的根源,是“仁”的本质。“恻隐”者,“爱怜”也。爱怜是人之常情,弱者、病患、贫困往往会引发我们的爱怜之心,也就是恻隐之心,这就引发了我们内心的“仁”,于是,我们便“成仁”。孔子曰:“仁乎远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就是触手可及的东西,呼尔而来,念尔而至。也许人们总觉得“仁”这份修养太高深,是内心深处的修炼。这话虽没错,可要知道,其实,“仁”之用,也就是爱人爱物。只要以仁慈之心,博爱生灵,就是“仁”的表达。“仁”虽是爱人爱物,但这种爱是掩去了微笑、沁香后的一份极其质朴的爱。“巧言令色,鲜矣仁”,花言巧语,一味谄媚,并不是真正的“仁”,或者说这是“不仁”。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仁者心地高纯,深厚气重,如山般宁静,宁静中绽放着涵养。“仁”是一种很典雅,微妙的境界。不顺时,仁的修养使我们安然处之,失败时,“仁”的信念使我们勇于搏之。“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真正的仁者,是隐去荣华,退了金玉的乐天派,是懂得“里仁为美”,“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洁士。难怪孔子曾感慨:“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论语·泰伯》中有句话,大家很熟悉:“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仁”者要承担天下之重任,用行动书写爱人的篇章,时刻磨练自己,让自己拥有伟大的胸襟,恢宏的气魄,坚定的决心,深远的眼力,永远爱人,至死不渝。这,才是顶天立地的君子,才是仁人。“仁”字重,重于泰山,重于生命,正如孔子教诲:“仁者,人也。”
      说“仁”,绝对离不开“义”。孔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当我们举着“爱人”的旗帜,高唱“爱物”的主旋律,这是“仁”。当我们真正开始行动,助人为乐,奉献自我,怜惜病弱,爱护幼小并主动担起重任,一心向前,这便是“义”。“义”是“仁”生动的刻画,是表达“仁”的形式。子曰:“君子义以为上”,身为君子,就应当具有“舍生取义”的精神。要清楚“不义”就是“不仁”。“义是仁之用”。当“仁”失去了“义”,就像歌曲丢失了旋律,钢琴失去了键盘,油画退去了颜色,电视隐去了图像。只剩下空壳,变得毫无意义。所以,当我们执著地追求“仁”的时候,应该更敏锐的发现“义”,当我们标榜自己的“仁”时,应首先考验自己的“义”。
      讲了这么多仁义,下面该说一说“礼”了。礼在《论语》中的出镜率之高,是可以与“仁”字媲美的。一般说来,孔子所谓“礼”,源头应为周礼。孔子对周礼抱着极为尊敬的心态,他曾说过“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孔子对东周,对当时的礼教道德可谓推崇之致。但东周已逝,社会还在发展,于是孔圣人又把周礼进行了完善,在继承中创新。他把“礼”作为治人治学的支柱。
      论“礼”首先要明确何为“礼”。礼的概念是十分宽泛的。礼要求表里如一。众所周知祭祀是古代的一件大事,孔子倡导我们“祭神如神在”,心中充满敬意外由内发,这种从内至外的礼,才是真正的礼。中国人历来自称是“礼义之邦”。“礼之用,和为贵”,礼就要做到中和矛盾,也就是中庸,这也正是“中庸之为德。”在我看来,中庸,就是在纷繁变幻的世界,能停在属于自己的原点,用冷静的双眼,看过往的人事,然后渐渐融入这个世界。中庸是一种平淡,人总是由绚烂归于平淡的。礼的内涵比之于它的外表更重要,正因为如此,孔子才提出“绘事后素”、“尔爱其羊,吾爱其礼”等观点。表面的东西确实没有心中的本质来得真切、宝贵,行“礼”如此,做人更是如此。
      孔子说“君子成人之美”,这是一种礼,君子之大礼。老子也说过:“善者吾善,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礼,也包含着一份爱,一份善,一份对别人的关怀。“礼”,其实是温暖的,并不那么冷酷的高高在上。生活中处处充满“礼”:孝敬父母为“礼”,友爱朋友是“礼”,满怀感恩的生活也是“礼”。礼,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尽展无疑。孔子“入太庙每是问”,别人都以为这不合乎礼节,可孔子却说这才是真正的礼。本来嘛,“射不主皮,力不同科”,人人都有强项,也有弱处。不精通的事物乐于向专家请教,“不耻下问”,这才是“礼”之所在。诸葛亮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德”,也是一种“礼”。“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德”需从俭来,从恬淡的心绪、安宁的精神中升华。孟轲说过:“辞让之心,礼之端也。”辞让,也不失为一种逊洁、儒雅的生活态度。生活中,我们要怀着一颗仁爱、宽容、博大、礼让的胸襟,接纳每一个过客,笑对每一个瞬间。
      “礼”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注重平日的言行、气质,不断陶冶自己的情操,在生活中展示自己优雅的礼节,一颦一笑间充实着丰厚的德韵。但是我们不要认为,只要表面上恭敬、庄重,言语间和善亲切,就是真正的“礼”。要不,孔子也不会担心地提示我们:“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礼”要寻求一种精神上、思想上的,从内而外散发的恭敬。“君子于人无争,于世要争”,这就要求我们在淡泊中争取,该放则放,当争必争。孔子用“射”向我们阐述了“礼者”为人处事的风度。“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著名文学家南怀瑾先生是这样描述的:“开始时,对立行礼,显示礼让,赛毕,对饮而笑,赢者曰:“承让”,输者曰:“领教”,即使有争,也始终彬彬有礼。”是的,争是必要的,但在“礼”的包装下,“争”少了一股火药味,多了一些温柔和友好。赢而不狂,败而不伤,从始及末,尽展一种典雅、厚重的气度,而今,社会竞争如此激烈,这种颇为平和的心态确是立人之必备呀!
      谈了很久的“礼”,那么,礼对致学有什么作用呢?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学问、人品都是如此。在诗书中漫游,在礼教中规范,在乐声中成长,“礼”是弥足关键的一个环节,没有了它,就像树苗没有了中绳,久而会变曲;就像孩子离开了管教,长此会走上歪路。“礼”就是致学、立人的中绳,“木受绳则直”,人依礼而立。“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喜学的君子们,往往纵古博今,以求样样皆通。可如果离开了“礼”的辅佐,就会门门不通。这时,礼就约束我们,先博览众家之采,再专研一家之长,以“文”“博”,以“礼”“约”,让弄墨致学,为人处世更合乎礼法,这才是孔子爱”礼”的真谛。
      记得前年暑期去黄山脚下的宏村游玩,当地有一种纪念品名曰:“三不猴”,是木刻的三只小猴:一只蒙上眼睛,一只捂着嘴巴,一只堵住耳朵。雕刻得栩栩如生,并形象的取其“不该看的不看,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听的不听”之意。古老的村庄,竟有如此的礼教底蕴,和孔子的思想如出一辙,让我很是吃惊。我不禁想到夫子对我们的警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一旦不合理、不道德的事从我们身边消失,一个和谐社会便为期不远了。
      作者单位:安徽省淮南市一中。

    推荐访问:论语 孔子 立人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