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浅谈“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五步教学模式

    时间:2019-04-06 03:18:0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新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全新的理念,给原本沉闷的课堂带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学习的主人。这也就是要求广大教师要转变观念,实现课堂上师生角色的转换,即教师应由教学的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我的理解就是:在课堂上,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做到以学定教,多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让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学习,使学生自主学习,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真正受益者。在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我对“以学定教”有几点看法,和同行商榷:
      一、以学定教,要真正让学生成为主人。
      在以往的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往往设计一连串的问题,是学生只能跟着教师的问题,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很难迸出灵感的火花,基于这样的现状, “以学定教”就是要求教师切实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真正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真诚、关怀和理解的态度对待学生,了解他们的情感和兴趣,努力为他们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指导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掌握其中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在这个环节里,教师要做的就是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学习怎么看书、怎么做练习、怎样独立进行思考等,教师还要提出具体明确的学习目标,制定一套适用的检验方法,发挥教师的的组织.指导作用。
      二、以学定教,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兴趣
      我认为要改变传统的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观念,让学生成为主动学习的探究者,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学的轻松、有效,更加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不能以自己的兴趣代替学生的兴趣,以自己的意愿代替学生的意愿,要心中有学生,课堂上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预案做出相应的调整,改变并确定新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以“我是老师”的身份教同伴,营造宽松、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使学生在想学愿学、会学中达成教学目标,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学生的发展、能力都会得到提升。
      三、以学定教,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也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我们面对的对象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成长环境造成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面对着这一客观存在的现象,“以学定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不作统一要求,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你想用什么特殊记号来标记就用什么符号,也就是尊重了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鼓励和欣赏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学习,发展了学生的个性,这也与新课标倡导的张扬个性的理念相符合,陶行知先生说过这样一段话:“教什么和怎么教,决不是凌空可以规定的,他们都包含‘人’的问题,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这段话正好体现了“以学定教”的思想,课堂上,教师若无视学生的差异, 搞“一刀切”,就会使学生跟不上,学不会,有的学生学得快,吃不饱,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四、以学定教,要找出最佳的学习方法, 要进行有效学习,探究活动是必不少。 在课堂上,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教师作为指导者要对学生的学习提出要求,提供探究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不走弯路。我认为要引领学生找到最佳的学习方法,首先要做好课前预习,预习是独立学习的一种尝试,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找出自己理解不透彻的知识点,打上记号,以提高听课效率。其次还要抓住学科特点,找出最佳的学习方法,例如教学讲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只做题不归纳总结不行,只看结果不经历过程不行,要结合自身特点寻找方法,方法因人而异,关键要看运用方法的效果如何,当然,加强学法指导不是一早一夕就能完成的,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通过不断的强化训练和指导,就能找到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服务。
      总之,以学定教作为现代教学实施活动和一个理念,强调教与学的双向互动。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探究性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的实际和发展为出发点,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综合、有效的学习方式。“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的教学采用什么方法要建立在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之上,只要学生能得到发展,就是最好的方法。如今,各种现代化设施改善了教学和教学条件,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服务于教学,还可以发动学生,主动利用多种渠道,收集信息,获取知识,得到更好的发展。 (接上页) 学生只是配角而已。这样的课堂,怎么能真正实现朱永新教授所倡导的“知识、生命与生活的共鸣”呢?
      让我们再次回到合作学习的本源去矫枉扶正,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学习需要而已。它伴随着“挑战性的问题”而应运出现,随着“挑战性的问题”的解决而自然终止,“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一切自然而然,它是学习的需要,学生生命发展的需要,不是什么必须怎么样的教学环节,我们何必给它穿上华彩的外衣呢?何必规定它在课堂存在的时间呢?何必要求它一定要形成某种成果呢?
      简简单单才是真。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正在步步深入,我们的目光更多的投到教师的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行为上,更多的关注师生的课堂生命状态,课堂不是打造知识集装箱的地方,而是实现生命成长的乐园。由学出发研究怎样教,由学的怎么样评价教的怎么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的研究更加深入。
      以上就小组合作学习在中日课堂背景下做了简单的对比研究,希望能抛砖引玉,希望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能克服躁动和功利,深入理论研究和实践,正本清源,使小组合作学习这种“革命性因素”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走近最理想的教育——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教育精华》 朱永新 漓江出版社.
      [2]《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佐藤学著 钟启泉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杜郎口“旋风”》 李炳亭 山东文艺出版社.

    推荐访问:浅谈 学定教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