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网红旅游地开发策略【阴影区旅游地开发策略研究】

    时间:2019-02-09 03:23:4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旅游阴影现象广泛地存在于我国大部分的旅游区,它的存在加大了阴影区旅游地开发的难度。本文就阴影区如何开发才能突破优势旅游区的阴影,推出特色旅游产品,树立鲜明的个性,发展旅游经济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阴影区旅游地 阴影状况 开发策略
      
      阴影区旅游地的产生来源于旅游目的地之间吸引力大小差异引起的非均衡、替代性的空间竞争关系。不同旅游地之间的资源价值、知名度、开发的先后次序不同,造成某一个或某一些旅游地处在另一个旅游地的阴影之下。在现实开发中,这类旅游地往往只基于自身所认为的资源特点进行旅游开发,忽视与周边旅游地的竞争关系,结果开发产品特色不突出,形象模糊,不能有效激发游客的旅游动机。
      一、阴影区旅游地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一)阴影区的合理开发有利于旅游资源的保护
      阴影区与热点旅游区相比,普遍存在资源品位处于劣势、数量少、资源分散、组合状况欠佳等情况,但阴影区也存在一定数量的特色旅游资源,具有相对优势。随着旅游者审美意识的改变和人们对旅游资源内涵认识的不断深入,阴影区更多品位和质量都很高的旅游资源将会摆脱“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而被发现和认识。只有在开发状态下,这些资源的价值才能得到正确全面的认识,否则将使资源闲置,甚至遭到破坏。
      (二)有利于缓解热点旅游区的旅游压力
      由于旅游业区域间发展不平衡,旅游旺季一些热点旅游城市和景区人满为患,给当地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开发热点旅游区周边的阴影区旅游地,合理地安排旅游景点,科学地规划旅游线路,可巧妙截留过路旅游者,减缓热点旅游区旅游者超载带来的压力,分散其部分功能,实现区域旅游业的联动发展。
      (三)能满足旅游者多样化的需求
      我国传统旅游产品以观光旅游为主,产品结构单一,已经满足不了旅游者多样化的需求。传统旅游产品对许多旅游者吸引力下降,旅游消费趋向个性化和特色化,这为阴影区的开发提供了契机。阴影区大量的旅游资源还处于原生态状态,这可以满足那些崇尚自然、追求返朴归真的旅游者不同生活体验的需求,给他们以全新的感受。
      (四)促进区域旅游业均衡发展
      我国目前形成的“热点”人满为患、“温点”客源不足、“冷点”尚未开发的旅游开发格局满足不了不同层次的旅游者的需要,不利于区域间旅游资源的互相补充,也不利于旅游业集聚效应的发挥。在热点旅游区域可实行“众星捧月”的布局思想,以既发挥好中心旅游地的带动作用,又兼顾旅游温点、冷点区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真正呈现“星月交辉”的景象。这对于提高区域旅游的综合竞争力,充分合理地利用阴影区的旅游资源,缩小和缓和旅游业发展的地区差异和淡旺季差异,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阴影区旅游地阴影状况
      (一)旅游资源阴影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若旅游地资源为非垄断性资源,也就是旅游目的地周围有许多同质的旅游地存在,由于资源雷同或相似,将产生“同类相斥”现象。它们之间就存在着相互抑制、替代的竞争态势,从而使弱势旅游地处于强势旅游地的遮蔽之下,成了可游可不游的对象。一般来说,那些资源组合欠佳、资源丰度较低、可开发规模较小的旅游地一般都会变成阴影区。这类地区很多,如云南大、小石林(一般意义上所指的云南石林)与乃古石林都在路南县同一地域出现,它们之间共性大、独特性小。由于大、小石林知名度高,在竞争中处于绝对优势,乃古石林成为了大、小石林的阴影区。若旅游目的地周围有许多异质的旅游地存在,但是,当弱势旅游地与强势旅游地资源相比,级别较低、观赏性较差时,它们之间也同样存在替代关系,弱势一方很容易成为阴影区。
      (二)旅游区位阴影
      由于旅游资源的不可移动性,因此,旅游区位具有独特性,对区域旅游开发具有推动或制约作用。区位阴影主要体现在旅游地与客源地间距离区位阴影,主要包括空间距离、时间距离、经济距离,更重要的还有心理感知距离。一般的,客源地离旅游目的地距离越近,旅游者出游的流量分布概率越大;距离越远,流量分布可能性越小,即反映出距离衰减规律。根据距离衰减原理,人们在出游时往往选择知觉中比较近的旅游地。客源地与旅游地之间的空间距离过于遥远,旅游者难以从时间、费用的花费上接受旅游地的消费,将使旅游地失去部分市场。
      (三)旅游客源区位阴影
      旅游地的发展离不开客源市场。一个旅游地旅游吸引力的大小并不仅仅取决于资源的品位,其客源区位条件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阴影区与热点旅游区空间距离较近,通常有着同方向的旅游吸引力,目标客源市场基本一致。阴影区由于先天不足,大多数开发较晚,知名度低,对共同客源市场的吸引力,始终处于热点旅游区的笼罩之下,一般来说,难以参与国际旅游市场及全国性旅游市场的竞争。
      (四)旅游形象认知阴影
      旅游地形象是公众以一个潜在或现实旅游者的眼光对一个现实旅游区的评价。旅游者在首次决定去某地旅游时,总是依据其对该地的间接形象感知进行选择决策。热点旅游区大都处于游客形象感知的“光环区”,往往有鲜明的旅游形象,对旅游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在热点旅游区给予旅游者的强烈的本底感知形象的影响下,旅游者对旅游阴影区的形象感知往往比较模糊。另外,从认知规律来看,高等级的旅游目的地总是先被旅游者感知,之后才是较低级别或知名度较低的旅游目的地,这种形象感知规律和行为偏好进一步弱化了阴影区的旅游形象。
      三、阴影区旅游地开发策略
      (一)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阴影区与热点旅游区空间距离较近,资源具有趋同性,在开发思路容易走入模仿的误区。因此,阴影区旅游产品开发必须突出自身特色,实行差异化策略,才能打造出旅游精品。特色是旅游业的精髓,阴影区要抓住“特”多做文章,以“特”增强吸引力和竞争力,以“特”提升老品牌,开发新品牌。只有在特色基础上锻造品牌,推出个性化旅游产品,才能发挥后发优势,赢得发展机会。在开发中要以优势、独特的资源为基础,积极创新,扬长避短,不盲目照搬照套,要另辟蹊径,突出地方特色,推出原始性、参与性、独特性强的产品。
      (二)形象定位策略
      从旅游需求方式来看,旅游者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越来越重视目的地形象。另外,散客旅游的发展趋势,也使旅游地形象的重要性大大增加。对于阴影区来说,形象的建设更显重要。由于大众对阴影区的感知多是模糊不清的,为使潜在旅游者进行决策时能突破阴影,所确立的形象应避免与热点旅游区的主导形象相冲突,力争互补。一般来说,与热点旅游区形象冲突,应重新定位;资源差异性大的,强化其不同的旅游形象。对一个区域内不同旅游地的差异化形象定位,能使每一个旅游地具有各自的形象影响力,进而使这一区域产生一种叠加的合力,产生整合性的影响力,从而形成“形象叠加”。“形象叠加”能有效地解决一个区域内的形象竞争、冲突和形象替代,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区域的旅游吸引力。
      (三)区域旅游联动策略
      对旅游地而言,区域联动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加强区域旅游业的联合与协作,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共同开发优势资源,共同建设旅游设施,共同开发旅游市场,树立区域统一的品牌形象,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以达到合作各方的“多赢”和“共荣”。区域旅游联动能产生“整体大于部分和”的综合优势,降低成本,产生规模效益。一方面,区域联动能实现“资源共享、位势叠加”的综合效果,使区域内多种资源相得益彰,多个景区景点相互联结,从而拓展客源市场空间,实现客源共享,利益互惠。另一方面,区域联动能丰富旅游活动内容,使旅游者逗留时间得以延长、服务设施使用率得到提高,区域旅游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得以提升。
      (四)政府主导策略
      政府主导型策略是在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的前提下,由政府组织、发动和协调各种社会主体的力量,加快旅游业的发展。由于旅游业关联度高,涉及部门广,许多问题仅靠企业自身根本解决不了,必须依靠各地方政府、各部门整体协作。对于区域内旅游地之间的关系,同样需要政府出面主导,打破行政界限,实现区域联合,形成资源合力。
      政府通过产业政策手段积极引导,规范旅游市场主体的行为,从而使旅游业生产要素的配置达到最优或是接近最优状态,实现旅游产业的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较之于市场主导型战略,政府主导型战略有利于区域或地区整体旅游形象的宣传,有利于促旅游资源的协调发展。阴影区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政府可在法律法规的制定、政策引导、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好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黄薇薇.边缘型旅游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以安徽省宣城市为例[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04.
      [2]杨振之.旅游原创策划[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3]刘红梅.阴影区旅游发展策略[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
      [4]田世政.旅游资源区域联合开发研究[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1,(5):15-18.

    推荐访问:旅游地 阴影 策略 开发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