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两道原创中考实验探究题的编拟与思考】中考语文材料探究题

    时间:2019-02-05 03:27:2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文章编号:1005-6629(2008)05-0068-04中图分类号:G424.74 文献标识码:B      新一轮课程改革最引人注目的亮点就是“以实验探究科学探究的突破口”,促进学生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发展科学思维能力、揭示化学现象的本质,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此,在新课程的教学中,许多教师都想方设法精心设计探究实验、引导学生亲历、体验探究过程。如果能把平时教学中鲜活的探究活动作为背景材料,经过认真的加工、打磨,使之成为中考试题,则能有效地区别“真探究”和“假探究”,在教学中更好地突出学科特点,同时也能实现教与考的和谐发展。笔者在新课程的中考命题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思考,现举两例加以说明。
      
      1 命题案例
      
      例1.(2007年连云港市中考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对某化工厂化验室排出的废水感兴趣,欲对其进行探究:
      [调查获悉] 废水中含有硝酸亚铁、硝酸银
      [查阅资料]含硝酸亚铁的溶液呈浅绿色
      [实验目的] 探究用锌从废水中最大程度地回收金属银的方法;探究锌和废水中硝酸亚铁、硝酸银的反应顺序
      [实验用品] 废水、所需化学试剂及相关的仪器、用品
      [设计方案] 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
      
      [发现问题]小组成员分别进行实验,在得到固体甲的同时发现:有些同学得到无色溶液乙,有些同学得到深浅不同的浅绿色溶液乙。小丹同学提出问题:哪种结果能最大程度地回收金属银呢?锌与废水中哪种物质先反应?
      [讨论分析]小军同学认为:这个问题必须通过探究溶液乙或固体甲的组成才能回答,此观点得到了大家的赞同。于是他们决定分成两组探究溶液乙,第一组探究无色溶液,第二组探究浅绿色溶液:
      (1)首先他们对溶液乙中的溶质作出了多种猜想:
      第一组:①溶质为Zn(NO3)2②溶质为 Zn(NO3)2、 AgNO3
      第二组:③溶质为Fe(NO3)2和______ ④溶质为Fe(NO3)2、 _____和_____
      (2)小悦同学思考后指出:“通过实验或推理,都能排除第一组同学提出的猜想②,从而确立猜想①是合理的”,请你叙述其推理过程________
      (3)第二组同学向不同深浅的绿色溶液中加入一种试剂,观察实验现象后得出结论,使③④两种猜想都得以验证。请你参与到实验操作过程中并完成下表:
      
      [交流后得出结论]
      (4)当反应后溶液呈无色,溶质为______或当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溶质为______和______时,能最大程度地回收金属银。通过探究,同学们认为:“使用过量的锌,过滤后得无色溶液”是方便、快捷并确保最大程度地回收金属银的一种方法。经过观察和思考,同学们还得出了 Zn先和废水中______反应,再和______反应的结论。
      [探究后反思](5)老师评价:这种方法虽然方便、快捷,但也有不足,请你指出它的不足______。
      [答案](1)Zn(NO3)2, Zn(NO3)2和AgNO3
      (2)若猜想②成立,说明Fe(NO3)2 已与Zn反应生成Fe,而 Fe会与过滤前溶液中的AgNO3反应,因此Zn先与Fe(NO3)2反应不可能,从而排除猜想②。
      (3)
      
      (4)Zn(NO3)2,Zn(NO3)2 Fe(NO3)2, AgNO3,
      Fe(NO3)2
      (5)浪费一些锌和稀硫酸,最好能对亚铁盐和锌盐进行回收利用,又能减少污染。(或其他合理答案)
      例2.(07年连云港市中考模拟题)某班一学习小组以“关于市场上几种补钙保健产品的调查研究”为课题进行了探究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其活动,完成下列探究过程。
      [活动目的]
      (1)了解钙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2)了解钙产品的含钙量、价格,并检验是否合格。
      (3) 培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作探究能力。
      [调查收集资料]
      (1)通过市场调查,常见的四种钙产品的有关信息如下:
      
      (2)通过查阅三九健康网、《现代医学周刊》、《市场报》等收集到如下信息:
      生长期青少年每天钙摄入量应为1300mg,而实际上目前我国中学生平均每日钙摄入量为518mg,
      营养学会公布的居民每日钙摄入量为800mg。
      [研究结论]
      (1)钙保健产品中的钙元素以____形式存在。
      A.单质 B.化合物
      (2)人体中的钙元素主要存在于________中。
      (3)根据上述调查信息分析,青少年每日钙需要量大,而实际摄入量不足,应注意_______。
      [交流与讨论]
      (1)由上表分析比较,四种钙产品中,当含有相同质量的钙元素时,_____价格相对最便宜。
      A.钙尔奇-D B.凯思立-D
      C.乐力钙 D.枸橼酸钙
      (2)在交流过程中,小芳同学提出一个观点,补钙还可以食补,既经济又实惠。下列做法可以补钙的是_____。
      A.在食物中添加生石灰B.食用一些虾皮
      C.喝排骨汤 D.做馒头时放纯碱
      (3)小明认为食用凯思立-D等的碳酸钙进入胃内会发生化学反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
      [质疑与再探究]
      由钙尔奇-D说明书知,每片钙尔奇-D中含碳酸钙1.5g,又知钙尔奇-D不含有其他碳酸盐,经研细后可与稀硫酸完全反应。在讨论中,小强同学提出: 现在市场上有些不法分子会以假乱真,购买的钙尔奇-D不知是否合格, 想通过实验定量分析。于是他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实验:取5片钙尔奇-D研细,放入锥形瓶(见下图),加入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气体最后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假设气体全部被氢氧化钠吸收,忽略系统内空气中CO2的影响), 两次称量盛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便可计算出样品是否合格。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小强用 B中NaHCO3饱和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 B中的NaHCO3溶液能否换成石灰水?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其理由是_______。C中浓H2SO4的作用是_______,E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认为:小强的设计不能达到检验样品是否合格的目的,应该加以改进,并得到了小组其他同学的赞同,你认为小明发现的问题是_______,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改进后的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称量盛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质量增加了3.3g。试通过计算说明小强选用的钙尔奇-D是否为合格产品。
      [答案]
      [研究结论] (1)B,(2) 骨骼和牙齿 ,(3)补钙等。
      [交流与讨论](1)A ,(2)BC,(3)CaCO3+2HCl=CaCl2+H2O+CO2↑
      [质疑与再探究](1)不能,因为石灰水会吸收二氧化碳,干燥CO2气体,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D干扰实验结果
      (2)NaHCO3饱和溶液吸收HCl时,能反应产生CO2,导致盛NaOH溶液的洗气瓶增重超过样品产生CO2的质量,无法计算样品是否合格。
      将盐酸换成稀硫酸 ,将NaHCO3饱和溶液的洗气瓶去掉。(或其他合理答案)
      (3)3.3g CO2~7.5gCaCO3~3gCa~5×600mgCa为合格产品。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 命题思考
      
      2.1试题素材 要重视真实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指出:“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上述题1是基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对某化工厂化验室排出的废水感兴趣而产生对废水进行探究的愿望和行动,题2是基于目前市场上补钙保健品的种类繁多,我们该如何鉴定其真伪,及进行质量分析等问题展开的课题研究,这两题的试题素材都是取自学生身边的事物和学生熟悉的社会实践活动。重要的是,在命题时,要追求探究情境的真实性,如:试题中各个环节的设计,特别是题1中由于加入试剂量不同,有些同学得到无色溶液乙,有些同学得到深浅不同的浅绿色溶液乙等,都是力求真实再现探究情境。在这些实实在在的探究场景中,引导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社会、生活方面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有利于挖掘学生潜在的动机资源和养成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并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这相对于解决那些人为编造的、虚拟的化学问题来说,更能体现化学学习的价值,符合《标准》中使学生“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的要求,对新课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进行有效的落实。
      2.2 探究设计 要具有新颖性
      根据新课程的选择性,不是所有学生都经历过某个作为素材的实践活动,如按活动原生态呈现的
      话,公平性、新颖性将面临挑战,新颖本身就体现公平。因此,编拟题目时,必须对素材进行合理的取舍、精心的加工、科学的设计,并与新课程的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使之具有新颖性。纵观废水处理回收银这类试题,大多是直接加过量的铁而不用铜,因为过量的铁可用酸很方便地除去。如果还维持这种套路的话,很难出新,而且试题也不容易涵盖多种探究要素。基于这种考虑,编拟题1时就想到了锌,废水中金属离子只是Ag+太显单薄,若加进Cu2+不好分离出银,若搭上Fe2+,加锌不如直接加铁简洁合理。那么怎样使加锌也显得合理而必要呢?命题者站在小组自主学习的立场,身临其境地思考学生会想些什么问题,想得到什么收获。于是就设计成实验必须达到两个目的,即不光要回收银,而且要探究锌与谁先反应,此题这样设计还得到一个意外的收获就是金属的用量是由学生探究出来的,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这种深度的创新,令人耳目一新。题2中定量分析购买的钙尔奇-D是否合格的实验中,将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这个新增的知识点巧妙地结合进去,以此引导教师、学生对新教材中新增知识点的重视。此题的设置,还培养了学生关心环境、关爱健康的情感,体现了试题内容的与时俱进。
      2.3 探究过程 要追求互动性
      探究学习的落脚点是学生。基于建构主义的实验探究,十分注重通过学生自主参与探究活动来达到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全面发展的目的,倡导学生在活动中合作,在合作中交流,在探究中反思。所以,在实验探究中不仅要关注学生探究的结果,更需强调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经历和体验,使他们从中感受到探究的乐趣。 题1、题2都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展开的,笔者在编拟题1时,让小组成员同时进行多个实验,经过充分地讨论、分析、交流,确立下一步实验方案,再综合不同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这对于以亲历和体验为主的稚嫩的学生探究活动显得很有必要。题2在调查、收集资料、交流与讨论、质疑与再探究等环节中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且还穿插学生的评价和实验改进。这样将平时探究活动中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延续到考场上,也使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有效落实。
      2.4 问题设置要体现层次性
      实验探究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探究过程的深入往往都是围绕着问题展开的。一组恰如其分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愿望,产生积极的问题解决心向。题1、题2的编拟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实验目标设置了许多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力求在问题意识的驱动下,让学生自主、积极地投身其中,通过调查、收集资料、实验、分析、思考、评价、交流等环节,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得出结论,解决问题,实现自身主动建构与发展,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了有效的培养。
      2.5 呈现方式 要力求开放性
      开放性试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大的考虑问题的空间。这类试题有利于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思考问题,能增强学生思维的变通性。题1中多个实验、不同用量的试剂得到不同的探究结果,题2中上网、市场调查等本身就是开放式的探究过程。而题1的(3)中用实验来验证猜想③④,可以用含Cl-的溶液作试剂,也可以用Cu作试剂,(5)中的反思可以从节能的方面去考虑,也可以从减排的方面去思考,这些则是体现了结果开放。
      总之,在确保科学性的基础上,真实的试题素材、新颖的探究内容、合作互动的探究过程、层层递进的问题设置、开放性的试题设计等都是新课程形势下实验探究试题编拟的要素,融入这些要素的试题,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两道 探究 中考 思考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