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在文化浸润中遇见最美的自己 [用文化浸润语言]

    时间:2019-02-02 03:25:3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学习外语不仅是掌握语言的过程,而且是接触和认识另一种文化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语言教学向学生传授所学语言国家社会文化等国情知识,增强学生对两种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他们逐步具备文化比较能力,以便提高文化素养并进行语言交际。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有关国家的文化,才能使他们在对外交流中具有跨文化意识,而不会出现交际失误。
      关键词: 中学英语教学 文化意识 跨文化意识
      
      一、文化与语言密不可分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语言与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语言与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王振亚,2000)。“语言与文化唇齿相依”,根据语言学家的观点,一个社会的语言是它的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折射。语言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人们的语言表现形式更要受其赖以存在的社会文化的制约与影响。文化教会人们如何使用语言,而某些语言形式必须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才能产生相关的语言交际意义。不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只注意形式,不注意语言的内涵,就不可能真正掌握这种语言。美国著名语言学家E.Sapir在他的Language一书中指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的。”
      任何一门现存的自然语言都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决定了具备此种文化的人的语言中是否有某一事物、概念和相对应的词。而且,同一个词在不同文化中引起的联想意义是完全不同的。如“一堂课”,在中国文化中一般由“一个固定的教学班”、“教师”、“教材”、“教室”和一套较为固定的教学程序组成,而在英语文化中,“a class”中的学生就不一定来自同一个教学班,不一定有固定的教材,教师的作用不一定与中国教师的一样,教学程序也常常不是固定的。
      语言知识与文化意识是互相融合的,丰富的语言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外国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差异;而较强的文化意识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知识。因此英语学习离不开对语言所代表和负载的文化的了解。如果认为英语学习就是记单词、背语法,充其量再加上掌握听、说、读、写技能,那是不可能真正学好、利用好英语的。
      二、英语学习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由于语言和文化关系密切,英语学习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文化学习,英语学习也必然离不开对英语国家文化的学习与理解。由于英语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交际,英语学习也就自然涉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根据《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目标结构图,文化意识包含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这里首先分别解释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四个术语。文化知识指学生了解的有关中外文化知识(knowledge about culture),比如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等知识。文化理解指学生对中外文化及其差异的理解过程或理解能力(understanding of culture)。跨文化交际意识是指对国外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以及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的语(英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cultural awareness)。跨文化交际能力指学生根据所处的文化环境及交际双方各自的文化背景,在理解并尊重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的前提下,恰当、得体地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显然这四个方面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理解是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基础,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又能促进学生进一步获得文化知识,增进理解能力。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是可以培养的。教师在教学中应把培养学生对文化敏感性和理解文化的自觉性作为一个重要任务,了解和接触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弊病
      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领域中,社会文化因素一直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我国英语教学一直只重视语言形式的教学,而忽视对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使许多人只会在考卷上做题,而不能将所学的英语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另外,用大量时间孤立地教授语言知识,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使其失去学习兴趣。很多人有一种误解,认为学习一门外语就是掌握语法和发音规则,加上一大堆词汇,这样就能得心应手地用外语来交流思想、表达情感了。其实,上述三个要素只不过是外语学习的一部分,任何一种语言都不是孤立的语法、词汇的综合。语言是由生活在一定区域中的人们在一定的语境下通过口语或书面形式相互交际而使用的。同时,一种特定的语言总是和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或国家,以及其历史、文化等因素息息相关的。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讲解语法、词汇这样的语言知识,而且要加强有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有语言学家指出:“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要“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它告诉我们不要单纯地进行就语言而语言的教学,还要重视跨文化教学,以扫清交际过程中出现的障碍。教育部2001年《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抓住外语教育的人文性”,把文化意识作为教学内容与目标,指出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必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这就要求广大英语教师要把跨文化教育作为英语教学一个重要环节。
      四、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措施
      1.激活教材内容,适时渗透文化意识。
      在英语教材中有许多关于英语国家文化的内容,我们一定要结合课文进行教学,要求学生注意比较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异同,从而学会准确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地域之隔使得中西文化习俗、风土人情及语言习惯大相径庭。以交际语言为主的英语教材,涉及许多这些方面的知识,全面了解这些知识对中学生来说至关重要。所以我们要将教材中有关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风俗习惯的典型实例结合文化背景进行语言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例如:在学到“How old are you?”时,老师要告诉学生,在中国打听年龄很平常,但在外国问年龄,特别是问女士年龄时,她们往往会说:“Sorry,it’s my secret.”因为西方人认为年龄、收入、财产、婚姻、家庭、行动去向等属于个人隐私,随意打听是不礼貌的。所以当与外国人交谈时,除非他们毫不介意,我们最好不要问这类令人尴尬的问题,最好聊天气、旅游、体育运动、新闻、影视等话题。
      教师可以结合课文,介绍英美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民族宗教、制度等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全面认识、了解英美等国家。具体如遇到宗教,可向学生补充介绍一点西方的宗教文化。在西方国家,人们的宗教观念根深蒂固,就连取名字都常常赋予宗教意义。比如:John(约翰),宗教含义为“上帝是仁慈的”;Angela(安琪拉),宗教含义为“天使”;Christian(克里斯蒂安),宗教含义为“基督信徒”。
      2.创设情境,在文化氛围中激活英语学习的兴趣。
      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必须为学生的语言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加强文化意识的渗透,这是提高语言水平的必要途径。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个性特点来指导学生在特定背景下进行角色扮演等活动。在学习一些英文名著片段时,可首先介绍这些文学人物,从学生的反映中可以了解他们对该人物的熟悉程度。让学生谈谈感受,然后排演,老师要在排演过程中贯穿语法、词汇知识和文化知识的讲解。特定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会满怀热情地学习相关内容,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
      另外,可以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开展英语文化日活动,安排专题讲座,卡通人物扮演,等等;或是在英语国家公共假日到来之际向学生介绍这些节日,或让学生准备这些材料。通过这样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同学们可以逐步增强结合社会文化背景恰当使用语言的意识,提高文化的敏感性。如为了比较中西方不同节日文化,诸如Christmas和Spring Festival的区别,我要求学生根据课文自编短剧来反映中西方人是如何度过自己的重大节日的。学生们在活动过程中相互协作,加深了对不同节日文化的了解和认识。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语言实践的能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和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了解英语文化的兴趣,在此过程中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3.比较归纳,了解中外文化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又要加强跨文化意识的渗透,还要注意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对英汉两种文化的比较也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比较,学生可对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有进一步的了解。课本中有许多关于英语国家文化的内容,我们一定要结合课文的教学,要求学生注意比较英美文化差异。
      例如日常交际方面,在英美文化中别人称赞对方:“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他们往往只说一声:“Thanks.”因为在英美国家中,称赞对方是很重要的社交习惯,被人称赞时,也要乐于接受并愉快地感谢,不要急于否定或自贬(陈励,2004)。而在汉语文化中交际者听到赞美后往往自谦地说:“哪里,哪里。”“我做得还不够好。”又如在日常打招呼文化中,经常有外国人抱怨说中国人总喜欢问他们的年龄、收入等私人情况。通过这些比较归纳,学生能更加清楚地明白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更好地运用外语语言。
      同样,词的文化意蕴也有差别。如“dog”一词,在中国文化中常被用来形容坏人,多含有贬义,如“走狗”、“狗仗人势”等;而在西方文化中dog却常含褒义,它是人类忠实的朋友,甚至家庭成员,如clever dog(聪明的人/小孩);top dog(身居高位的人);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对两种文化的归纳与对比可以用讨论或评述的形式进行。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后;可以口头,也可以笔述,视难易程度而定。
      4.课外引导,积累文化知识。
      学习和掌握外国文化仅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是不够的,学生还必须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扩大自己的外语文化知识。所以,教师要经常鼓励和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一些英美文化作品,并指导他们在阅读时积累有关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等方面的知识,这样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此外,还应鼓励学生多看一些英美原版影视作品,这不仅是因为国外大部分影视作品的内容本身就是文化的某个侧面的缩影,而且通过观察看片中演员的表演,学生还可以了解和学到许多与外语文化有关的非语言交际的方法和手段。还可以开设英语角、专题讲座等,对某些文化进行全面详细的讲解与分析。此外,可以举行各种英语竞赛、英语晚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使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积累大量的文化知识。
      五、结语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通过学习英语了解世界文化,培养世界意识”,“通过中外文化对比,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从而使英语教学跟得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在英语教学中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加深对语言本身的掌握。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注意语言教学,还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学生掌握了语言和文化知识,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才能在语言交际中游刃有余。教师要让语言插上文化的翅膀,自觉、系统、长期地在英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进行文化教育,使学生飞得更高、更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Z].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黄艳明,李英.英语新课程教学设计[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张东正,李少伶.英语教学论[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陈琳,王蔷,程晓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5]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6]顾嘉祖.跨文化交际[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7]张欣叶.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清华大学教学研究,2004.

    推荐访问:浸润 语言 文化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