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实践阶段的探索与实践|全日制工程硕士是什么

    时间:2019-01-07 03:23:5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过程的核心是专业实践,作者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和分析了解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实践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对专业实践阶段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分析,旨在为今后进一步提高全日制工程硕士的专业实践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全日制工程硕士 专业实践 实践
      
      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教育部决定自2009年起,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范围,开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相比,在生源结构、培养目标和学习方式等诸多方面存有不同之处。因此,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包括在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培养模式、质量标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应有所不同。
      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过程的核心是专业实践,它贯穿着课程教学和论文工作两个环节。在实践过程中学生才能将科学、学术、技术与工程结合起来,感悟理论与实践相通的道理。教育部下发的教研[2009]1号“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中规定“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如何分配一年的时间和保证这一年的时间里实践过程的顺利而有效地进行,需要学校、实践单位和研究生之间的相互配合。
      一、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实践的现状调查
      2009年南京理工大学录取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371名,2010年录取398名,按照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人数将占全日制硕士招生人数的50%,年招生数达到1300―1400人。如何保证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质量,是学校面临的迫在眉睫和亟待解决的一项大课题。在2010年6―7月,南京理工大学开展了一个针对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的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大三以上的本科生和在读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在读生”),即分本科生版和在读生版。
      调查结果显示,在实践单位的选择上,大多数学生的选择意向都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外资企业,少部分愿意到科研院所、政府机关或民营企业中去,说明大多数学生认为在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实践能获得更多参与生产实践锻炼的机会,得到更多实践经验(见表1)。
      在实践工作岗位的选择上,不同专业方向的研究生的选择也不一样,工科专业方面,有59.6%的本科生和75.0%的在读生愿意到科研项目和产品开发岗位,而经济管理专业方面学生选择到管理岗位的较多为72.3%。
      在时间分配上,对于集中一年的实践和分阶段实行(每半年为一阶段或每三个月为一阶段)的选择分别为:集中式为43.8%,每三个月为24.6%,每半年为21.6%,其余学生选择其他时间分配方式,说明在读生认为集中较长时间的企业实践,可以让他们从中获得更多的企业实际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对于联系实践单位,59.1%的在读生选择由“经导师同意,到学校联系的实践基地”,19.7选择“由导师联系其他实践单位”,仅18.2%选择“自己联系,经导师同意,到其他实践单位”,3%选择“还未考虑”。这说明目前靠学生自行寻找实践单位较困难,大部分学生的实践单位还需要学校及导师方面来联系安排。
      而问到“实践时面临的最大问题”时,67.9%的本科生和69.5% 的在读生认为是“所学知识与实践内容脱离的问题”,这与课程设置中所面临的问题是一致的,学生最怕还是学无所用;22.9%的本科生和23.1%的在读生认为“学生与实习生之间的角色转换问题”(见表2),因为所有的在读生都是来自应届本科毕业生,他们缺乏工程实践锻炼和对企业运作方式的了解,所以进入专业实践阶段,面临实际工作环境,学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角色过渡,这个过渡阶段是学生较为担心的问题。
      当被问及“毕业时是否签约到实践单位”时,55.0%的本科生和73.1%的在读生选择“到时在看”,30.1%的本科生和24.6%的在读生选择“愿意”(原因是如果工作岗位好,且福利还好话),其余的学生选择“不愿意”,这反映了专业实践单位对学生的就业去向也起着导向作用。
      二、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实践的实践和分析
      1.对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正确定位,是保证专业实践成功的关键。
      全日制工程硕士的生源特点和培养模式既不同于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又不同于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其培养定位应有别于上述两者,有其自身特色。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和应对国民经济和国防工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我校逐步建立了依托军工底色,注重学科优势特色,突出课程教学、导师指导和学位论文质量为重点,规范工程硕士研究生管理体系,建构了以质量为核心的工程硕士创新培养模式。
      目前专业实践的模式基本是学生在校完成课程学习,进入实习单位开展专业实践及论文研究。学生从学校的学术氛围转变为面向企业的课题研究的工作氛围,在角色转变中学生和企业都受益匪浅。学生提高了实践、研究和团队合作能力,接受到企业制度要求、素质教育和思想培养。同时学生发挥理论知识扎实、思维敏捷、接受新事物快等优势,为企业的文化发展和技术创新带来新力量。
      2.合理的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是保证专业实践成功的基础。
      目前各高校虽均依据教育部教研[2009]1号文和国务院学位办[2009]23号文的原则下参照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制定了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但这些培养方案基本都带有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特点。从调查情况看,31.6%的在读生认为自己的培养过程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过程没有什么不一样,33.1%认为与学术性研究生培养的区别主要是培养方案不同,35.3%认为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区别仅在于有无企业实习的机会。
      所以在今后的培养过程中,还要不断依据教育部的文件指导精神和各校在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摸索出的经验,完善出一套适合本校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对现行的培养方案需要实行定期修改,最长每四年进行一次大规模修订,在培养方案的设置上应具体体现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既要符合专业学位培养的实际,又要符合高层次人才培养规律,特别是要体现专业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在制订研究方向时应考虑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把握专业领域发展的主流和趋势,并结合本专业领域的实际情况确定。
      全日制工程硕士的课程设置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充分结合行业需求,反映工程前沿信息和技术。在授课教师的选择上,我校制定了严格的授课教师选聘条件和聘任程序,积极聘请国内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参与课程设计和教学,挑选工程实践能力强、有责任心的教师为全日制工程硕士授课,授课教师全部具有高级职称,一半以上是教授。我校鼓励教师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提倡讨论式、互动式教学,通过实验教学、案例教学、系列讲座等手段,使学生掌握国内外本领域技术发展的新动态、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教师将科研中的先进技术传授给学生,特别是在军工科研中取得的新成果充实到教学案例中,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启发了他们的科研思维。不少学生将学到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运用到专业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有明确的专业实践目标。
      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过程的核心是专业实践,由于全日制工程硕士大多是应届本科毕业生,欠缺工程实践锻炼和对企业运作方式的了解,因此专业实践的根本目标就是通过深入企业开展专业实践,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对企业文化的体验,增强对工程的感性认知。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目前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实践时间要求是半年到一年,集中进行或分段安排。在实践前制订专业实践计划;实践过程中解决有研究意义、有一定难度且主题明确的实际问题,同时深入企业,体验企业的文化和运作方式;实践结束后进行总结,在企业实地考评。专业实践一般可与论文工作相结合,这样学生在专业实践中可切实结合企业急需解决的研究课题或技术难题,逐步深入地应用理论、方法和新技术去真正解决一个工程实际问题。实践形式包括认识实习与案例分析、课程设计训练和工程设计训练三个阶段。学生通过这样由浅入深、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系统培养,提高了认识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建设稳定的专业实践基地,是专业实践成功的保证。
      专业实践基地作为高校与社会企事业单位的产学研联系纽带。它的存在为双方都能带来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创造条件建设稳定的专业实践基地对专业实践环节的落实非常重要。一方面,高校通过实践基地的建设可以为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可靠的实践平台。研究生借助这一平台可以完成调查研究、案例研究与分析、工程设计、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方案,或者参与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开发、管理决策等实际工作。同时了解行业的工作流程和职业规范,从而使自身的职业素养得以升华。另一方面,实践单位接纳研究生到本单位实践,在付出与投入资金的同时,也能为本单位发展和创新获得一些效益。选择具有较强工程研发与设计实力、对高层次人才和高新技术有需求的大中型企业建设专业实践基地,不仅能长期为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提供工程实践环境条件,而且能促进院系、导师和企业的长期合作。
      5.抓好专业实践管理,创新管理模式,使工程实践充分、高效落实。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会有一年以上时间在实践单位工作、学习,高校现行集中管理的模式将无法适应这一新形势的变化,高校应该及时创新管理模式,建立跟踪、评价体系,落实实践时间、监控实践过程、评价实践结果,保证每一位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工程实践都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落实,以免出现之前某些专业学位实践过程进入管理盲区的现象。只有实行规范的实践管理,才能避免实践过程中出现主观随意性,有效落实工程硕士教育的实践要求,把握工程硕士教育的正确发展方向。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教育既不同于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又不同于专业学位工程硕士非学历教育,它是一个全新的培养模式,要突出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的特色,做好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实践工作,我们就需要断探索其教育规律,把握工程实践的意义,充分体现其工程特色,而不是简单地沿用工学硕士的培养模式。同时学校也要将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战略任务,提高认识,创新思路,切实加大投入,加强教育基础设施、案例库和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积极探索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高素质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模式,努力打造出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品牌,使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教育规范化和顺利、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文冠华,姜文忠,陈宏量.抓好专业实践环节 确保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8):1-4.
      [2]雷世富.研究生社会实践中参与各方的利益冲突与协调 [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3):13-16.
      [3]王钰,康妮,刘惠琴.清华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2):5-7.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实践 全日制 工程硕士 探索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