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人文主义理念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

    时间:2018-12-25 03:30:3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文章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结合我国现阶段高职教育的现状,分析了当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由于过分强调“实用主义”所产生的问题,阐述了“人文主义”教育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呼吁高职高专的英语教育能更多的关注我们的学生,回归教育的本质。
      关键词: 高职高专 英语教学 实用主义 人文主义
      
      一、“人文主义”教育理念
      
      1.“人文主义”教育的意义
      人文主义一词由Humanism翻译而来,也有称做人本主义者,其意义各家说法不一。根据牛津高阶词典、麦克米伦高阶美语词典及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的解释,主要可以概括为:关注人类自身需求及本性的信念及标准体系,倡导运用人类自身的力量解决问题,改善生活。
      综合各种解释,“人文主义”教育即是指“以人为本”,或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我们的任何教育理论及教育活动,都应该以人类的根本利益和根本需要为基础。如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Abraham H.Maslow)所言,人文主义教育即是使人发现其身为何人,并发现其做人的任务。
      2.“人文主义”教育思想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以“人文主义”理念为基础。强调人性的发展,注重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欲,引导认知与经验的结合,注重学生“智商”和“情商”的共同成长,使受教育者不断肯定自己,并进而促其自我实现。在教育方法和课程设计方面,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重视经验的学习、自由创造和主动的探索、扮演,注重师生关系及互动交流,从问题解决的行动中进行学习。教育中不仅仅强调技能的提高,同时注意渗透进人性的美好、文化的精华。
      3.外语教学中的人文主义
      外语教学中的人文主义理念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其中颇具影响的有卡特罗(Caleb Cattegno)的“沉默法”(the Silent Way)、罗扎罗夫(Georgi Lozanov )的“暗示法”(Suggestopedia)、古兰(Charles Curran)的“集体语言学习法”(Community Language Learning),等等。虽然他们的教学方式迥然不同,但这些以心理学理论为依据的新式语言教学方法却具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并非将学习者视为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充分考虑到他们的智慧、情感、创造力和个性因素,因此特别重视学生的包括情感因素的自我意识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将“人文主义”理念纳入语言学习之中,常被统称为“人文主义流派”(humanistic approaches)。(Crystal,1987;Nunan,1991)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
      
      众所周知,在当前的高等教育体系中,高职教育已经是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类型,而不仅仅是高等教育的一个层次。目前,高职教育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已经占到越来越大的比重,不论是在校生人数还是学校数量,都已占据甚至是超过了“半壁江山”。但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相对于传统的本科教育和低层次职业类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争议。
      根据国家文件精神,在“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至少安排20亿元的专项资金支持10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进行教学改革。这样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付出究竟是为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呢?根据教高(2004)1号文件,我们可以看到,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但目前盛行的只以技能为重的教育思想及教育模式似乎只培养了“应用型”人才,还非“高素质”人才,这样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虽然区别于综合性大学的“学术型”人才,但和中职、技校的学生还有什么区别呢?
      
      三、高职英语教育中的“实用主义”倾向
      
      我们的高职教育是应该仅仅强调专业性和实用性,全然以市场为导向,还是仍然贯彻全面发展的思想,“技能”与“人性”并重?这个问题在高职英语教育领域一直未有定论,但却是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在2007年5月26至28日湖南长沙举行的首届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工作会议上,与会专家及企业代表对此问题就曾有过争议,争议的结果比较模糊,但似乎也是更倾向于“功用主义”。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中的某些曾就职于相关企业的委员认为,高职高专的英语教育应该更具有针对性,是为了满足某一类型企业中特定工作岗位的需要,而与之无关的知识对于我们的高职学生是“没用的”。
      
      四“人文主义”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
      
      1.高职学生的心理需求
      不可否认,高职教育有着很强的市场针对性,因而高职高专的教学体系需要将更多的资源用于学生专项技能的提高,但不能因此否定高职学生作为“人”而存在的心理需求。作为一名高职英语教师,同时也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相信很多有过学生工作经验的高职教师都和我有同样的感觉,相比于本科类院校,高职学生的心理更为复杂微妙。他们当中的一部分是中学成绩比较优异的学生,由于高考失误而不得已“屈尊”选择了高职学校,另一部分进入录取分数比较低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则很可能是中学成绩就不理想,一直得不到来自教师、同学们的关爱和尊重。这一年龄段的大学生刚刚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往往情绪不稳定,本身就处于一个心理波动比较大的时期,而这两类学生往往更容易由于某些心理方面的问题而影响学习和自身的健康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他们更多的情感关注和鼓励引导,创造一个更加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更多地在教材中发掘,将更多人性中美好的东西传达给学生,并切实去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
      2.高职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的共同本质
      孔子云:“有教无类。”我们的教育不是要去寻找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很多高职学校都在使用的高教社《新编实用英语》中有这样一篇文章:The most Unforgettable Character I’ve met. (我最难忘的人)文中描述了一个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并能正确引导学生的优秀教师Wilmer T.Stone,他在文中曾说道:“不要害怕你的意见与我不同,那证明你们是在独立思考,而这也正是你们为什么要来上学。”不经意间触及了教育的真正意义,学生们为什么要来上学?你可能会说是为了学习语言,还有地理、历史及其他学科;学习今后可以安身立命的知识和技能。这显然没错,但他们为什么要学习这些知识和技能?他们在学校学到的就是这些吗?当然不是,教育的目的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明理识物。对此,先哲们早有自己的见解,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义务是,一棵树推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蔡元培说:“教育就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份子的责任。”而这些正是人文主义教育的精髓所在。我们的高职教育,特别是我们的高职英语教育不能只重“技能”而轻“人性”,不能由于眼前的利益忽视教育的本质。
      
      五、“人文主义”教育在高职英语教育中的重要性
      
      1.英语课程的特殊性
      谈到这,很多读者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高职高专院校这几年的迅猛发展已经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了丰富而多样的课程资源,这些课程难道就没有教育价值吗?为什么要偏偏强调“人文主义”在高职英语教育中的重要性呢?依我所见,这是由于英语这门课程的特殊性和我国现阶段高等职业类院校专业设置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首先从教材上看,相对与其他的专业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文化课程,英语在传播“人文主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的高职高专院校今天所培养的学生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和综合性大学的本科生、研究生一样是祖国明天腾飞的希望,而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爱国”的基础之上。但我们也看到,今天这样一个开放的环境中,更多的青年人熟悉迷恋上美国的说唱音乐,却对国粹“京剧”一无所知;谈起美国篮球、巴西足球头头是道,但对于中国流传千年的健身方式――武术的了解却仅仅停留在武侠片中;我们都知道凡高、毕加索的画是传世佳作,而我们的唐三彩、秦陵兵马俑又何尝不是美伦美奂的稀世珍品。我们的教育是否能够帮助他们了解我们的祖国、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进而促使他们热爱祖国、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并肩负起向世界传播我们中华民族光辉文化的责任呢?对于这一点,我们很难要求我们的计算机、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子商务等教材可以奉献出相关的知识,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而事实上,这些内容在我们的英语教科书中都可以找到,以《新编实用英语》为例:第一册第七单元的passage I描述了一个美国人对于中国武术的热爱;第二册的第七单元的passage I向我们介绍了西方歌剧,同时还有中国的“京剧”和“杂技”;第二册的第六单元和第三册的第一单元中分别向我们描绘了我们的国宝――唐三彩和秦陵兵马俑。针对这样一些专题,我们作为教师,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英语基础知识的教授和文章结构的分析上,只孤立地进行英语语言技能的培养,而是完全可以、也有义务去深入挖掘素材,用另一种语言、另一种形式向学生们传播我们光辉灿烂的五千年文明,和学生们探讨不同文化的差异和共同点,不但增加了词汇量,而且增进了对祖国的了解和热爱,何乐而不为呢?
      其次,综观国内现阶段高等职业类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相比于本科类院校,高职院校更加偏重于机电、数控、计算机等市场需求量较大的“热门”理工专业,课程设置也更加强调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职业类院校,以就业为导向,迎合市场需求,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另一方面,却使得高职学生鲜有机会接触到文化类知识,这样的课程设置也使得我们的教师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难以给予他们人生道路上的指引,难以将“人文主义”理念贯彻到教学活动中去。在这样的时刻,英语不应该仅仅作为一门技能操练的课程,同时应该承担起传播文化、陶冶情操、培养学生人文主义精神的重要任务。毕竟,我们的高等职业教育是在培养“人”、教育“人”,而不仅仅是在为“机器”输入运行程序。
      2.高职学生英语水平的现状
      在相当一部分高职英语教师的眼中,高职高专的学生比本科类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语言功底差,因而难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英语教学只能是单纯的“填鸭”。诚然,相比于本科类院校,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能力是有所欠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还相当低,难以对英语产生兴趣,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英语课甚至成为很多学生打盹小憩的好时间。但正是由于这种普遍情况,我们更应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与趣味性,“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将学生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否则,重复而低效的教学过程实在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在大部分高职院校,即使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他们也都需要学习三到四学期的英语课程,多数还要参加公共英语能力考试,这其中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是相当大的。机械死板的教学方式只能使更多的学生拒英语于千里之外,我们不应该使我们的英语课成为高职院校课程中的“鸡肋”。
      通过这几年在公共外语教学中的尝试,我发现有些时候,即使是用简单的英语和学生聊聊与单元专题相关的逸闻趣事,课堂效果也比为了完成教学计划而勉强施教要好很多,课堂气氛立即大为活跃,学生兴趣也明显提高。以《新编实用英语》第三册第五单元的passage I :Cultural Stereotypes and Misunderstandings (文化成见与误解)为例:文章中来自加纳的博士研究生科菲想学习电脑操作,他不是去请教同一栋宿舍楼的计算机专业的澳大利亚学生,而是请主修英语教育的作者教他使用电脑,而这一切只是因为作者是来自电脑科技高度发达的日本。这是一个由文化成见产生的笑话,但却发人深省。我们是否可以借这样一个故事引导学生更加全面地看待我们周围的现实世界中的每一个个体,而不只是以某个群体外在的标签来认识其中的每一个个体。若从心理学上来讲,这个故事实际上是描绘了一种社会刻板现象,也就是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这种看法一方面帮助我们在较短时间内对这个群体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另一方面也容易使我们在沟通中忽视其个体的差异性。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印象:英国的绅士、美国的西部牛仔、原始生活中的非洲人、观念保守的东方人……但这仅仅是这个群体的突出特征,若我们只以此作为唯一的标准,那无异于郑人买履。将这一原则运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除了国家间的社会刻板现象,我们是否还会因民族、职业、信仰的不同而对其他的个体产生误解?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误解又会给我们造成什么样的麻烦?有条件的话,可以鼓励学生去观看电影《心灵访客》并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电影中颇具文学天分的主人公会被他的老师误认为剽窃,这一切说明了什么?对我们今后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指导意义?
      可能有些教师担心这样的教学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忽视学生基本语言能力的培养。事实上,我只是希望借这样一个例子,恳请我们的高职英语教师在平日的教学中能不断探索,除了注重教学的实用性,也能多一份人文情怀,尽一份教育者的职责。
      
      参考文献:
      [1]Jim Herrick.Humanism: An Introduction [M].Prometheus Books,2005.
      [2]STEVICK,E.W.Humanism in Language Teaching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3]Brumfit,Christopher J.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eaching [M].Pergamon Press Ltd.Headington Hill Hall Oxford,1985.
      [4]DeCarvalho,R.The humanistic paradigm in education[J].The Humanistic Psychologist,1991,19(1):88-104.
      [5]新编实用英语教材编写组.新编实用英语[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6]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外人文精神钩沉[M].河南大学,2005.
      [7]周星.国外现代语言教学中的人文主义思想[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5).
      [8]张中载.外语教育中的功用主义和人文主义[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1).
      [9]李晓文.人文主义对当前英语教育的启示[J].社会科学家,2006,(3).

    推荐访问:人文主义 英语 重要作用 高职高专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