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试论礼仪的起源\发展\特征和原则

    时间:2021-07-13 12:02:0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礼仪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地域特征,是人们交往和沟通过程中所必须遵守的规范。学习礼仪知识,研究礼仪现象和礼仪文化,对于提高个人修养,净化社会风气,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礼仪 起源与发展 特征 遵守原则
      [中图分类号]C9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5-0068-02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为了相互尊重,在言谈、仪表、仪态、仪容、仪式等方面共同认可、约定俗成的规范、准则,体现着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和认知水平,是一个人修养、学识和价值的外在表现形式。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礼仪早已浸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礼仪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反映着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具体到个人,社会生活中的礼仪无处不在,俯拾即是,人际间的交往和沟通,团体之间、企业之间的各项活动,无时无刻离不开礼仪,可以说,礼仪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媒介。
      一、礼仪的起源和发展
      一般认为,礼仪起源于原始人类对天地和祖先的信仰,他们祭祀天地神明、祈祷祖先显灵,保佑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拜求生存敷衍,生生不休。到了奴隶社会,礼仪便正式有了文字记载,并打上了阶级的烙印。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奴隶主制定了一系列维护奴隶社会政治需要的各种礼制,如《周礼》《仪礼》和《礼记》等,反映了当时的礼仪制度。到了封建社会,礼仪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变革、发展的时期,逐渐将人们的行为规范纳入了封建道德范畴,形成了以儒家学派为代表的封建礼教。
      中国古代礼仪多以为统治阶级服务为宗旨,强调尊君敬上,将人划分为不同尊卑等级,实行少数人统治多数人,强调男权思想,歧视妇女,压制民主,扼杀个性,实行赤裸裸的强权统治。到了现代,礼仪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成了人们社会交往中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现在礼仪以现实生活、平等民主思想和科学精神为基础,以简单、实用、新颖、灵活等形式为时代特征,是时代特征与社会特征的完美结合和有机组成。
      二、现代礼仪的特征
      (一)礼仪具有时代性
      礼仪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变化的,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礼仪。随着人们社会的不断进步,人际交往的日益频繁,经济活动的大量出现,礼仪已浸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体现出强烈的时代特征。
      (二)礼仪具有国际性
      礼仪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具有共同遵守的特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它可以超越国家和地区的界限,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共同拥有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虽然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社会制度的人们所形成的具体礼仪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异,但相互尊重、平等相待、言行文明礼貌等这些基本的原则和礼节,早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所普遍接受并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三)礼仪具有民族性
      礼仪作为某一特殊群体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在具有诸多共性的同时,也有与生俱来的一些较为明显的民族差异。如东方人和西方见面都有握手的习惯,但东方人见面时还习惯于拱手、鞠躬等,而西方人则喜欢拥抱、接吻等。东方民族表现比较含蓄、深沉,而西方民族则表现为率直、开放。东方民族重视亲情和血脉,承认现实,满足现状,强调共性,礼尚往来;而西方民族则生活以简单实用为准则,崇尚个性自由,惜时如金,提倡人人平等,积极参与竞争,漠视家庭血缘关系等。
      (四)礼仪具有继承性
      礼仪的出现、形成、发展和完善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它是经过不同时代一步步剔除糟粕、去粗取精,经过历代演变发展而来的。某种礼仪一旦形成,就成了人们普遍遵守的行动规范,通常会世代沿袭,经久不衰,一代一代人传承下来。比如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礼尚往来等一些反映民族传统美德的礼仪,都会一代一代传承,并发扬光大,成为民族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三、现在礼仪的遵循原则
      作为人类社会交往的规范和行为准则,现代礼仪是由人们长期继承、发展、完善起来的,并为人们所认可,所遵守。在现代礼仪中,人们普遍应当遵守下列几项原则:
      (一)尊重原则
      在各种场合和各种类型的交往过程和活动中,人们必须以相互尊重为前提,尊重对方的人格,不有意伤害和侮辱对方,不损害对方的利益。同时,又要保持一定的尊严和自尊,以恰当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人格,不卑不亢。特别是在涉外交往中,由于民族礼仪存在一定的差异,此时更应该知己知彼,既要尊重对方的人格和利益,又要维护自己的人格和国格,彼此相互尊重,才能保持愉快、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遵守原则
      礼仪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规范和准则,是为了维护社会生活、保持稳定而形成和存在的原则,反映了人们的共同利益和要求,社会上的每个成员都有责任、有义务去维护它,去严格执行和遵守它。如果违背了礼仪规范,就将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这些原则具体表现为:1.遵守公共道德:人们在日常生活和交往过程中,必须遵守一定的礼节、礼貌,它反映了一个社会公民的道德修养程度和水准。2.真诚友善:在人际交往中,彼此应该坦诚相待,与人为善,这是赢得对方尊重和信任的前提,也是彼此能够继续和长期交往的必要条件,切忌心怀叵测,尔虞我诈。3.遵时守信:遵守时间与讲求信用,这是人际关系得以续存,良好社会关系得以建立和维护的基本前提。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应按照约定时间或遵守规定行事,不能随意违时失约。对于答应的事情,应严格守约,不能言而无信,失去对方的信任。4.谦虚随和:在人际交往中,时刻要保持一颗谦虚的心,不摆架子,不盛气凌人,不自以为是,多听听对方的意见,这样就更容易被对方所接受。
      (三)自律原则
      在交往时,当你期望对方怎么尊重和对待你时,自己应该首先这样尊重和对待对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时时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礼仪规范,并宽容地对待对方。俗话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就是这个道理。
      (四)适度原则
      在人际交往和沟通时,现代礼仪强调恰当地把握这个“度”,即“适度性”。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对象,都应把握好与特定环境相适应的人们彼此间的感情尺度,既要热情大方,又不能轻浮谄谀;既要彬彬有理,又不能低三下四,始终做到落落大方,不卑不亢。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随着人际交往、国际交往的频繁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礼仪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礼仪不仅是人们交往的规范,更是文明的象征。
      【参考文献】
      [1]陈刚平,周晓梅.旅游社交礼仪[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3年.
      [2]刘永艳,宋薇.礼仪学[M].海拉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0年.
      [3]杨玉民等.礼仪常识[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4年.

    推荐访问:起源 试论 礼仪 特征 原则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