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立足大学英语教材,,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时间:2021-07-13 00:01:4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可见文化教育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以作者的教学实践为基础,通过对由文化差异所引起的英语学习障碍的分析,阐明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探讨了如何立足大学英语教材,开展跨文化教育,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最后提出一些文化教育的适用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综合文化差异《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文化障碍
      
      一、语言与文化
      
      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过于强调语言内部结构的认知,重阅读,轻听说,忽视文化素质的培养,从根本上造成了很多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高分低能”。近十几年来,随着国外先进语言教学理论的逐步引进,我国外语教学界的广大专家、学者和教师,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使外语教学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国家教育部于2007年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就是使学习者在与对方交流中,根据话题、语境、文化背景讲出得体、恰当的话。语言得体性离不开社会文化知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媒介,文化又影响和制约着语言交际,两者是密不可分的。不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也就无法真正学好该民族的语言。美国外语教学专家Winston Brembeck曾说:“采取只知其语言不懂其文化的教法,是培养语言流利的大傻瓜的最好办法。”所以,英语教学不仅要进行语言技能训练,更应该把这种学习与训练放到文化教学的大背景中进行,最终使学生具有语用能力。
      
      二、文化知识欠缺所造成的认知偏差和语用失误
      
      通过对学习者在交际中出现的错误现象进行分析,也可以证明语言教学中文化因素的重要性。那么由于文化差异,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究竟会出现哪些认知偏差和语用失误呢?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几个例子:
      1.价值观念上的差异造成的理解障碍
      《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一册第四单元有篇课文“The Washwoman”,作者是美国人,他向我们讲述了一个老妇人,七十多岁高龄仍坚持为别人洗衣服来维持生活,认真负责,直至生命的尽头。对这一点,很多学生不甚理解进而提出疑问:“这位老太太是不是太要强了?像她这个年纪,接受社会和他人的帮助也是无可厚非的。她为什么非要自己去干体力活?而作者又为什么要高度赞扬这位要强的老太太?”的确,在中国,这个年纪的老人早已到了颐养天年的时候,可以拿退休金,享受儿孙的服侍了,绝大部分老人还因为能够享儿孙福而自豪。因为中国是一个提倡尊老爱幼的国家,老年人很自然也很乐意接受年轻人对他们的尊敬和照顾。但西方社会却不然。西方人忌讳“老”,不服“老”,讲求独立,老人都不愿意成为别人的负担,过分的照顾反而使他们不自在。学生对这段话的不理解就是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语言学习中的障碍。学生只有了解了这一文化背景,了解了中西方社会价值观念上的差异,才能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可见文化知识的传授在语言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
      2.词汇的文化内涵不同所造成的误解
      词汇的文化内涵可以具体反映在词汇的比喻意义与联想意义上,由于各民族的文化不同,比喻和联想也各不相同。笔者曾让学生翻译两个关于狗的英语习语:“You are a lucky dog.”“Every dog has his day.”结果出现了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译文:“你走狗屎运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因为在汉语中,狗是一种卑微的动物,与之相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义,如“狐朋狗友”、“狗急跳墙”等。但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的朋友,其形象常被用来比喻人,多含褒义。又比如,在《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册第五单元学到“individualistic”这个词,涉及“individualism”,学生往往把它等同于汉语中所说的“个人主义”。事实上在西方国家,“individualism”是指一种强调个人权利、追求个性和自我发展的思想,是褒义的;而汉语中的“个人主义”却有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意思,是完全贬义的。这些具有不同文化内涵的英汉词汇,也是英语学习中的一大障碍,如果教师不传授相应的文化知识,就很容易使学生产生误解。
      3.思维习惯不同引起的语用失误
      首先是称呼问题,最常见的错误表现在对老师的称呼上,由于受汉语思维习惯的影响,大部分学生称呼笔者为“Teacher Zhang”。这很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因为英语中“Teacher”是一种职业,不能直接用作称谓。其次是谦虚词问题,中国人常以自我贬损来表示谦虚。当受到赞美时,有些学生会以中文的思维习惯来回答:“No,I’m not so good as you say.”这在英语国家的人听来,好像在质疑他们的判断力甚至暗示他们说话虚伪,是不礼貌的。可见,由于思维习惯不同,在口语交际中容易出现语用失误,教师应尽量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避免Chinglish的出现。
      4.非语言交际中表达方式的差异
      这一点主要包括手势、体态、衣饰、行为方式等方面。比如,对于别人送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收到礼物时往往当面拆开,称赞一番并欣然道谢:“Thank you.I really appreciate it.”这些表达方式的差异也给学生在英语学习和日常交际中带来一些障碍,有些学生在与外教或外国留学生的接触中,就存在类似的困惑,教师应该适时补充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克服此类障碍,为其英语学习扫清道路。
      通过对上述由文化差异所引起的语言学习障碍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英语教学中,一定要树立文化意识。教师不能只拘泥于听、说、读、写的语言教学,而要努力营造交流的语言环境,在培养语言技能的同时传授文化知识。
      
      三、文化教育必须遵循的原则
      
      1.相关性原则
      教师所教授的文化内容应该与教材的内容有关,或者是教材的拓宽。《21世纪大学英语教师参考书》中就有许多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比如,在教“Secrets of A Students”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英美国家的教育制度和学校生活;在教“Stevie Wonder:Sunshine in the Shadow”一文时,可以让学生欣赏他的经典老歌“I Just Call to Say I Love You”,并讨论歌曲的文化内涵。
      2.实用性原则
      文化教学要注重与日常交际的主要方面紧密联系,做到学以致用。比如,招呼、问候、致谢、道歉、邀请、禁忌语、委婉语、社交习俗和礼仪方面的中西文化差异。
      3.循序渐进原则
      传授的文化内容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注意由浅入深。比如,在教“I Became Her Target”一课时,教师可先让学生了解一个黑人小孩在白人学校学习所遭受的待遇,以及他的心理发展和情感变化,再挖掘深层次的社会历史背景,即美国的种族歧视问题。
      最后,还要注意思想教育问题。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采取文化平等观和语言平等观,既不自高自大,在语言与文化上搞民族中心主义,也不自我贬低,认为英语国家的文化比我们的优越,甚至否定我们的民族文化。总之,英语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到文化教育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树立学生的文化意识,最终培养学生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建平.语言习得与文化习得.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2).
      [2]陈舒.文化与外语教学的关系.国外外语教学,1997,(2).
      [3]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5]王振亚.以跨文化交际为目的的外语教学.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

    推荐访问:素养 立足 提高 英语教材 文化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