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启示

    时间:2021-07-10 08:01:2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在阐述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外贸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应及时调整对外贸易战略、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建议。
      关键词:国家竞争优势 外贸
      
      随着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世界贸易格局和各国贸易政策不断调整,一些后进国迅速取得一个又一个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原本落后于世界的中国外贸,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年均增长速度高达30%以上。但是现在的外贸增长依然是量的增长,在世界经济日新月异的今天,这种外贸增长方式日益呈现出不可持续性。种种迹象表明,传统的以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为前提的贸易理论已不适用于当今国际贸易的发展,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以其优越性及现实性,在众多理论中脱颖而出。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著名经济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就是企业、行业的竞争优势,也就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优势。一个国家的兴衰源泉在于企业是否具有创新机制。从宏观角度看,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四个基本因素和两个辅助因素。四个基本要素是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以及企业战略,两个辅助因素是机遇和政府。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图形解释如图1所示。由于此图形看起来像一个菱形,所以又把它称为“菱形图形”或“钻石图形”。
      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完全的生产要素集聚能力,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对我国的直接投资逐渐增多以及世界知名的500强跨国公司有80%以上都在我国进行投资。虽然我国拥有庞大的市场需求,但由于多种原因,国内的消费需求尚未拉动,我国现在还不具备完全消费能力,对外贸易却发展得比较快。我国的整体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创新能力的滞后,影响了国家竞争优势发挥。实践证明,竞争优势理论相对于比较优势理论而言,在多方面有重大突破,更符合当今国际贸易的实际,而国际环境的新变化,也使得我国需要竞争优势理论的指导。
      
      我国外贸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外贸发展的现状
      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2007年中国贸易总额突破2万亿美元, 达到21738亿美元,进出口规模比2001年翻了两番多,为仅次于德国之后的世界第二贸易大国。中国的贸易量大大增加,出口以25%左右的速度增长。另外,中国很多行业和产品国际竞争能力越来越强。加入WTO,我国为扩大出口和引进外资,引进先进设备、技术与管理经验提供便利,这将有助于促进我国产业升级,产品质量提高,从而增强国际竞争力。同时,我国面对更为直接和激烈的竞争,“优胜劣汰”将成为市场规则,这将为各行业带来挑战,增加压力。
      同时,在主观上,人们的竞争、创新意识增强;政府正在进行资产重组,调整经济结构;企业正进行各种兼并、收购,以扩大规模,实行资源共享,分工协作,获得规模经济效益;积极创新,加强科研和生产部门的结合,推动科技快速转化为生产力等,这些都为我国推行竞争优势理论提供了条件。
      (二)我国外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进出口产品存在结构性矛盾。长期以来,我国基本是以劳动生产率和资源禀赋差异形成的比较优势来进行国际分工和开展国际贸易的。具体而言,就是进口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我国出口产品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处于低端,主要为附加值低的初级产品。从事的加工贸易,大多是附加价值较低、技术含量较低的生产环节。尽管近年来制成品比重有所上升,但我国基本上处于全球供应链末端,企业缺乏自己的核心技术、核心产品,严重依赖外国的技术,赢利能力受到限制和挤压。2000年以来,我国出口增长速度几乎每年都在30%左右。但是,这种增长主要表现为粗放式的数量型增长,尽管出口数量大量增加,但出口企业利润的整体增长却相对有限。
      2.自主品牌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很低。据商务部统计,我国拥有自主品牌的进出口企业占全部进出口企业的比重还不到20%,自主品牌出口额占出口总额比重不足10%,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更是寥寥无几。即使部分企业出口自主品牌商品,但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特别是核心技术,品牌附加值偏低。没有品牌企业就没有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上只能给别人做“嫁衣”,许多企业进行贴牌(OEM)生产,尤其是服装、家电行业。“贴牌生产”企业付出的是实物成本,而品牌持有者付出的是无形资产,相比之下,生产企业承担更多的市场风险,品牌持有者却占有更大的利润。DVD出口大省—广东省,每出口一台DVD仅售39美元,却要向外国公司支付19.7美元的专利使用费,占成本70%的机芯等部件均依赖进口。
      3.劳动密集型产品优势难以维持。一方面单位产品工资成本上升,人口结构老龄化趋势,会制约降低劳动成本依赖型产业的长期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发达国家自动化积蓄越来越高,劳动力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将会大幅度减少,必然使发达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与发展中国家的同类产品的竞争中越来越处于有利地位。这样,我国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双重夹击下可能陷入既丧失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又没有在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上确立优势的境地。所以,我国不能满足于按简单的比较优势原则确立自己的外贸战略,而关键是要把比较优势转换为竞争优势。
      
      4.出口的大量增加引发了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在我国出口数量、品种急剧扩大积累巨额贸易顺差的同时,我国遭遇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贸易摩擦强度加大,花样翻新,领域不断延伸。中国出口产品在遭遇越来越多以安全和环保为名的技术壁垒的同时,反补贴、反倾销等新型贸易摩擦在过去一年里呈现出更加频密的态势。反补贴已成为我国贸易摩擦的新领域和热点,中国遭遇反补贴调查数量已跃居全球第一。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目前全世界三分之一的反倾销案件针对中国。2009年中国遭遇贸易摩擦将呈加剧态势。
      5.过高的外贸依存度成为中国经济的软肋 。拉美经济、亚洲金融危机告诉我们对国际市场的过度依赖会增加我国防范对外贸易风险的难度。我国出口产品的输出国主要是美国、欧洲以及亚洲一些新兴工业国家,一旦遇到发达国家经济低谷,则出口受到严重影响。现在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对中国冲击最大的无疑是外贸出口方面。
      
      利用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转变我国对外贸易战略
      
      (一)实施科技兴贸战略
      国家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企业不断进取的创新机制和充分的创新能力,能否将比较优势转化成竞争优势并保持住,关键在于技术创新。我国目前具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但这些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不具有竞争优势。在由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转换过程中,关键是将高新技术(包括从国外引进的高新技术)与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结合,而这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动力作用。因此,我国要想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由一个贸易大国成为一个贸易强国,必须实施科技兴贸战略。

    推荐访问:竞争优势 启示 外贸 理论 我国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