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30年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经验启示

    时间:2021-07-05 20:04:4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是包含着各种政治要素在内的全方位的改革,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势必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文章通过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历程的理性思考,从理论根基、实践探索、战略部署以及条件保障几方面对改革的经验启示进行分析。
      关键词:政治体制;改革;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08)04-0001-04
      
      自1978年起,中国便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30年的改革进程中,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效,初步形成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政治体制。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认真总结和研究这些基本经验,对于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意义重大。
      
      一、理论根基:政治体制改革要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依据。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前提。适应社会基本矛盾的客观要求
      
      政治体制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题中应有之意,它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根基,同时又不断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早在1890年恩格斯就谈到:“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在这里,恩格斯不仅从一般意义上预见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问题,而且还揭示出这样一条重要规律:社会主义社会要通过不断改革才能向前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必然随着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而发展,而并非凝固不变。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包含政治体制在内的各种体制都将根据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充实和丰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理论内容,并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原有的某些结论进行扬弃,单一固有的政治模式只能束缚社会的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
      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绝不是主观臆断的结果,而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理论的客观要求。处于任何形态中的社会发展变化,归根到底,都是现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些基本矛盾发生作用的结果,这是由于社会生产力始终处在发展和变化中,永远不可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这必然要求生产关系及其相应的上层建筑为它开辟道路。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通过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实现的,而完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是一个比建立社会主义上层建筑更为艰巨、更为困难的历史使命和历史过程,不改革,就不能促使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就不能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只能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而我们最根本的国情就是我们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前提。这一基本国情告诉我们,我们在坚持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的同时,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民主还亟待发展,我们的法制还亟待完善,我们还存在着基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和具体制度的滞后性的根本矛盾。过去,我们虽然对初级阶段理论有所明确,而对其具体表现形式却缺乏实事求是的深入研究,以至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照抄照搬苏联模式,形成了粗放、僵化、滞后的政治体制影响至今。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回首30年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历程,每一阶段的成功都离不开科学充分的理论作指导。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为政治思想上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基础,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目标、方法等理论设想,党的十五大后,改革引入了“依法治国”的现代政治文明理念,党的十六大在规范原有改革理念的基础上,明确了新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而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从六个方面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执政党建设进行了全面而具体的部署,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宏伟蓝图。伟大的实践产生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又指导伟大的实践,只有坚持先理论后实践的方法,才能用坚实的理论支撑保证改革的顺利实施,这就要求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理论必须与时俱进,其创新性研究必将成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
      
      二、实践探索: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从关键问题入手,把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切入点,在边总结边实践的探索中寻求中国特色政治体制
      
      改革政治体制是解决现实问题,实现国家发展大计的根本保障,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但是,政治体制改革从哪里进行,怎样进行仍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改革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没有科学的理论根基不行,同时,没有找准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抓不住问题的关键也不行。
      人民群众最关注的政治热点,往往是社会政治矛盾的焦点,也往往是我们政治体制的缺陷和弊端的集中体现,应下力气予以解决,因此,政治体制改革要把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切入点,事实上,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也恰恰是由解决关键问题而起步的。在改革之初,作为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就分析了我国旧的政治体制的弊端,明确指出:“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他指出,由于这些问题长期以来没有足够的认识,所以“成为发生‘文化大革命’的一个重要原因,使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现在再也不能不解决了。”邓小平正是以一种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详尽分析了当时党和国家在领导制度和干部制度方面的主要弊端、表现及其原因,深刻指明这些问题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我们的改革正是由此展开。
      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尤其是对一些现实问题进行探索的实践中,我们对于一些理论原则虽然比较明确,可在具体的操作中,有时还显得不够成熟,还处于边解决边思考、边思考边总结、边总结边实践的探索模式,以寻求和探索中国特色政治体制。比如对于我国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就是如此。我国原有干部人事制度的弊端是干部职务终身制,缺乏科学的干部分类,缺乏公开公平竞争选拔的机制,缺乏考核、奖惩、罢免、退休等管理体制。为此,新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就是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我们在实践中也不断建立健全各项干部管理制度,但是,不可否认,我们的改革还没有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在进一步理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各种具体关系及具体问题仍然任务艰巨。对这些问题,我们既不能等待理论的完全成熟,也不能随意行事,还要本着实事求是精神,一切从问题的本质和关键点出发,中国特色政治体制改革才能不断完善。
      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既是政治体制改革最根本的目标,也是最现实、最关键的问题。而这一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于如何发挥党内民主,党的十

    推荐访问:中国 启示 年来 政治体制改革 经验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