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全球化视阈下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时间:2021-06-29 04:01:2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全球化给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一方面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和空间,增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力与吸引力;另一方面也给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文化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在全球化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以民族文化为根本,加强主流文化建设。
      关键词:全球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9-0058-0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使其日益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问题。全球化进程对世界历史与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促使人们在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当前我国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背景下,全球化的境遇既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和诸多有利条件,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与挑战。
      一、全球化的实质及其发展趋势
      作为一种观念和客观历史进程,全球化早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就已初露端尔。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个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1]。不可否认,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客观上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但早期的全球化是与资本主义的全球殖民主义扩张联系在一起的,伴随着以强凌弱、征服与剥夺的过程。“全球化”的概念具有现代意义,是在以新科技革命为依托的第三次全球化浪潮到来之时发生的,它兴起的根本动因在于现代经济与科技的巨大飞跃,以及由此带来的不断深化和细化的国际分工。有学者指出:“70年代以来兴起的全球化,与资本原始积累时的全球化活动有着根本不同的意义。与既往的恐惧、拒斥的民族心理不同,处于世界文明体系的各民族或早或迟纷纷打开国门,呈现竞相开放、全面开放的姿态,各民族争相拥抱这次更新与发扬民族文明的历史机遇”[2]。对于全球化,尽管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视角进行研究会得出各种不同的看法和观点,很难对全球化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但谁也无法否认全球化已经成为不争的客观存在和事实。全球化是“人们不断超越和克服不同的空间、制度、文化等社会障碍,从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以及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日益密切地相互交往与融合,达成更多共识与共同行动的客观过程”[3]。然而,全球化并非仅仅是一个单纯、客观的历史发展过程,而是存在许多主观的“人为因素”。事实上,当前的全球化并非公正、合理的全球化,而是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的全球化。它在促进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沟通融合方面做出了贡献,但也不同程度地削弱了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主权,增加了各国经济发展的脆弱性。因此,在全球化发展日益深入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在正视全球化的同时,也要看到并主动地化解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可能风险,应科学分析和积极应对全球化可能带来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和各种挑战,以维护社会主义国家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安全。
      二、全球化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双重影响
      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全球化是我们面临的最基本的国际环境。总体上来说全球化为中国加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一是全球化时代日益凸显了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与作用。正如十七大报告所说:“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4]。在当前我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致力于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思想文化背景下,提升文化软实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二是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和平环境。十八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保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具备更多有利条件”[5]。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日益紧密,军事、政治上的冷战对峙已完全不适合时代潮流,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时代的主旋律。在这样一个时代主旋律下,关注合作,促进合作,推动合作,以合作促和平,以合作求发展,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共识。各国之间在军事、政治上的对抗逐步让位于经济、科技、文化领域中的竞争。中国可充分利用全球化平台,借助与发达国家发展经济关系、进行文化交流的机会,获得自身发展所需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其他一切人类文明成果,加快发展伐,从而增强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竞争力。三是全球化为中华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供了重要契机。中华文化是一个开放创新的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点。中华文化要得到发展,必须充分借鉴和吸收离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而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为中华文化同世界各国文化进行交流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中华文化可利用全球化所造成的有利条件,不断扩大其在世界上的影响,向世界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从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四是全球化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围绕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根本任务,大胆地打开国门,进行深入而有步骤的经济体制改革,引进市场机制,与世界经济接轨,终于把脱离世界环境的社会主义实践放回到现代人类的全球活动之中,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促进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理念在全世界的传播,从而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全球化固然为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文化的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和挑战。正如江泽民所说:“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引起世界各种思想文化,历史的和现实的,外来的和本土的,进步的和落后的,积极的和颓废的,展开了相互激荡,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6]。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与西方国家在文化尤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是不可避免而且是十分激烈的。由于全球化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全球化的过程实质上也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渗透,并施加影响的过程。这就给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文化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使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文化发展的独立性与安全性受到了严重威胁。

    推荐访问:全球化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视阈下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