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市场化导向下高职院校的发展模式探析

    时间:2021-06-28 20:01:1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经济全球化和大众精英化的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要取得突破性的发展,必须立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探索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模式。本文以职业教育职场化发展模式为研究内容,提出职业教育要以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培训,切实加强职业技能鉴定与实践教学体系,大力发展产学研结合的职教体系,开拓区域社区教育市场,促成职业教育国际化。
      关键词:职业教育;市场化;模式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十一五"期间,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实现重大突破。高职院校通过急速扩张的规模效应,使高职教育的受众逐步从精英走向大众。在大众化时代,人们有了更多的教育选择权--选择接受适合自己的高质量教育的权利。因此,高职教育只有顺应大众需求,走市场化的发展模式,提高核心竞争力,赢得可持续发展。
      一、高职教育的市场属性
      (一)高职教育市场资源广阔
      《纲要》指出,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输送了近6000万名毕业生,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一代成为新增劳动力的主体。目前,我国教育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迈上由大到强的历史新征程。高职院校面对巨大的未开发、低素质的劳动力资源,务必要抓紧时代发展的契机,开发培育出大量的高素质人力资源,服务各行各业。
      (二)高职教育市场竞争加大
      高职教育市场竞争渐趋白热化,其中职业教育内部的竞争表现在一是各职业教育机构之间在生源上的竞争及其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这两方面的竞争实质上是各职业教育机构在办学质量、效益、水平上的竞争。职业教育内部的有序竞争有利于优化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提高教育质量。但由于职业教育发展时间短、办学条件较差、社会认可度低等原因,在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需要国家或地方政府进行宏观调控。
      (三)高职教育市场区域性特点明显
      《纲要》提出,我国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务必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政府、行业及社会各方分担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机制,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因此,职业教育的发展需依靠"政、校、行、企"四者联合的办学模式,服务于地方经济的职业教育必须根据区域劳动力就业结构和就业需求有的放矢地培养人才。
      二、市场化导向下高职院校的发展模式:培育高职教育的"超市"
      《纲要》指出: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增加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的供给。我国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要在市场中竞争、生存、发展,教育"超市"是其发展的基本途径之一。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调整培训岗位
      专业是高职教育和市场需求的契合点。全国高职院校中重复设置数较高的专业是会计、电子商务、商务英语、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权威机构麦可思调查显示,这些专业已经被列为红牌或黄牌专业,即薪资较低,失业量大,就业率持续走低。因此,高职院校应敢于改造老专业,创造开设新专业。应立足于对人才市场现状的准确把握和未来的预测,以需求导向,优化专业结构。在培训岗位的设置上,高职教育应实用技术培训,也可以结合职业技能鉴定开展先培训后鉴定业务。在教育管理上,实行学分制,适当延长学制,允许学生工读结合。坚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实行学校、企业和社会化职业教育并举、学历与非学历职业教育并重、全日制与非全日制职业教育共同发展,促进职业教育办学类型和学习形式的多样化。例如温州是中国鞋都,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设有鞋类设计与工艺专业,温州是中国电器之都,温职院设有电机与电器专业等。
      2、以市场为导向加强职业技能鉴定与实践教学体系
      完善的職业技能鉴定体系使接受高职教育的毕业生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以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课堂与实践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要针对地区、行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将行业科技前沿的新知识、新技术和职业技能的有关培训及时纳入教学计划,使之更符合行业企业的市场需求。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要强调实践教学计划及内容与职业技能紧密结合,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专业实训基地达标率要达到80%以上。
      3、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产学研结合的职教体系
      产学研结合意味着高职教育积极主动地融入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紧扣市场发展步伐。产学研结合的高职教育有利于整合社会的优势资源,缩小学校与社会需求的差距;有利于学生充分领会社会发展的要求,提高就业竞争力;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共享,实现产学研的共赢。因此,高职院校要主动对接区域市场经济的需求,积极吸纳多方力量,实现产业、行业、企业三要素的有机融入,力争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学校主体、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体制,形成"校政行企"四方联动互惠机制,促进职业教育集团化模式运作。高职院校要发挥区域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获得政府的政策和经费支持;高职院校要充分与行业协会合作,发挥行业协会牵线作用。行业协会可以与院校共建技术研发平台、推荐校企合作企业、组织毕业生双选会等;高职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主流企业开展全方位的合作。通过共建产学研教学实践中心,高职院校可以深度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调整学校的培养目标;学生也可以在教学实践得到训练,有助于自身实践能力的提升,更易接受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更有利于高职院校与企业互动互利,互通有无,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4、以市场为导向,开拓区域社区教育市场
      我国的区域教育特别是社区教育作为一个新的教育增长点,正逐渐走近大众。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超市",不能忽视社区教育阵地,将会是一个没有后劲的"超市"。高等职业院校教育要立足社区,兼顾其他领域,面向社会焕发生机;要解放思想,鼓励创新,积极实践与社区教育接轨,如举办琴、棋、书、画培训班,老年大学等教育。要以快速的、大众化的教育如外语、计算机等技能培训占领社区教育市场;要利用职业技术教育广而精的优势,把职业技术、机械知识、卫生知识、法律知识等带进社区,协助社区建立学习型、文化型、科技型、绿色型社区;要为社区提供多渠道、多层次、多规格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服务,灵活有效地发挥职业教育的作用,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完善。
      5、高职院校要面向国际市场,开展职业教育国际化
      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技术大发展、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因此职教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努力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具有国际知识技能和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西方国家较早地推行了国际化模式,如美国在 20世纪 70 年代就在大学的课程中,开设了大量的国际关系、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等适应国际化的课程,积极主张学生加强对世界各国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民族乃至风土人情的了解,使学生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同样,日本在 1966 年就明确提出培养"世界通用的日本人",教育国际化的课程,在高校普遍开设了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关系、国际史等国际教育课程。因此,我国高职教育应对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融合国际化的课程内容。①在基础课程中开设国际通识课程,如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国际文化,以及介绍外国历史、地理、风俗等方面的课程;②在专业的课堂与实践教学内容中及时补充国外最先进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成果;③在教学管理中确立国际化办学思想和理念,在课程设置与实践教学等环节重视国际化知识和技能的补充完善。
      作者简介:吴松(1968.1-),男,重庆忠县人,讲师,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邓泄瑶(1973.12-),男,重庆合川人,讲师,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党政办主任;李鸿(1983.11-),男,重庆开县人,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党政办。

    推荐访问:探析 市场化 导向 模式 高职院校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