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浅析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

    时间:2021-06-24 08:01:4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青岛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以具有多层次规定性的人为研究对象,是一门关注人、教育人、发展人的特殊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的这种特殊性,要求其在实施的过程中注重人文关怀。然而,思想政治教育在长期的理论和实践发展过程中并未对人文关怀有足够的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应从提高学生道德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加强学生的生命教育等方面全面提高人文关怀的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7-0234-03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高校建设成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1]把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提升到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高度,体现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同时为学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增强了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信心。
      一、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人文关怀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同时也是指导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念,将人文关怀理念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是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当今全球化时代,社会急剧转型,改革开放日益深入,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下,利己主义甚嚣尘上,将利益最大化作为追求的最高目标。而学生心智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够成熟,很容易被不良的社会环境所影响。加之现代各种新兴媒体层出不穷,各种外来文化和非传统价值观充斥着新一代年轻人的思想,导致其精神世界的迷失。青少年时期是个人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也是性格、品质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培养青少年形成良好思想品德,必须在契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成长规律、发展需要和接受习惯的基础上,将人文关怀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进而须针对青少年的认知水平、思维习惯、接受能力、兴趣爱好,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手段,引导青少年塑造高尚的人格品质。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现实需求。过去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政治和思想方面单纯的理论灌输,强调知识的学习,忽視了教育的对象是人的现实属性,不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就是要实现传统教育模式的转变,实施全人教育,促进学生认知、情感、心理等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均衡发展,使学生的生活世界受到尊重,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各方面素质的提高,也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有效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发展和学科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条件。人文关怀理念应渗透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全过程。大学校园就是个小社会,而学生是这个社会中的实践主体,学生的行为举止对学校的学风、校风等文化层面的建设发挥重要的作用。学校要注重对校园文化、师生关系、人文环境等各方面进行培育、塑造,对和谐校园建设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缺失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人文关怀理念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虽然思想政治教育在落实人文关怀理念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不可否认,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依然存在部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忽视个性心理的发展
      众所周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命题,该命题强调和提倡个人的独创性和自由;社会主义崇尚集体主义,但也不是不要个性,而是要最大限度地解放个性,发展个性。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目标刻板僵化,脱离学生现实的生活世界和经验世界。如在教学内容上:教育者往往是以课本教程为标准,充当思想理论的宣传者,讲救国救民、胸怀天下的伟大理想、时代英雄的感人事迹等传统的理论内容,只为了教学而教,而没有立足于学生个性的发展需求,缺乏对学生情感、学习与生活的关怀。在教学目标上:教师关注的是学生对于理论的接受和学习以及能否通过规定的考核标准,这种过分重视标准和模式的做法,忽视了个人发展的多样性,不利于学生个性化人格的养成和高尚品质的培养。
      (二)忽视情感的发展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在开展过程中缺乏对学生情感的关注。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形式,理论灌输,只是从宏观上去把握,而没有从微观上去渗透,忽视对人的情感关怀。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有不断完善的教学大纲,有整齐划一的考试标准,有专业的师资队伍,却没有意识到受教育者是现实世界中有血有肉、情感丰富的个体,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在传统僵化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中,教育者传授的内容很难引起受教育者在思想上的共鸣和情感上的呼应,受教育者希望教育者能关注其心理发展、情感需求,将品德教育功能和知识教育功能相结合,体现其时效性。其次,过分强调教育者的权威。从20世纪大学体制形成到今天,受传统“教师中心论”的影响根深蒂固,教育者的地位一直是高高在上,削弱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和主动精神,并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达不到合作共赢的状态和思想碰撞的场面,不利于受教育者个性的张扬和能力的提升。
      (三)忽视道德感的培养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和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2]可见,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教育,不仅是为获得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形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目前,部分学校对学生道德感的培养方面不尽如人意,部分学生人文道德素养较低,如高声喧哗、乱扔垃圾、上下车拥挤不排队、文物景观上随手涂鸦等现象屡见不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感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力量,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认知,从脚踏实地做好身边的小事做起,在生活和实践中付诸行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关注学生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加以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推荐访问:浅析 思想政治教育 关怀 人文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