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于丹现象”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

    时间:2021-06-23 16:00:2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用一种崭新的方式解读《论语》,作出了新的阐释,与许多观众产生了共鸣,成为一个全国瞩目的文化现象。分析“于丹现象”,审视我们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和实践,启示我们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构建中国特色的德育模式: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灌输原则,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方向;必须广泛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必须尊重受教育者思想现状,构建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关键词]“于丹现象”;思想政治工作;启示
      [作者简介]刘更生,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书记,硕士,讲师,江苏南京210097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10-0155-03
      
      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用一种崭新的方式解读《论语》,作出了新的阐释,与许多观众产生了共鸣。一时间,于丹连同她所讲的国学经典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相关书籍、光盘大量销售全国,成为一个全国瞩目的文化现象,创造了媒体关注和思考的奇迹。分析“于丹现象”,审视我们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和实践,无疑会给思想政治工作以许多有益的值得借鉴的启示。
      
      一、必须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构建中国特色的德育模式
      
      在经济全球化飞速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形势下,各国各民族之间的竞争,不仅体现在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上,更体现在文化上。文化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战略资源,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也呈现出国际化的发展趋势,然而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没有因此萎缩,反而更加凸显,国际化趋势没有也不可能代替民族化。事实上,世界各国都意识到,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是激发人向上的动力源,是人类群体间一种强大而具有普遍意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已成为各国对公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虽然美国等西方国家没有“思想政治教育”或“德育”这一概念,但也通过许多实际发挥作用的“公民教育”、“政治社会化”等教育活动来进行国家精神、民族意识以及价值观念的培养。于丹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把孔子请到当下,使古老经典和现代精神结合起来,显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力量,反映当代人尤其是青年学生对通俗易懂的人文理论的渴求。这也是于丹走向成功的一个根本原因。同样,思想政治教育如果和传统民族文化相脱离就会变成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没有任何生命力。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伟大民族,各族人民在建设伟大祖国和美好家园、抵御外来侵略和克服艰难险阻的奋斗中,不断培养民族精神,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创造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缔造了为世界惊叹的灿烂的中华文化,为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在谈到中国优秀文化重要的现实和历史作用时说:“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生生不息,绵延不绝,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推进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继承和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两个重要轮子。”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既定的目标,必须注意挖掘这座底蕴深厚的富矿,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能否真正拥有优势和特色,其关键环节也就在于能否真正地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吸收、弘扬与创造性的转化上。
      
      二、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灌输原则,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方向
      
      灌输是指一定的主体将特定思想观念移入客体的教育过程,灌输论是一种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与革命实践关系的理性认识,是一种政治教育的理念与原则,它是指无产阶级政党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目的、有组织地对人民群众进行系统的思想理论等意识形态的教育宣传,使之提高觉悟、坚定政治立场、树立政治信仰、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近年来,随着电视、网络的发展和普及,还要不要灌输成为一个有争议的话题。西方教育理论中某些学派主张的道德相对主义思潮,对“灌输”提出了质疑。这些理论过分强调个人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以至于否定社会主流文化存在的意义及灌输主流价值观的必要性。由于这些教育理论在实践中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忧虑和批评。但是,我国至今仍有不少学者把灌输等同于“填鸭式”、“满堂灌”,而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矛头直接对准了“灌输”。这种认识的错误在于把“灌输”单纯理解为某种具体的方式方法而非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本质。然而在实践中,无论中外各国,谁也无法否认“灌输”的必要性和“灌输”带来的成效。当然,灌输必须讲究方法。
      于丹讲“论语”,所用的方法是传统的演讲式,就是把传统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进行灌输,取得了巨大成功。这是对那些试图否认“灌输”原则的最好的回答。这个事例启示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毫不动摇地“灌输”,理直气壮地“灌输”。当然,我们必须明确“灌输什么,如何灌输”。我们要在理论上对“灌输”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研究教育主体与客体间的关系、研究主体的接受机制和规律、研究教育的环境、教育的实效性等一系列问题。在实践中,创新灌输方法、拓展灌输空间,讲求灌输效果,对爱国主义思想、精神、情感以及包括政府的目标、社会生活的公共性、公民的基本价值观的灌输则应该坚定不移地进行下去。具体就是要从硬性灌输向软性灌输转换,从统一灌输向分层灌输转变,达到春雨“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三、必须广泛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是有的放矢,需要高超而精细的技巧,才具有针对性,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进步。在当今时代,一场信息革命正席卷全球。以计算机产业为主的信息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和支柱产业之一,计算机的应用不仅普及至众多的企业运作之中,而且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一角落。特别是互联网的爆炸性发展正改变着经济、社会、文化的结构和运行方式,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其广度和深度都是以往任何一次产业革命所无法比拟的。在这种现实条件下,广播、电视、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倚重的重要手段。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行为具有空前的自由度和极强的渗透性,这些都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真正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促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多元化提供了契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借助现

    推荐访问:思想政治工作 启示 现象 于丹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