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六点创新

    时间:2021-06-19 00:01:4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教育部组织编写的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以下简称“统编本教材”)从2016年秋季开始在部分省市起始年级试用(2017年秋季全国小学一年级新生统一使用)。今年秋季,先期试用的学生将用到三年级上册统编本教材。笔者参与了统编本教材的编写工作,现把自己对统编本教材的认识归纳为六个主要创新点,以飨读者。
      一、强化文化育人
      1.优秀传统文化科学编排统编本教材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宗旨,立足小学生实际,从卷帙浩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中精心选编了六个类型的内容,即汉字文化、古代蒙学读物、古代文学作品、历史名人故事、文化艺术、文化常识和民风民俗等,内容丰富,覆盖面广,对于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精粹、陶冶性隋、提高审美能力不无裨益。
      古诗文篇目明显增加。“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有古诗文129篇,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占课文总数的30%左右,比原人教版增加很多,增幅达80%左右”。其中,古诗词共编入112首,除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推荐的75首全部入选外,另选入37首。编入了文言短文14篇,古典名著3篇。编入的文言短文内容相对浅显易懂,音韵和谐,朗朗上口,价值观积极正面,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真知灼见。
      《日积月累》分类汇集。通过《日积月累》栏目有计划地分类安排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如成语、名言警句、古诗词、楹联、谜语、谚语、歇后语、俗语、蒙学读物、文化常识等,这些内容主要是要求学生背诵、积累。《日积月累》也成为学生感受优秀传统文化、汲取精神养分的重要来源。
      蒙学读物精心安排。《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三部蒙学读物,社会关注度高,编入教材的呼声高,统编本教材选编时,根据其特点作了不同的安排。《三字经》更具经典性、教育性,文字相对浅易,读起来朗朗上口,就从中直接节选了两段文字作为识字课文《人之初》,教学时,除要求完成识字任务、背诵外,对内容也应稍加理解。《弟子规》较难懂,有些内容不符合现在的价值观,就节选合适的内容安排在语文园地的《日积月累》栏目里,让学生在读读背背中感受其内容,理解上不作过多要求。《千字文》小学生理解起来难度大,生僻字多,但它是历朝历代书法家最喜爱的书写题材,传世的经典书法作品较多,就将其部分内容与综合性学习单元“遨游汉字王国”中的书法欣赏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书法審美中感受《千字文》的文化魅力。
      古诗词分层掌握。编入的112首古诗词分为两个层次,一层作为课文安排,一层安排在《日积月累》栏目中。总的来讲,小学古诗词教学以背诵、积累为主,在读读背背中自然地感受古诗词的情意美、音韵美。作为课文的古诗词在理解的要求上也是分层要求。统编本教材执行主编陈先云先生强调:“低年级安排的古诗只要求巩固识字、写字,最重要的是能背诵、积累,做到‘囫囵吞枣’即可;中年级要求了解古诗句的意思,一般对诗人表达的情感不作要求;到了高年级,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古诗文意思的基础上,初步领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可见,统编本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的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有识字课、课文、语文园地中的《趣味识字》《日积月累》栏目,形成立体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目标实现途径上,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寓于语文学习、语言训练、语汇积累之中,有机地融合为一体。
      2.革命传统教育润物无声
      统编本教材从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出发,精心编排了革命传统教育的课文。
      革命传统教育内容、体裁丰富。统编本教材编入的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40余篇。有写革命领袖的,如《吃水不忘挖井人》《朱德的扁担》《邓小平爷爷植树》;有写英雄人物的,如《狼牙山五壮士》《金色的鱼钩》《记张自忠将军》;有写国际主义战士的,如《手术台就是阵地》。体裁多样,有诗歌,如《七律·长征》《延安,我把你追寻》;有散文,如《狼牙山五壮士》《灯光》;有演讲报告,如《为人民服务》;有报告文学,如《开国大典》。
      革命传统教育与语言文字训练相融合。革命传统教育类的课文,有的穿插安排在相应的单元中,结合单元训练要素全面发挥其教育功能;有的围绕某一革命传统教育主题集中编排组织单元,如六年级上册“难忘的岁月”单元选编了《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使革命传统教育更集中、更突出;有的革命传统教育内容编排在语文园地相关的栏目中、结合在练习题的设计里,便于多角度发挥其育人功能。
      编入统编本教材的革命传统类课文,大多文质兼美,既是革命精神的写照,折射出思想的光辉,又常常是语言的典范。如《开国大典》中的场面描写,《狼牙山五壮士》中的动作描写,《七律·长征》中巧妙的比喻、浪漫的想象,都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好凭借。教学这类课文,既要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坚持以革命思想育人,同时又要将文化育人寓于语文实践活动中,做到“文道统一”。
      二、双线组织单元
      统编本教材在单元的组织方式上有明显的变化,不再是单一的以人文主题组元的方式,而是采用“双线组元”。一条线索是“内容主题”。把内容大致相关的一类文本组成一个单元,形成一条贯穿全套教材的、显性的线索,但又不像课标教材那样给予明确的单元主题命名;同时又有另一条线索,即将语文学科的基本要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习惯、方法、策略等,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布并体现在单元导读、课文导读或习题设计之中,使“内容主题”与“训练要素”形成统一的整体。
      “双线组元”不只是结构形式的变化,而且会对教学带来实质性的改变。
      一是有利于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语文课程理念。“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课程理念对语文课程的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在实践中片面放大了人文性,忽视了语文学科自身的规律。在语文课程内容的组织选择上出现了偏差,单元选文时往往是只顾一头,只考虑所选课文是否适合本单元主题,难以照顾到本单元应当学习哪些语文知识、训练哪些语文能力。教学时则偏重于人文意义的感悟,忽视语文知识的传授、语文能力的培养,难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采用“双线组元”,适当淡化单元的人文主题,以便在教学中把必要的人文内容的感受与语文关键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真正实现统一。

    推荐访问:六点 创新 小学 语文教材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