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以民族文化为手段,,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工作

    时间:2021-06-11 16:02:4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把运用民族文化作为新形势下党的基层组织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着力点,不断提升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力、亲和力和感召力,有力推动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党的各项工作的开展。
      运用民族语言文字,传递党的声音。首先,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少数民族干部和蒙汉兼通干部的培养,形成了较规范的民族干部和蒙汉兼通干部培训长效机制。其次,为填补民族地区无少数民族语言教材的空白,市委市政府在新巴尔虎左旗创建了“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东部区蒙语译制基地”。自治区、市、旗三级财政共投入60万元设备资金,建立起一支由11名专职人员,20余名志愿者组成的管理人员队伍。截止目前,已制作蒙古语言文字专题片4部,译制完成近90部蒙语课件节目,部分节目经审核已纳入全区农村牧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图文网站,向全区播放,实现了民族语言文字教育培训资源共享。
      积极探索市场化、产业化渠道,初步建立起与中国农影音像出版社、内蒙古图书馆等多家单位合作意向,建设适合边境地区、居住分散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视频播放及接收平台。探索视频党建资料向音频转换的实现途径,充分利用地区蒙语广播覆盖范围广的优势,架设“空中课堂”,及时传递党的声音。并于2006年在新巴尔虎左旗率先开通了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党建类蒙文网站,为以蒙语为母语的群众提供了系统全面的信息资源。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在“呼伦贝尔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官方网站”开辟了蒙文专版,为少数民族党员干部群众获取民族语言信息提供了方便。创办了《莫日格勒》、《克鲁伦》等民族语言文字杂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中央、自治区、旗市区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发掘、传承、弘扬呼伦贝尔特色民族文化,各族党员群众在品味民族文化韵味的同时,强化了党的理论与政策的学习。
      建设民族文化阵地,搭建活动平台。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苏木乡镇和嘎查村级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着力体现民族文化特色,新建乡镇(苏木)文化站122个,村(嘎查)文化室1520个,并争取资金2300万元,新改扩建图书馆4个、文化馆5个。地区内拥有博物馆26个,总面积41000平方米,成为边疆地区拥有博物馆最多的地级市。各级党组织全面推进草原书屋、万村书库、移动书屋建设,为提高广大农牧民的文化知识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并通过组织开展歌舞比赛、数来宝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宣传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活跃群众的文化生活,增进了牧民之间的团结和谐,维护了边疆稳定。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和组织优势,积极引导和鼓励民族文化名人和民间艺人创作一批党的建设与民族文化相融合、具有较高艺术水准和本土特色的文艺作品,全面提升民族文化的凝聚力。以“一地一品牌、一地一特色”为指引,各地自发建立农牧民文艺团体36个,培育出了以反映“三少”民族独特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为代表的民族歌舞品牌和以乌兰牧骑、布里亚特民族服饰队为代表的民族民间艺术品牌,推出了三少民族儿童合唱“五彩传说”、实景演出《成吉思汗》等五张文化名片。市委政府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先后有34项文化遗产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7大类43人入选自治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册,新巴尔虎左旗被誉为“牧歌之乡”,陈巴尔虎旗被评为“那达慕之乡”,6个乡镇命名为全国“民族歌舞之乡”、“民族书画之乡”,并有147项民族、民间艺术作品在国内外重大艺术活动中获奖,呼伦贝尔市还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长廊建设先进地区”,有力提升了民族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实现了在弘扬民族文化中不断扩大党的政治影响的目标。□
      (作者单位:呼伦贝尔市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张燕翎

    推荐访问:民族文化 手段 推动 党的基层组织 工作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