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实践探索

    时间:2021-06-01 08:02:1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苏区时期,由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求、从革命到建设的指导思想转变以及党组织基础建设发展的需要,对建立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党组织对党内不重视理论现象的批评,党员干部教育机构的兴办和理论书籍的出版为建立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供了条件。党员干部和普通党员为学习主体;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专业技术知识相结合是主要学习内容;正规学校和党校教育、其他教育和学术研究有机结合是学习途径;固定和流动训练班有机结合、党支部会议和党小组会议的学习讨论是主要的学习形式。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建立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实践探索中积累了许多基本经验:一是在任何环境和条件下,党的各级组织都需要重视学习;二是学习型政党的建立,重点在于领导干部,但也不能放松普通党员的学习和教育;三是学习内容应丰富多彩;四是学习形式和过程应灵活多样。
       [关键词] 苏区时期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实践探索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中国共产党在本世纪提出的伟大战略任务,也是它亟待探索、着力解决的历史性课题。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实际上,在苏区时期①中国共产党已经开始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实践活动。目前学术界对20世纪中国共产党建立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研究重点是延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及新中国成立以后。虽然相关的研究对苏区时期有所涉及,但没有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本文就这个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时代背景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要求。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其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但是,马克思主义毕竟是西方社会发展的产物,当它被运用到东方社会时就发生了马克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仅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而且还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结合。瞿秋白早在《中国之革命的五月与马克思主义》中,强调中国共产党人需要努力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同时必须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全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水平,才能领导革命不断取得胜利。然而中国共产党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自觉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是在大革命失败之后[1]。因为此时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重心已经由城市转向农村;革命的主要力量由工人转变为农民;革命道路选择由城市道路转变为农村道路。这种历史性的转变使得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就变得十分重要。当时,党内产生了两种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不同态度,一种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态度,另一种是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态度。这两种不同的态度却反映了“背后潜藏着两种不同的思路”[2]。但是,在中共中央高层领导中,前者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非常熟悉和了解的人,而后者虽然对马克思主义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其熟悉程度远远赶不上前者。因此,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要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方面需要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对待马克思主义态度进行批判,然而批判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对待马克思主义态度很容易产生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认为:“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我们的斗争需要马克思主义。我们欢迎这个理论,丝毫不存在什么‘先哲’一类的形式的甚至神秘的念头在里面。”同时,他还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3]另一方面要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重要的问题是使党内那些不了解和不熟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志尽快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而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就成为他们认识、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最主要方法。因此,建立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成为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要求。
       (二)指导思想由革命到建设转变的迫切任务。苏区革命初期,党组织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发动农民,进行农民暴动。但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局部执政的执政党,需要从指导思想上由革命向建设的转变。1933年3月毛泽东和项英签发了中央政府命令:“过去苏区对于国民经济问题异常忽视,应该予以迅速的转变。”[4]5月,张闻天同志指出,我们党的任务是集中一切经济力量,帮助和争取革命战争的胜利。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首先必然尽量扩大苏维埃的生产,土地生产力的提高,应该是我们党与苏维埃政府目前的战斗任务。[5]当中国共产党面临着由革命向建设转变时,过去党内从事革命斗争的知识和经验已经难以适应新时期和新任务的需要。因此,党内出现了“面对着新形势新任务和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知识,有些干部不很适应,有的干部甚至很不适应。主要表现为,理论素养和知识水平不适应,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不适应,思想境界和精神状态不适应。”[6]如当时江西省各级苏维埃对于革命战争环境中经济建设的意义,还没有深刻的了解。特别是有些边县、新县同志,认为在战争环境中不能进行任何经济建设的工作。[7]“一切工作都是‘写条子’命令群众,五元十元都要,······上级的一切决议到县苏维埃就打止了,并未能传达到群众中去,目前苏维埃工作,可说没有什么转变。”[8]这种不适应状况要求广大党员和干部“面临着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和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不懂得、不熟悉的东西很多,必须刻苦学习,不断增长知识和领导才干。”[9]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学习,建立学习型政党成为当时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由革命向建设转变的迫切任务。
       (三)党组织基础建设发展的历史必然。苏区主要是建立在偏远落后的农村,广大的党员主要是农民。因此,党组织的基础主要在农村,党员的发展对象主要是农民。如何建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成为了中国共产党最主要的任务。党的“六大”强调中国共产党从工人中吸引积极分子,使无产阶级分子成为党的基础。[10]“要使党的无产阶级的意识加强,首先要扩大党的无产阶级的组织基础。……这是目前党的布尔什维克化主要的道路。”[11]古田会议提出了加强思想建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实事求是地讲,古田会议精神在红四军和红一军团内部贯彻得较为彻底。而中共中央和苏区地方党组织还没有完全转变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依然十分重视中国共产党的无产阶级基础。1930年3月22日《中央通告第七十三号——发展产业工人党员加强党的无产阶级基础》中指出:“目前最严重而且最中心的任务,是要很坚决的,大胆的向产业工人开门,尤其是重工业工人,尽量吸收新旧先进的、勇敢的分子到党内来,扩大党的组织,加强党的基础。”[12]重视无产阶级基础的建党理念直到1933年才得以根本性改变。1933年9月,罗迈指出那种把成份当作唯一的标准,我们真不能赞同。成份是一个基本条件,但只有这个条件,就是不够的。所以在选择干部的时候,要注意成份,同时要考查他的政治条件。[13]由于仅仅注意阶级成份是不够的,中共中央认为:“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充实干部,是干部教育中最主要的一部分。”“现在必须把对于干部的有系统的理论教育当作各级党部日常工作的主要成份。”[14]加强对党员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教育,可以使每个党员掌握最低限度的政治与理论知识,成为了苏区时期建立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必然要求。

    推荐访问:中国共产党 苏区 政党 马克思主义 学习型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