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百虑一致,殊途同归

    时间:2021-05-23 12:02:5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内容摘要】春秋末期,各诸侯国之间争战频仍。孙子和孔子都表达了自己对于战争这一现实问题的思考,由于二人所关注的焦点和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导致他们在战争观念、治军思想、作战原则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与冲突。但二人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是一致的,故而在对待战争的态度和原则方面又有融合的一面。
      【关 键 词】孙子 孔子 军事思想 冲突 融合
      
      公元前八世纪到二世纪,被称为人类历史的“轴心时代”[1],孙武和孔丘都是这一时代产生的思想巨人。春秋末期,生产力的长足发展导致了生产关系发生剧烈而深刻的变革。在这一过程中,各诸侯国之间兼并激烈,战乱频仍,当时的思想家都不得不面对战争这一现实问题并进行思考和探究。在时代大环境的激荡之下,他们的思想有冲突,亦有融合。作为兵家的鼻祖,孙武总结了战争经验,留下了中国兵学的经典之作《孙子兵法》,该书全面反映了孙子的军事思想。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关注的焦点在于社会人伦,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军事思想在其学说体系中也占有一定的比重,成为其政治伦理思想在军事领域的衍化和派生。由于二人关注的重点以及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导致他们的军事思想存在着差异与冲突。但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又是相同的,因此他们的军事思想又有融合的方面。
      一、孙子、孔子军事思想的冲突
      处于战争漩涡中的孙武冷静地观察各种军事现象,总结了前代及春秋时的战争经验,著兵法十三篇。《孙子兵法》总结和揭示了战争的普遍规律和基本的战略战术原则,体现了孙武完整的军事思想体系。作为早期儒家的代表,孔子的理想是建立以“仁”为核心的社会伦理价值体系。但面对争战不息的环境和鲁国渐衰的现实,孔子在不同场合表达了对战争的思考和认识,由于两位思想家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和立论的理论基础不同,导致其军事思想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与冲突。
      (一)重视武备与崇尚文化。面对诸侯纷争的现实,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孙子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总结了战争规律,对战争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论述。《孙子兵法》开篇即明确提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2](《计篇》)用兵打仗是关系国家存亡和人民生死的“国之大事”,必须给以足够的重视。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慎重对待战争可以避免由此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3],战争的目的是禁暴安民,以战止战。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充分“备战”,力争万全之策,探求常胜之道,以强大的军事实力做后盾,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佳效果。孙子强调要将战争的立足点放在做好充分准备,使敌人不敢轻举妄动的基点上:“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九变篇》可见,“重战”与“备战”是孙子对待战争的基本态度。
      孙子认识到战争在当时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因而非常重视战争和武备。孔子则强调德政礼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4](《为政》)相对于战争和暴力手段,孔子更相信道德感召和文明化育的力量。“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颜渊》)“善人为邦百年,亦可胜残去杀矣。”孔子反对暴力战争,强调通过“文德”化育万民,治理国家,以使“近者悦,远者来。”(《子路》)孔子认为武力征伐是一种不合仁道的行为,管仲帮助“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孔子称许他“如其仁”。这种对武力的排拒根源于孔子“仁者爱人”的伦理基础和价值立场。
      兵家重武,儒家尚化,主要源于其价值观的差异。孔子致力于恢复周礼,推崇德礼战争观,提倡礼乐征伐,信奉文治教化。孙子则更理性地看到了社会上的混乱与罪恶,提倡战胜攻取,以战止战。
      (二)非利不动与惟义所在。在战争的原则问题上,孙子强调“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九地篇》)。李筌注《孙子·军争篇》曰:“争者,趋利也。虚实定乃可与人争利。”张预注曰“以军争为名者,谓两军相对而争利也。”[5]这些注解都符合孙子的原意,孙子认为于己不利,绝不轻易发动战争。“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火攻篇》)能否获利、能否取胜是用兵的唯一原则,当将帅与国君意见不一致时,将帅不一定要服从国君的命令,而应该以能否取胜,是否合乎国家利益为开战的根本依据,“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地形篇》)这也正是基于“兵以利动”的功利主义原则。
      在古代的军征中,因运输条件落后,后勤供应十分困难,常常出现粮草短缺的情况。孙子主张“掠乡分众”然后“悬权而动”(《军争篇》),这种做法尽管有悖于民本思想,但对于行军作战却是有合理性和可行性的。如果不是“随处掠之”,一切依靠本国后勤供应,那将是“因粮于敌”的数倍,这一点孙子有精确的计算和描述。孙子这种“利动利止”的思想与战争的性质及目的直接相关,是一种对战争的理性认识,为后世兵家所继承和发展。
      孔子坚持道德的力量远胜于武力征伐,但这只是他一厢情愿的理想而已。在现实中,孔子必然要面对和思考战争问题。孔子反对不义战争,在得知季氏将伐颛臾时,他坚决反对并严厉批评了季氏的家臣冉有和子路。但对于正义的战争,他又能给以肯定与支持。周敬王三十四年,齐国田常作乱欲以伐鲁。孔子号召弟子挺身而出,共赴国难:“夫鲁,坟墓所在,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6](《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弟子冉有“用矛于齐师”,表现英勇,孔子称之为“义”[7]。(《左传·哀公十一年》)孔子晚年主张讨伐齐国并预言将会胜利,其根据是“陈恒弑其君,民之不与者半,以鲁之众加齐之半,可克也。”在战争问题上,孔子超越于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层面,始终以“义”为价值路标,这种义战立场成为其军事理论的基础和闪光点。
      儒家和兵家都包含民本思想,但总的来说,在出征开战的原则问题上,孙子带有鲜明的功利主义色彩,而孔子则坚守“执干戈以卫社稷”的义战立场。
      (三)用智为先与以仁为首。兵学文化非常推崇智谋的作用,杜牧在注释《孙子》时说:“先王之道,以仁为首;兵家者流,用智为先。”[8]这深刻地揭示了兵家与儒家在用兵、选将上的根本不同。
      基于对战争本质特点的理想认识,孙子提出“兵者,诡道也”(《计篇》),认为用兵打仗要以诡诈为原则,进而提出了著名的“诡道十二法”,即“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只有迷惑敌人,才能调动敌人,使其做出错误的判断,从而“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正如曹操所说:“兵无常形,以诡诈为道。”(《孙子兵法·计篇注》)战争是一种复杂多变、不循常规的事物,只有足智多谋,施计用诈才能达到“为敌司命”,取得胜利的目的。《孙子·谋攻篇》论述如何运用谋略以夺取胜利的“全胜”原则。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认为要达到“全胜”,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就要以智取胜而不是以力取胜。“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谋攻篇》)用兵的最高境界是兵不血刃,用智谋战胜敌人,攻城略地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下下策。与战争的要求相适应,孙子提出将帅所必须具备的品质是“智、信、仁、勇、严”(《计篇》),孙子强调为将五德以智为首,如果有勇而无谋,就有被诱杀的危险。

    推荐访问:殊途同归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