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生产性公共支出、空间溢出效应与区域经济差距

    时间:2021-02-23 08:00:3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cpre/cpre201704/cpre20170408-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cpre/cpre201704/cpre20170408-2-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cpre/cpre201704/cpre20170408-3-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cpre/cpre201704/cpre20170408-4-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cpre/cpre201704/cpre20170408-5-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cpre/cpre201704/cpre20170408-6-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cpre/cpre201704/cpre20170408-7-l.jpg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差距不断拉大,政府为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逐渐将生产性公共支出向较不发达的中部和西部地区倾斜。为了全面地评估这种财政政策的效果,在传统一般均衡分析的基础上将生产性公共支出及其空间溢出纳入宏观经济分析框架,构建了一个多地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并用该模型模拟了现实经济中区域生产性公共支出政策及其调整对区域经济和宏观经济的冲击,得到的结论是:①当前生产性公共支出空间分布基础上,新增生产性公共支出分散于各个地区,会继续扩大区域经济差距;②新增生产性公共支出集中于较不发达的地区时,由于较低的基础设施边际生产力和较弱的空间溢出效应,全国人均产出不能达到最大水平,但可缩小区域经济差距;③新增生产性公共支出集中于较发达的地区时,由于较高的基础设施边际生产力和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全国人均产出可达到最大水平,但同时拉大区域经济差距。由此得到的政策启示是:在现有生产性公共支出的区域分布基础上,以缩小区域经济差距为目标的次优的财政政策将新增的生产性公共支出向西部和中部等较不发达地区倾斜,靠直接刺激效应促进当地产出增长;以效率优先为准则的财政政策选取较发达地区为生产性公共支出目的地,因为较发达地区通常具有较高的基础设施边际生产力和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
      关键词生产性公共支出;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差距;多地区动态一般均衡;边际生产力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7)04-0058-10doi:10.12062/cpre.20170315
      公共支出是政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工具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取得巨大经济成就的同时,形成了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到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依次递减且差距不断拉大的局面。为缩小这种区域经济差距,1995-2014年间,政府的公共支出年均增长率呈现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到西部地区依次递增的分布结构。虽然在公共支出规模上,东部地区仍然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但是公共支出逐渐向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倾斜。以上宏观经济实践表明,政府通过以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为主的生产性公共支出,提高区域生产要素禀赋和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直接冲击。然而,生产性公共支出的空间溢出效应长期被忽视。Bai等认为,这种空间溢出对经济的冲击尤为显著,甚至超过了直接冲击[1]。本文将空间溢出效应纳入宏观经济研究框架,以全面地评估生产性公共支出政策的效果,避免了忽视空间溢出效应导致的政策效果估计偏差。
      1文献综述
      自从David的开创性研究以来,公共支出的宏观经济效应一直被学术界广泛关注。David发现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有显著负向影响,为解释这一现象,他将公共支出按功能划分为生产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2]。随后学者们又结合所观察到的区域基础设施禀赋差异,从区域维度分析公共支出对经济的冲击[3-5]。多数文献对包含基础设施要素的生产函数进行估计,然而这种方法只能测出产出对生产性公共支出的弹性,即公共支出对产出的直接效应。为了对财政政策作完整的成本收益分析,在评估公共支出的政策效果时需要度量空间溢出效应。
      为了检验区域生产性公共支出溢出效应的存在,现有研究通常把各地区的基础设施以一定的空间权重加总,以此作为生产要素的空间滞后变量来估计生产函数或成本函数,并检验一个地区的TFP是否受到其他地区基础设施的溢出效应影响[6-7]。这种处理方法检验出的溢出效应基于这样一种事实:公路、铁路和通讯设施等基础设施及有网络结构特点,可以加强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因此生产性公共支出会通过技术溢出影响到其所属区域之外的TFP[8]。但是,生产性公共支出还会通过优化区域投资与就业环境、提高区域开放程度和竞争力等,产生一些非技术溢出。估计生产函数或成本函数的方法不能捕捉到这种非技术溢出,而本文用包含区域间经济联系的动态一般均衡(DGE)模型进行模拟分析,可以测得这种区域间的非技术溢出效应。
      此外,政府在决定新增生产性公共支出的区域分布时,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对于较不发达地区增加生产性公共支出存在一个机会成本,即同样规模的生产性公共支出对较发达的地区经济增长会有更强推动作用。这是由区域TFP差异造成的区域平等与社会效率的权衡问题,而区域发展是否平衡会影响宏观经济的稳定性[9]。以目前中国的经济事实来看,政府倾向于对较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大规模增加生产性支出,在缩小区域收入差距的同时,这种公共资源分配可能导致全国经济处于非优水平,因为较落后地区通常具有较低的基础设施边际生产力。本文模拟调节生产性公共支出分布后区域经济差异变化及全国经济受到的影响,为更全面地评估财政政策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
      宏观经济研究文献中,使用一般均衡分析的传统由来已久[10-12]。随着Fujita等的新经济地理理论提出,距离作为空间因素被纳入一般均衡的框架[13],增强了一般均衡理论对区域经济问题的解释能力。然而在新经济地理理论模型中,空间因素的作用机制是通过运输成本对商品价格产生影响,缺少了传统的一般均衡分析中对政府主体行为的考察。
      本文使用基于动态优化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构建了一个多地区DGE模型,模拟分析了区域生产性公共支出的宏观经济效应。该模型中,家庭具有无限寿命;中央政府通过对消费、劳动和资本收入征税来实现财政收入,并且使用生产性公共支出,为所有厂商提供有拥挤成本的基础设施;一个地区的基础设施可以提高所有地区的TFP。使用Timothy等提出的包含扭曲的偽社会计划者问题[14]求解出该DGE模型的均衡路径,根据中国区域经济数据以及估计值对模型校准,之后进行数值模拟以解释先前的理论分析结果。结论认为,现有生产性公共支出政策可在较大程度上解释目前的区域经济差距,边际生产力和区域间的非技术溢出效应是决定生产性公共支出宏观经济效应的关键因素。

    推荐访问:区域经济 溢出 支出 效应 差距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