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中国对美高科技产业竞争力分析——基于CMS模型

    时间:2021-01-24 12:01:5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被各界普遍关注,而高科技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更是成为关注的焦点,考虑到产业竞争力主要体现在相应产品的竞争力上,而市场占有率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一个国家的产品实力以及竞争力,因此,本文运用CMS模型(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对2000-2011年中国对美国高科技产业产品的出口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寻出了各类高科技产业竞争力变化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高科技产业后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科技产业;CMS模型;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75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6.14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6-34-03
      一、引言
      随着我国对高科技产业的重视和重点扶持,我国高科技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出口到世界的产品总量持续增加。
      本文选取美国作为研究我国高科技产业竞争力的对象,主要是出于以下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美国拥有世界领先技术,引领着世界科技的发展,而我国现阶段高科技领域仍与世界水平存在差距,故将我国的高科技产品放在美国市场进行分析更能表明高科技产品发展步伐能否紧跟世界强国;另一方面,美国市场广阔,消费能力强,而美国本身就是科技强国,高科技产品多为自我供给,对进口的高科技产品,要求严格,故将我国的产品与发达国家的产品比较,更能体现我国高科技产品的竞争力。
      关于高科技产业的定义,本文采用中国科学技术指标研究会在2004年11月的定义,并结合了美国APT(Advanced Technology Product)目录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高科技产品目录中的内容,为便于国际比较,本文将高科技产业产品分为以下六类:(1)信息化学品制造;(2)医药制造业;(3)航空航天器制造业;(4)电子业(包含原分类中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5)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6)核燃料加工[1]。将这六类的ISIC Rev.3编码与SITC Rev.3编码进行对应选取数据,数据来源于联合国统计署创立的贸易数据库。
      二、我国高科技产业产品出口美国情况
      我国高科技产品出口美国总额总体呈逐年递增趋势,2000年只有218亿美元,而到了2011年,出口总额达到近1320亿美元,增长了606%,年均增长率达17.8%。而占美国进口份额也呈逐年递增趋势,从2000年的8.4%,增长到了2011年的31.7%,年均增长率达12.8%。
      我国出口到美国的高科技产业产品结构从2000-2011年均表现的相当稳定,电子业占到了90%左右,其余产业则一直处于较低的占比,其中最低的为信息化学品制造业,占比不足0.1%,这可能与美国本身进口量小有关。相比我国出口到美国的高科技产业产品结构,美国在世界范围内进口的高科技产业产品的结构变化则要大的多,其电子业进口额呈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76%降为2011年的62%,医药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则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分别由2000年的6.7%和10%上升到2011年的18.2%和14.6%。
      三、中国对美高科技产业竞争力分析
      (一)模型介绍
      CMS模型最早于1951年由Tyszynski提出,即CMS的经典模型。它将一国总出口增长的原因分解为四部分:世界市场的总体需求、国别结构、产品结构和产品的竞争力。该恒等式如下:
      用CMS方法推出的出口增长与实际的出口增长之差就可以归结为是竞争力的影响[1]。
      在此经典模型提出后,JemPa于1986年提出的扩展模型影响最广,该模型对经典模型中比较笼统的因素作了进一步分解,更充分地以出口份额的变化来作为竞争力的衡量指标,使模型的结构更加完善[2]。本文主要分析我国高技术产业产品在美国这一单一市场上的竞争力变化,因此,本文以下研究所采用的模型是孙笑丹在《国际农产品贸易的动态结构增长研究》一书中所重新构造的CMS模型[3],该模型如下:
      其中Δ表示相比较的两个阶段的变化量;w为美国进口中国产品的总额; s为相比较的两阶段中第一阶段美国进口中国的第i项产品总额占美国在世界范围内进口的第i项产品总额的比例,即中国第i项高科技产业产品份额; wt为美国在全球范围内进口的i项产品的总额; w为相比较的两阶段中第一阶段美国在全球范围内进口的i项产品的总额。
      此式被称为CMS模型的第一层分解。该模型又可进一步分解为如下恒等式:
      此式为CMS模型的第二层分解。
      s0w为增长效应,指假定我国在美高技术产品进口市场上的总体份额不变,由美高科技产品总进口需求变化引起的我国高科技产品对美出口额的变动。
      sw-s0?驻w为产品结构效应,指我国各类高科技产品在市场份额不变时,由美进口高技术产品的结构变化引起的我国高科技产品对美出口的变动,该效应反映了我国出口的高科技产品在美需求增长较快或较慢产品上的集中度,正值表示我国出口的产品集中在美需求增长较快的产品上。
      sw0为竞争力效应,指假定美国高科技产品总进口规模不变,由我国在美高科技产品进口中的整体竞争力变动导致的我国高科技产品出口额变动,正值表明我国高科技产品在美市场上的竞争力有所提升。
      驻siw-sw0为产品竞争力效应,指假定美国各高科技产品进口规模及结构不变,由我国特定产品份额变动所引起的出口额变动,正值表示我国高科技产品出口结构有利于对美的出口增长。
      驻si驻wi为交叉效应,指我国高科技产品市场份额的变动与美各类高科技产品进口结构及规模变动的作用下,我国高科技产品出口额的变动,正值表示我国各类高科技产品份额变化与美高科技产品需求结构及规模变化一致。
      (二)结果分析
      运用CMS模型,将我国对美国出口的高科技产品变动进行因素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推荐访问:中国 对美 高科技产业 模型 竞争力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