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天地之间铸丰碑 长留清白在人间】 政声人去后丰碑在人间

    时间:2020-07-27 07:20:3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5月9日18时,送走最后一位上访群众,辽宁省辽中县信访局长潘作良拖着疲惫的身躯继续工作。突然一阵眩晕,他突发脑溢血昏倒在岗位上,次日上午病逝,年仅43岁。   这一天,潘作良就任信访局长607天。
      7月14日,我们来到辽中,追寻作良的足迹,听昔日上访群众噙泪回忆。一双双红肿的眼睛,使我们读懂了一个群众信赖的“好局长”与百姓真挚的情感,领悟了“民心如秤称百官”的朴素道理。
      
      “群众就是我们的父母,不把群众的事办好,就是不孝之子”
      
      一米八的个头,潘作良魁梧英俊,说话有几分硬气,眉宇间多有侠气。
      潘作良的硬气与侠气都用在了给老百姓“撑腰”上。
      “群众就是我们的父母,不把群众的事办好,就是不孝之子。”潘作良说。
      满都户镇刘家村村民齐静,女儿到县城一家小医院做剖腹产手术,却被切除了子宫。
      这样大的医疗事故,官司却许久没有打赢。
      齐静愤懑,憋屈。
      “一定给你个说法!”听完哭诉,潘作良愤怒了,“你回去吧,这个案子,我亲自抓。”说完,还从兜里掏出点钱,“在街上吃点东西。”
      局长直接抓,阻力还是不小。潘作良亲手起草案宗,主持召开了6次协调会。他和卫生局领导向沈阳医学会专家求教鉴定方面的有关程序,有时在专家门外一等就是一天。
      最终,案子被扳了过来,齐静的女儿得到17万元的赔付款。在潘作良协调下,她的女儿还申请了低保。
      像齐静这样的上访群众,潘作良牵挂着成百上千。
      “老百姓过得最不容易,没有难事不会求你,要把百姓的事儿当作天大的事儿。”这是潘作良经常挂在嘴边、说给局里同事听的一句话。
      在辽中,几乎人人都知道潘局长的手机号码。他的手机成为上访群众的“热线”。
      “如果时光能倒流,我再也不会半夜给潘局长打电话。”老上访户傅玉兰,打了10年官司,气儿总不顺,总想找人倾诉,“半夜三更心烦睡不着,就给潘局长打电话,有时一唠嗑就是个把小时,他从来没烦过。”
      潘作良去世后,女儿查了父亲的通话记录:3月1201条;4月1444条,每天都在40条以上――这还不包括更频繁的座机。
      607天,潘作良接待上访群众3848人次,下访500余次,办理疑难信访案件107件,平均每天接待6人以上。短短一年零8个月,辽中由全省的信访大县一跃成为辽宁省的稳定放心县。
      
      “民之愁即党之忧,共产党的干部就是要为党分忧,为民解难”
      
      “老百姓的心,共产党的根,信访干部就是要当好老百姓与政府间的铺路石,为党分忧,为民解难。”接访科科长于守海至今还记得老局长的这句话。
      5月13日,天刚泛白,一夜未眠的白桂荣大娘就走出家门。她要到县城去看潘局长最后一眼。凌晨5点多钟赶到殡仪馆时,殡仪馆外早已挤满了黑压压的人群,足有上千人。
      潘作良的遗体,在辽中县殡仪馆停放了3天,县里48名老知青守了他3天!是啊,他们怎么能舍得这个帮他们解决了上访6年都没有结果的“信访局长弟弟”呢?
      由于各种原因,这些老知青至今仍然住在农村,没有土地,养老保险等待遇又迟迟得不到落实,生活十分困难。6年来,他们多次到县、市、省里上访,光北京就去了13次。
      2006年9月,潘作良一上任,就下决心啃这块“硬骨头”。
      “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我会尽我所能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潘作良掷地有声,感情真挚。
      他亲自到沈阳市苏家屯、东陵、于洪等区实地调查,搞清楚办理知青劳保、医保的每一个环节;他向有关部门介绍其他城市解决知青问题的相关做法;他请劳动局、工商局等8个部门主要领导到信访局多次开协商会。
      在调查研究期间,心急火燎的老知青们又去了北京上访。为接回老知青,他往返北京7次。天冷,舍不得住宾馆的他,把知青接进宾馆;渴了饿了,把水和面包逐个送到知青手里。
      多方奔走协调16个月,今年1月13日,300多名老知青终于得到了每月650元的生活补贴。
      老知青们把潘作良当成了“兄弟”。
      “民心是杆秤,领导干部只要真心实意为百姓办事,老百姓会永远记得他!”老知青刘玉兰说。
      
      “干机关第一难,必须苦干实干”
      
      信访工作是名副其实的“机关第一难”:没有耀眼的权力,只有沉甸甸的责任;信访对象,多为困难群众,多带怨气、闷气、憋气、不平之气;信访部门,则是上访者出气、解气,最后顺气的地方。
      这样的环境,吵吵嚷嚷,正常;推推搡搡,不怪。
      潘作良不光硬气,侠气,更有好脾气。对待上访者,像听亲人的诉求,往往能以和风细雨化解狂风暴雨。
      “大风和太阳比威力。风说:‘我威力大,能把人的衣服吹掉。’一阵狂风,人反而把衣服裹得更紧。太阳无语,阳光暖暖,让人自然脱掉外衣。”同事张志,想起工作中的潘作良,就联想起这则寓言。
      社会变革,日新月异,新案、疑案、难案层出不穷――仅靠一张笑脸、两袖清风、三番五次,远远不够。
      “要有为民服务的真心,换位思考的同情心,高度负责的责任心,解决难题的决心,打持久战的恒心。”潘作良时常向部下传授法宝。
      去世前一个月的4月7日,刘二堡镇100名养貂户对养殖小区补偿款数额有异议,傍晚堵了镇政府的门。刚从北京出差回来的潘作良直奔现场。愤怒的养殖户,即刻将潘作良团团围住。大声哭诉者有,指着鼻子骂者有,出手推搡者有,乱成一团。
      “我非常理解你们的心情。小门小户,投资这么大,还挣不到钱,搁我身上也不能平衡。”
      一句话,让气氛缓和了下来。养殖户都想仔细瞅一眼这位“为自己说话”的局长。
      “你们采取这种方式也不对。”听完大家的要求,潘作良话锋一转,“上访可以,但得依法、有序。至于补偿,要按有关规定,符合的,给你们争取!”见信访局长态度诚恳,晚11点,上访者逐渐散去,一场情绪激动的集体上访被化解。这个处于矛盾旋涡中的局长,又一次化危机为安宁。
      论政策功底,法律知识,基层经验,处理矛盾,同事没有不佩服潘作良的。“有问题,到信访局!”这是潘作良对上访者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为了这个承诺,潘作良除了出差,每天上午必在办公室接访。他给自己戴上“紧箍咒”:凡是群众上访的急事,自己能办的立即去办!一竿子插到底,杜绝“公文来公文去”;将信访局由“中转站”变成“终点站”。
      
      滚滚辽河诉说着不尽的哀思。
      在辽河滋养的这片黑土地上,潘作良走过了43个春秋,工作了24个冬夏。在信访局长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淡泊名利,只讲奉献,不求回报,展现着党的优秀基层干部高尚的情操。
      
      “共产党的辞典里,没有挑三拣四、挑肥拣瘦”
      
      2006年9月,潘作良到辽中县信访局任局长,接受了平生最具挑战的一个岗位。
      平级调动,又是最苦最累、一天到晚听埋怨的部门。两年后的今年,人们还为他的决定钦佩不已。
      潘作良资格很“老”,先后担任养士堡乡乡长,四方台镇镇长、镇党委书记。2005年11月,组织上调他任辽中县人大专职常委,不到10个月,组织又安排他到号称“机关第一难”的县信访局赴任。
      征求意见时,潘作良不顾自己体弱多病,不管信访工作活重事急,二话没说答应了。亲友劝他等更好的机会,他回答:“共产党的辞典里,没有挑三拣四、挑肥拣瘦,更何况一名领导干部?”
      不讲价钱,只讲奉献;不讨价还价,只踏实工作,“干一行,爱一行”,是潘作良多年来养成的习惯。
      潘作良很快进入角色,事必躬亲,坚持每天亲自接访;开拓创新,设立信访大厅;将“机关第一难”干得有声有色,一举扭转了辽中县信访工作落后被动的工作局面,赢得党委赞誉,百姓满意。
      “干就干好。”这是潘作良对自己和信访局的要求;他对群众的每一次上访都尽力答复好,从不因为上访群众多而有丝毫懈怠。
      一次,有7名上访群众到信访局要见局长。“真抱歉,我走不了路,你们能把材料送到我办公室来吗?”正犯腰椎间盘突出的潘作良在电话里说。看见潘作良躺在床上,满脸汗珠,十分痛苦,上访者准备离开。“哪能让你们白跑一趟。” 潘作良挣扎着挪下床,弯着腰一步一步地挪到水壶前,费力地给每一名上访者倒上水。
      一谈起这个情景,这几名上访者就禁不住流泪。
      
      屡次推让荣誉,却赢得更多“荣誉”
      
      有些人,把名字刻在石上,想不朽,可他的名字比石头烂得更快!有些人,不想留名,却被人民牢牢记住!
      优秀的共产党人属于后者,潘作良也注定属于后者!
      “潘局长是个见着困难向怀里揽,见着荣誉向外推的人。” 信访局接访科科长于守福说。
      今年“五一”前,辽中县委、县政府决定推荐潘作良为沈阳市劳动模范。在他一再坚持下,于守福被推荐为市劳动模范候选人。
      “让荣誉”是潘作良的习惯。也许,潘作良是我们采访的英雄人物中“荣誉”最少的;虽然头上没有多少光环,履历表上荣誉不多,但在百姓心中,他却有大山一样厚重的“荣誉”:
      “兄弟局长”:潘作良屋门敞开,手机公开,接访尽心尽力,办事入情入理。上访群众都信赖他,把他当作贴心人,年纪稍长的,都称他“作良老弟”。
      “方便面局长”:接待上访群众、单位加班,经常错过饭点儿,泡碗方便面成了他的家常便饭。同事悄悄观察,局长一个月平均消耗两箱方便面!
      “澡堂子局长”:为节省开支,经常到北京出差的潘作良常常住在48元一晚的澡堂子里,因为这里不仅能洗澡,还管饭!
      “小笼包局长”:长期出差,潘作良发现小笼包省钱耐饿省时间,一顿饭五六元解决问题。每次出差,一日三餐,基本是小笼包充饥。
      但潘作良对荣誉并非完全不在乎。5月3日,潘作良收到他人生中最后一件礼物:上访户齐静送了一面“秉公执法正大光明”的锦旗。他亲手挂到会议室里。
      老百姓的笑脸就是最高的奖赏,潘作良当然高兴!
      
      莫道尽热血,英雄亦流泪
      
      潘作良有一个和睦的家庭。
      他是个出名的孝子,只要有时间就回家与父母唠嗑;常为自己忙于工作,未能尽孝而内疚,甚至流泪;
      他深爱着女儿。为培养女儿独立,他让女儿独自上学,自己远远地在女儿身后“跟踪”,直到她进校门;
      他和妻子贾丽娟感情笃厚。潘作良常加班,妻子担心,就常到办公室陪他,有时太晚,就趴在办公桌上入睡,等着丈夫下班。
      如此恩爱,潘作良却无法给妻女稍好一点的房子、工作……
      7月14日,记者来到潘作良家。
      这是一套68平方米、20年房龄的老房子。地板一踩吱吱响,冰箱、洗衣机、沙发、风扇,都是两人结婚时买的,20多年没换过。
      贾丽娟在县燃气公司当收费员。辽中城小人熟,贾丽娟挨家挨户查表收费时常遇到熟人,一句不经意的“局长夫人收费来了”,常让贾丽娟很尴尬。
      妻子让丈夫跟公司说一下,不想楼上楼下到处跑收费,哪怕在办公室当一般职员也行。潘作良却说:“局长夫人收费,有什么不正常的?”
      对其他亲属,潘作良也是这样。他的三个哥哥、三个姐姐均是农民,大哥两个孩子,一个给人送氧气瓶,一个在商场当售货员;二哥一个孩子大学毕业,还没工作。大姐想让他帮助一下,他却说:“我没这个能力。”
      每天不停地超负荷运转,贾丽娟知道,丈夫已经累到骨子里。很多次,她准备好热水,等着丈夫烫烫脚,可就在端水的这点工夫,丈夫已经和衣睡着了。
      潘作良的遗像静静地摆在客厅里,俊朗的面孔显得很平静。贾丽娟每天都要擦拭一遍,看到遗像,仿佛丈夫还在自己身边。“他有一个优秀男人所具备的品质,一个世界上最宽阔的胸怀。下辈子,我还嫁潘作良。” 贾丽娟骄傲地说。
      (7月19-20日《人民日报》)

    推荐访问:丰碑 清白 天地之间 天地之间铸丰碑 长留清白在人间 天地之间铸丰碑 长留清白在人间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