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寂寞守墓人】银之守墓人

    时间:2020-03-22 07:32:3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一份长达370年的守候   故事得从明末讲起。   1626年,努尔哈赤猛攻边疆重镇宁远,明将袁崇焕血书立誓,将老母妻儿迁至城中,奋战3日,终以万卒破十倍之敌。努尔哈赤打了平生唯一败仗,不久竟郁郁而终。皇太极为报父仇,又率兵猛攻宁远,均被击溃。
      此时的袁崇焕,已成大明残局中唯一有效的棋子。本来,这枚棋子若运筹得当,至少可让敌我在战略推手上多几个来回。可惜,史上令人吃惊的一幕再次上演了:皇太极施反间计,一项“私下通敌”的暗网自天而降,心无旁骛、一心抗金的袁崇焕被奸臣参奏,凌迟处死。他的尸首被严加看管,不许收尸。
      可是,奇迹出现了!某月黑风高之夜,一身手矫健的黑影偷偷攀上了围墙,偷走了袁崇焕的头颅。盗得头颅后,他将之安葬于自家后院,从此便隐姓埋名,守墓至终。
      这人是谁?原来,那黑影乃崇焕旧部,姓佘,名已不详,后世只称“佘义士”。他感恩于袁督师曾经的关怀,愤恨于家国的破灭,愿意以生命危险去守护袁崇焕的浩然英灵。去世前,佘义士嘱咐家人将自己埋在袁墓旁侧,并要求子嗣做到三件事:永不为官,勤于读书,世代守墓。这份口嘱,为一部长达370年的家族故事作了奠基。
      袁崇焕,这个流浪的冤魂,终于有了人间的地址,直到现在。该址的现代描述是:北京崇文区东花市斜街52号。
       17代人的坚守
      一天,我特意拜谒了那个地址,那里安放着一个苍凉的词:忠义。
      下车才发现,那儿竟毗邻广渠门。广渠门――不正是崇焕与后金最后交锋的战场吗?爱国英灵竟一直守护着国家的大门!墓园幽僻得有点落寞:青砖矮墙的小院,水泥箍成的馒头坟,碑刻有“明袁大将军墓”字,正前有石案,一束枯花散落;将军墓旁有个更小的坟,主人即那位冒死盗颅的佘义士了,佘碑低矮,中有裂缝,显然被修复过。
      物换星移,370个春秋,佘家后裔共历17代人,代代恪循祖训,栖息在远离祖籍的皇城根下,守着先人,守着先人守着的东西。和墓的寂寥一样,这个家族的人丁并不兴旺。如今,佘家嫡传只剩下一位白发老妪:佘幼芝女士。她今年64岁,退休前是一家小仪器商店的售货员。
      佘家的生涯故事和崇焕墓的命运沉浮,就像屋檐和瓦草,早已融为一体。人和墓,不是隶属与管理,而是一种亲情,互偎互依、相濡以沫的亲情。某种意义上,将军墓乃佘家的另一座祖坟,精神祖坟。
      墓,即宅。守,即业。
       远去的背影
      在佘幼芝的叙述中,袁墓经历着世事纷飞。49年后,小院里来过一些大人物,周恩来、宋庆龄、朱德等,都曾在清明来祭扫。1952年,市政府拟把城里的坟墓全部外迁,叶公绰、柳亚子、李济深、章士钊纷纷给毛泽东写信,吁请善待崇焕墓,毛亲笔复函:“如无大碍,应予保存。”
      不料后来文革旋风开始,袁墓被扒,祠堂倾毁,将军碑陈于荒草,义士碑被垫了台阶,佘家收藏被付之一炬。
      从1978年起,守墓人佘幼芝四方奔走,吁求修复墓祠。这一求就是十几年:无财无物,无权无势,仅凭一己之力在各个道场笨拙地游说,尤其要就“公――私”、“家――国”的动机质疑作各种澄辩,其尴尬和涩苦可想而知。
      守墓人有着犟性子,佘幼芝发誓:一日未复墓祠,一日不剪头发! 天不负人,在社会各界的响应下,崇焕墓开修,兼设纪念馆。2002年初迎接首批祭访者,那天佘幼芝换上新衣,剪去了长至腰间的发辫,那发辫早已霜白。
      谁知,坏消息又传来:52号院的19户居民必须全部迁出,另予安置,佘家也在其列。
      晴天霹雳!它意味着,宅与墓、生与死、家与国――这场延续370年的精神组合,即要被剥离开了。纪念馆无疑是更时尚、更现代化的做法,但它却是对“形影不离”、“朝夕相处”的粗暴拆解。于佘家而言,更是骨与肉的拆分。
      当然,文物部门也并未把佘家完全撇开,作为答谢,拟聘佘幼芝为纪念馆顾问。这份荣誉,与栖息意义的“守墓”已有质别,它意味着佘幼芝及其后人,不能再以生活的方式进入祖宅,只能以客人的名义“回家”。
      佘幼芝听到这个消息泣不成声、伤恸至极,“别人的先祖都给子孙后代留下什么房子、地、金银财宝,我的先祖却不是的……而是这份承诺啊!”工作人员解释说:“你可以天天来这里头,天天来看,你晚上回家住,这儿有值班的,你也改善改善住房条件,别一辈子老住那个平房!您是终身荣誉馆长!”
      最后,守墓人只回答了一句:“如果政府需要我的话,我就回来。”
      2002年5月22日,佘幼芝一家离开了52号,去了几公里外一个新区,还获得了补偿款30万元。守墓人的背影远去。
      然而,这一家守墓人还是和他们的精神血脉紧紧相连。也许真是命运――焦平,佘幼芝之子,因广东东莞建袁崇焕纪念园,邀请佘家派人守衣冠冢,在奔赴的路上遇祸身亡。
      守墓人是寂寞的,这份守信之义躺在历史档案里,更是寂寞。
       摘自《廉政�望》

    推荐访问:寂寞 守墓人 寂寞守墓人 守着一个人的寂寞 守着一个人的寂寞歌词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