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夜空中最亮的星原唱mp3_迷宫中的独舞

    时间:2020-03-14 07:20:1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那里还有着黑暗之夜的孩子们   他们正在构建着自己的居所他们是沉睡与死亡的神碉,令凡人无比畏惧光辉的太阳不愿将光芒照耀在他们的身上   不管他们升入天空,还是坠入大地
      ――《杀戮之病》
      
      一、蛰伏的蠕虫:恐怖、犯罪与病态心理
      
      一直以来,在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媒介中,对犯罪动机题材的展现和研究始终深受欢迎。大热美剧《犯罪心理》(CriminalMinds)、《犯罪现场调查》(CSI)、《别对我说谎》(Lieto Me),电影《沉默的羔羊》(theSilent Lamb)、《绿河杀手》(the Gre en RivetKill er)、《人魔线索》(Grimm Love)等等不过是沧海一粟;在网络上,豆瓣“犯罪心理研究”、“变态心理学研究”、“连环杀人狂”等小组,及专业性极强的“指纹・犯罪研究工作室”在小众中知名度极高;而在纸媒上,这类题材的拥簇者也同样众多,犯罪小说(crime fiction)一向是最受读者欢迎的畅销书种类之一。
      事实上,就通俗小说的范畴来说,历史上,尤其是西方哥特式浪漫主义小说盛行的时代,对人病态心理的描写就有很多作家涉及过。距今不远的就包括马丽・雪莱的《弗雷肯斯坦》、斯蒂文森的《化身博士》、威尔斯的《莫罗博士的岛》等;而埃德加・爱伦・坡,更是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坡认为,自己笔下的恐怖是逐渐提升的心灵的恐怖,而不是来源于恐怖自然和超自然现象的恐怖。斯蒂芬・金则将这些病态心理的人看做可以理解并需要帮助的弱者,放在整个美国社会的视域中,究其生发的过程和深层原因。
      二战后,战争的残酷记忆尚未消退,战后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生活水平的飞速提高却又让人类丧失了精神家园。焦虑症患者的范围空前地扩大,产生焦虑的人群遍及社会的各个阶层,焦虑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大众感受。以病态心理为题材进行艺术创造,或许就是某种焦虑症的外化与夸大,是一种源自感官刺激的宣泄物。但它们的效用不止这些。正如美国作家凯琳・史劳特在2001年出版的小说《盲视》中所言,“性犯罪者有如蟑螂一般,尽管你在明处仅看到一只,但墙后却还躲了二十来只。”对病态心理的有所觉悟,显然是具有相当的警示作用的,提醒人们在明媚的天空下,也有着剧毒的蠕虫在角落默默蛰伏等待。
      
      二、疯癫的原点:青春期、中年危机与斯蒂芬・金
      
      《魔女嘉丽》(carrie)是金的处女作,它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少女变为恶魔的悲哀故事。在一个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小镇上,17岁少女嘉丽因相貌不佳、身材臃肿、性格内向、动作笨拙,成为同龄女孩子嘲笑和排挤的对象。更糟糕的是,她没有爸爸,妈妈又是个不折不扣的宗教狂、控制狂、偏执狂。在学校,嘉丽总是备受欺凌,没有男孩子喜欢她;而在家中,陷入自我精神世界死循环的母亲,又一天到晚以基督教义为名虐打她。故事的开始,嘉丽在学校集体冲澡时来了月经初潮。由于怪异的家庭环境,她对性知识一无所知,由此引起了女同学们的疯狂戏弄和鄙视。然而,正是由于初潮的到来,发育完全的嘉丽具有了某种颇为强大的“超能力”。她对此深感困扰,不禁向母亲倾诉求助,却被母亲视作撒旦之子。唯一对她好的人是体育老师,但老师对她的维护更招来了欺负她的女孩子们的嫉恨。故事结尾,同学对她的欺侮终于达到高潮。他们让最帅的男孩子青睐她,把她选为舞会皇后,当她满心欢喜地站在舞台上时,一桶猪血对着嘉丽劈头浇下。长久以来的压抑维苏威火山般爆发了。嘉丽在毕业舞会上大开杀戒,并几乎将从未给过她温暖与爱的小镇整个燃烧殆尽。最终,嘉丽在弑母之后,在残垣断壁中悲惨地死去。
      在这里,我们与其把嘉丽的“超能力”看做天外来物,不如将其合理化为歇斯底里症的外在表现。嘉丽机体发育成熟后能力日渐增强,和她每日所受的折磨密切相关。当现实环境痛苦或可怕时,病人倾向“逃入病中”,将发病当做是一种慰藉。在小说中,“超能力”就是嘉丽的“病症”,而小破坏是她歇斯底里的外在表现,是她将心理上压抑的能量外化的结果。她也曾为此而忏悔,希望控制自己。她对母亲说:“我想要变正常,妈妈,所有人都觉得我可笑。”但她的努力、她的愿望却一次次受挫、落空。佛氏指出,歇斯底里症是一种完成愿望的表现,也是一种创伤性记忆的象征。嘉丽的故事完整地呈现了一个“创伤性人格”的形成,描绘了人性扭曲的全过程。她的悲剧其实是大部分心理阴暗的“受损害者”的集体悲剧。
      说到中年危机男性的心理扭曲,或许没有什么比《闪灵》更值得一提了。杰克・托兰斯是一个最典型的斯蒂芬・金式人物:美国中年白人男性,拥有一妻一子,毕生宏愿是成为畅销书作家。但事与愿违,酗酒、自卑心理所引起的暴躁让他丢了工作、入不敷出。失业后的杰克变本加厉地酗酒,竟在一次酒后扭断了儿子的手臂。为此,妻子几乎向他提出离婚。走投无路之际,杰克得到了一份冬季看守饭店的工作。“远望饭店”在大雪封山后与世隔绝,关于这里流传着种种不祥的灭门故事。但对杰克来说,这里却是可能让自己成功戒酒、写出好书和与妻儿修好的世外桃源。然而,杰克本就想象力丰富、敏感多疑、稳定性极差的心志,在这个空寂、荒芜、冰冷的地方,在戒酒的痛苦、写作的不顺、鬼魂的传说等肉体与精神的多重痛苦中,彻底陷入了疯狂。他成了并不存在的邪灵的“假面”,疯狂挥舞着棒球棍追杀妻儿。一场惊心动魄的搏斗之后,失控的锅炉爆炸,杰克的妻儿被人救走,而他则与饭店一起分崩离析于火光与寒冰中。
      在故事中,“本我”驱动着杰克沉湎于酒精的刺激,追求单纯的快感和享受,而“超我”却在不断鞭笞约束他的行为,要求他成为一个好作家、好丈夫、好父亲。由此,杰克的“自我”如跷跷板般在这两方移动,试图平衡和安抚双方的争斗。但现实生活的不如意让这一部分功能逐渐表现为狂暴易怒的发泄。在完全封闭、隔绝、孤立的场景中,“本我”和“超我”的呼叫愈发尖利高亢。杰克时而沉浸在可以尽情饮酒的假面舞会里,将一切归咎于邪恶的“幻觉”,将自身无法抑制的欲望投射于梦境和幻想以逃避“超我”的监督;时而又清醒过来,对自己的行为充满愧疚,大加责难,赌咒发誓要改过自新。殴打儿子和因为打学生而失掉工作,是杰克心理上的阴影,而酗酒是他最大的恐惧和压抑。精神上的痛苦通过躯体症状转化出来,时而出现剧烈的头痛、背痛等。杰克的焦虑在其心灵内部被严格地限制,于是转而附着于一定的对象和情境之上,这一类型的焦虑者,往往对一些微小事物感到焦躁不安,比如电台之于杰克。杰克竭力想要忘掉曾经虐待自己和母亲,迫使他 12岁就离家出走的父亲,但却屡屡从电台上听到父亲的声音,与世隔绝的环境加剧了焦虑的程度,促使他产生疯狂的幻觉。与其说是饭店的“邪灵”诱导杰克犯罪,还不如说是他自己道德和约束的反向形成――佛洛伊德认为,自认为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心欲望或冲动会引起自我和超我的抵制,表现出来会被社会惩罚或引起内心焦虑,因此朝相反的途径释放导致反向形成。在这里,杰克越渴望成为一个称职的男性家长,反而越怀疑妻子,怀疑儿子,想要伤害他们,甚至最后起了杀心。
      
      三、病态原动力:家庭、性与日本诸作家
      
      而在日本,或许是出于地理环境和社会状况等错综复杂的压力结构,小说家对病态心理的关注程度尤为突出。早期三岛由纪夫的一部《假面的告白》,如一把手术刀般精准剖析了自己;川端康成所有的作品,特别是掌小说都带有其独特的“病态美”;大江健三郎借鉴西方的“怪诞现实主义形象系统”(grotesque realism imagesystem)“挖掘日本边缘文化的深层”,而芥川龙之介更是以其极端的敏感、悲观、厌世的笔触,描绘着充满了人性之“恶”的世间百态。就当代作家来说,虽然松本清张、东野圭吾、宫部美幸等一大批作家在本格或新本格推理界享有盛誉,也在中国拥有数量庞大的铁杆读者群,但就病态心理的描写上,在笔者看来并非最出色的。
      天童荒太的《永远是孩子》、《爱的病理》、《孤独的歌声》等小说,全都不谋而合地抱着对家庭的执念,反复强调着童年父母对子女的态度,将影响子女一生的走向,强调父母对子女的爱不该是自私的、有限的、居高临下的。他在书里颇为偏执地大声抱怨:
      “如果真的是对孩子有好处,就是让孩子杀了,做父母的也应该觉得很幸福……这才是真正的父母!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似的父母根本不懂得做父母的真正含义。”在天童的书中,儿童总是纯真无邪、全心全意地爱着、相信着、依赖着自己的父母。可为人父母的成年人,却一边说着“世界上最爱你的人是父母”“父母的爱是最伟大的爱”,一边出于一己私欲伤害甚至虐待着幼小的子女,还要把过错推到子女身上,让其一生背负“我是一个坏孩子”的阴影。我孙子武丸的《杀戮之病》,则以细腻阴郁的笔触,变换三种不同视角,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反社会性格障碍”的恋物恋尸癖的病态心理,巧妙地结合轰动全球的“东京琦玉连续幼女诱拐杀人事件”(“宫崎勤事件”,1988―1989)和“佐川一政食人事件”,指出儿童时期“俄狄浦斯情结”被粗暴压抑、最终可能导致成年后的心理失控变态特别是“性变态”。这似乎是一个禁忌的话题,但正如德国学者理查德・冯・克拉夫特一埃宾指出的:“很少有人充分认识到,无论是对个人或整个社会,性生活对感情、思维和行为都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比起关注社会家庭对人的操控,桐野夏生在其作品《异常》、《杀心》、《残虐记》等中,则对“寻找自我认同”的命题颇为偏好。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异常》。400多页、字体密密麻麻的本书读起来也分外艰辛。尽管平实朴素的语言简单到枯燥的程度,好像几个神经病人在自己的世界里乏味的唠叨,但却散发出强烈的认命感与放弃的气息。书中没有浪漫有趣的邂逅、五彩斑斓的享乐或者纯真可爱的儿童、温情脉脉的老奶奶。有的只是如医疗器具般冰冷、真实、科学的散发着消毒水味儿的人生,更确切一点说,是人际关系。正如拉康的镜像理论所指出的,个人主体不能自我确立,它只是在另一个对象化了的他人镜像关系中认同自己,而这种认同却以他者对主体自己的取代而告终。这本书,就是一本关于“认同”的最佳病例。
      书中的每一个角色虽趋于极端,但在他们的心理状态中,却能够很容易地找到每个人都有的相似之处。认同自己也好,不认同自己也好,究竟该以什么样的面目来迎接他人、存在于社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他人眼中映照的自己,自己心中的自己,自己渴望成为的自己,哪个才是真正的自己?挣扎着_试图摆脱“自己”的桎梏,是否最终都是徒劳?
      中国现当代小说中,涉及病态心理描写的作品也有很多。早期鲁迅先生针砭中国人麻木、冷漠、看客心理的《阿Q正传》,讥讽传统酸文人猥琐、龌龊、假正经的《肥皂》等;张爱玲关注婚恋、乱伦原型、女性性压抑等的《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金锁记》、《心经》等;郁达夫小说中透出的神经质与性苦闷;穆时英“新感觉派”小说所烛照的畸形与颓废心理……而当代小说家苏童、余华、王小波、莫言等,则在改革开放之后将病态心理叙事重新搬上了历史舞台。病态心理小说是一曲漫长的独舞,在荒芜而巨大的迷宫中旋转不停。他人即地狱,而这地狱却又是一个模糊的镜像,反射的是我们真实而随波逐流的人生。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北京语言大学
      
      (责任编辑 刘昕亭)

    推荐访问:独舞 迷宫 迷宫中的独舞 迷宫 性迷宫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