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黑色幽默:黑色幽默周杰伦

    时间:2020-02-12 19:01:0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直到他去世,他的那些辉煌战绩在被一再提及的同时,我们才发现他50年的人生旅程,居然有40年之久是在舞台上度过的。他在用歌声舞姿取悦我们的同时,他牺牲的是一个普通人唾手可得的童年。
      
      
      6月26日早晨9:45,收到我的制片人陆勇发来的短信:“杰克逊去世了,我们是不是做个专题?”我下意识地拨通电话,“哪个杰克逊?”事后回想,这样的提问无非是说明我当时对于这一新闻的怀疑和不接受罢了。迈克尔・杰克逊――一代流行音乐的天王,就这样走了?!
      打开电脑,他去世的消息占据了所有网站的头条。有些动作快的已经开设了特别板块。随后的时间里,我接到两个电视栏目的邀约,其中一个还是东方卫视晚上6点半的新闻,想让我从一个曾经的DJ和VJ的角度,来谈谈MJ的骤然离世。天呐!6点半的新闻都要辟出时段,请嘉宾走进直播室来谈一个流行音乐界人士的去世,这绝对是前无来者,恐怕也不会再有后人!这也多多少少勾起了我十几年来关于MJ的一些回忆。
      1995年,当时刚成立的音乐频道内有一条人人皆知但又不成文的规定:两个M开头的欧美超级巨星的MV是被严令禁止播放的。和他们享受“同等待遇”的华人歌手就是邓丽君。小邓的唱法是“靡靡之音”,而那两个M开头的歌手,则基本就是“洪水猛兽”的代表。虽然,随着他的人生谢幕,越来越多的报道指出,MTV这种专门播放歌手音乐录影带的电视频道最早得以进入大众视野并受到唱片界和年轻人的追捧,就是源自MJ的作品《Thriller(颤栗者)》,可在当时,尽管我们手头有不少MJ的影像资料,却只能把它们束之高阁。
      就如没有人明确指出何时“禁播”了MJ的作品一样,也没有人说过何时解除了这一“禁令”。我的印象中,音乐频道最终较为完整地呈现他的MV,是在2005年。那一年,邓丽君去世十周年。随着流行文化气氛的宽松,我们的编导很想做一集小邓的纪念专辑。但谁都没有把握能不能播。我也不知道这位编导为什么选择了MJ作为“试水石”(也许那时候他已经开始了音乐生涯的下坡路,关注度大不如前),在制作小邓专辑之前,他播出了一个“单纯”的MJ作品的专辑。说它单纯是因为没有主持人的串联,没有旁白的背景介绍,就是一首接一首地播放。当然,播出前也不可能有任何预告。播完一个星期,看到没有来自任何一方的反应,于是,他又如法炮制了一集“单纯”的邓丽君专辑。两个信号弹试发之后,还是没有他担心的反应出现,他才在小邓去世的忌日,推出了精心准备的纪念专辑。如今,音乐频道已经先MJ一步,走入历史的记忆。如果它还存在的话,MJ的离去会带来一些什么样的特别节目呢?再多的想象,在这个时候都显得多余和无力。
      相比较当年在公共媒体的境遇,MJ的影响力在民间却是无声而蓬勃的。如今很多执掌导筒的影视人,谁敢说自己当年没有被他夺人眼球的MV作品震撼、影响过?那些曾经留着披肩长发,穿着蝙蝠袖皮衣皮裤的真假“摇滚斗士”,他们的装扮和最早引进内地的MJ那张伟大的专辑《Bad》的封面几乎如出一辙。而那些曾经的街舞、霹雳舞的高手们,“太空漫步”难道不是他们用来征服对手的“杀手锏”吗?就连华人流行音乐圈中最经典的集体事件――海峡对面的《明天会更好》和北京的百名歌星大合唱《让世界充满爱》,都是受到《We Are the World》的启发。这一切的背后,都隐含着这样一个当年我们媒体小心触及,而如今令我们唏嘘不已的名字――迈克尔・杰克逊。
      听说,他很向往来中国开演唱会。就如此次他原定在伦敦的复出令万千歌迷疯狂一样,我身边不少的资深乐迷也都说过类似的话:如今的演唱会还能让他们兴奋不已的歌手,恐怕只有迈克尔和麦当娜了。还有不少朋友原本计划着7月去伦敦旅行,目的之一就是亲眼目睹流行乐之王的现场。如今,这一切都成为泡影。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上世纪90年代末,迈克尔曾经商谈过来中国演出的事情。最后的不了了之据说是因为他提出了三个要求:1.演出地点:天安门广场;2.要向全球多少国家现场直播;3.演出时,希望把城门上伟大领袖的像换成他的。我不知道这第三个条件是不是杜撰的。我只知道,在又经历了十几年发展后的中国,他前面所提的两条基本已经不算什么条件了。可惜,他的去世,让他原来计划中用音乐征服世界的版图上,永远缺失了一座伟大的城市。无论那是上个世纪90年代末的北京,还是即将到来的2010年世博会的上海。
      MJ在他音乐真正的顶峰期是很少出现在中国媒体的视野内的。他真正被内地媒体报道几乎是和娱乐新闻在内地的泛滥同步的。在那些日子里,我们看不到这位流行天王彪炳史册的战绩,媒体津津乐道的是他塌陷的鼻子,整容后几近毁灭的半遮半挡的容颜,娈童的官司,债务的纠纷,总之非灰即黑。一个“妖魔化”的MJ是他最后几年留在媒体上的样子。可是,那是真实的他吗?
      直到他去世,他的那些辉煌战绩在被一再提及的同时,我们才发现他50年的人生旅程,居然有40年之久是在舞台上度过的。他在用歌声舞姿取悦我们的同时,他牺牲的是一个普通人唾手可得的童年。我们是不是就此就可以真正体会他为什么会耗巨资修建自己的梦幻城堡?是不是可以完全理解他邀请世界各地的儿童去那里免费游玩的心理初衷呢?娈童的官司,几乎令他走到名誉和生活尽毁的地步,他成为了千夫所指的“罪人”。可是,事后,又有媒体揭发那对告发他的父子屡屡的诈骗行径,这是要用另一种方式还MJ清白吗?为什么在这个告发他的孩子罹患癌症即将去世的时候,迈克尔还是见了他最后一面,并支付了高昂的医药费呢?谁曾经为此给出过一个合理的解释吗?尽管他在《BlackOrWhite》中砸烂了种族主义符号的玻璃,喊出“我坚信人人平等,谁都改变不了这个真理”的口号。可是,人们所热衷议论的还是他到底是利用漂白把肤色变白呢?或是因为得了皮肤病而采取的化妆遮掩术呢?这是他的悲哀,还是我们面对、理解、消费娱乐的悲哀呢?
      在他死后,我们列出各种数字来证明他在音乐上的伟大和不朽,可是,这些让如今的无数歌手难以望其项背的数字,当年也是我们炮轰他的理由。因为他曾经站上过一个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高峰(《Thriller》全球销售1.4亿张),因此,我们就容不得他有半点闪失。我们就忘了“要攀登另一座高峰,就必须从这座高峰上下坡一段”这样浅显的道理。“江郎才尽”是我们给他的唯一标签。我们是永远无法想见他的内心压力的,尤其是一个“对手就是他自己”的人。我们只能看到他动辄买下高档商铺里的一半货物的“怪异”举动。我们在把他推上神坛的时候,忘记了他其实也是一介凡人。谁说血拼购物只是女人缓解压力的特权?唯一不同的地方是,迈克尔轻而易举地完成了很多女人想都不敢想的奢望。这种让男人、女人都妒忌不已的行为,除了被唾骂成“变态”之外,是不会有太多人深究其原因的。可是现在,请看看他生后留下的5亿美元的债务,身为普通人的我们又当做何感想?
      26日晚上,当我回绝了电视台的采访邀约,而答应《新民周刊》编辑用文字写下一些感触的时候,远在洛杉矶,但和MJ离得很近的高晓松发来一条短信:“怀念MICHAEL JACKSON!大师辈出的80年代终于落幕。忽然觉得自己老了……”

    推荐访问: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歌词 黑色幽默电影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