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浅析民间故事中的贪婪无私之争|民间故事贪婪的女人

    时间:2019-05-20 03:29:4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具有寓言性的民间故事是人类智慧和经验的总结,善会有善报,恶会有恶报,自古以来这就是一个因果循环的伦理道德问题。其中“异类”的善恶报应显得尤为突出,也是非常独特的一支。本文试图通过人心不足蛇吞相这一民间故事中的具体实例,来论述“人蛇”伦理道德文化中的这一贪婪无私问题。
      关键词:民间故事;贪婪;无私;报恩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7-0223-01
      一、故事的概述
      有这样的一个故事:很久前,一个叫菊花的姑娘,在上山剜山菜时,救了一条快被老鹰吃掉的小白长虫(蛇),取名叫白姑娘。当多年后,出嫁的菊花回娘家,听说一条大白蟒祸害百姓。而就在菊花再一次上山剜山菜时,见到了白蟒,它正是多年前菊花救的那条小白蛇。白蟒答应菊花:“以后一定听姐姐的话,再不惹祸了。今后有啥难事,到山上喊‘白姑娘’,我一定报你救命之恩,不管是什么事。”
      而日后,菊花的丈夫为献宝(避水珠)封官,就想要得到白姑娘的眼睛(避水珠)。菊花哪忍心,白姑娘说:“没有我姐,就没有当年的我,不就是一只眼睛,姐,你来剜吧!”菊花的丈夫拿刀剜了一只眼睛,得了个七品知县。皇上为了得到另一只眼睛,就以封菊花男人做宰相诱惑他。他先哀求说服菊花,之后如愿的得到了白姑娘的另一只眼睛。也就做了宰相,金银无数、妻妾成群、丫鬟成帮。又过些年,为给皇宫娘娘治病,并以封菊花男人做王爷为奖赏,让他剜蛇心。最后,贪心的宰相葬死白蟒的腹中。这就是“人心不足蛇吞相”。
      二、通过故事主题的把握看贪婪无私之争
      从“人心不足蛇吞相”故事的主题进行把握,蛇是被人格化,有了人的思想和情感,寄托着满足人们愿望的理想。代表的是没有好坏、是非辨别力和欲求的一类,只是为了报恩。为表达感激之情,故满足其心中的愿望。作为白蛇的恩人菊花,是一个朴实善良的人。虽然家境贫困,每天上山剜菜维持生机,才有了山上救白蛇,后来得到白蛇的报恩。只不过,报恩的结果是成为菊花男人求取功名利禄的捷径。而每一次要让白蛇舍己满足丈夫提出的剜眼或剜心的要求时,总是不忍心,“我可不去,哪能干那样的事?”而每次又是在丈夫的哀求、哄吓和胡编一通下,把白姑娘喊出来。我们从菊花身上既看到了她的善良和同情,同时也看出她的软弱和不坚持,才使丈夫的两次得逞。在这里又不得不说,菊花在宰相要剜蛇心时的坚定果断:“白姑娘,他骗了你,他这人太贪心,干脆把他勒死……”这又如常说的:日久见人心,再一再二不再三。“正义凛然、惩恶扬善”又在菊花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而“受恩人”菊花男人正是利用了白蟒的一味无私的报恩之心和有求必应,一次一次的满足了菊花男人升官求富的欲望:七品知县→宰相→王爷。从而也看出封建社会的官宦仕途制度,对当时的个人、家庭、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博取官位,平步青云,享受天伦之乐。富了还要富,进而更富,这种富是建立在没有付出,只有索取而且是赤裸裸的索取基础上,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三、故事的现实意义及引发我的思考
      俗语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多行不善必自毙。世间万物相生相息,有灵有情,因果循环,善恶终究都会有报应的,异类都能知恩图报,何况人类乎。白姑娘的无私报恩与菊花男人的无尽贪婪在这里就强烈的形成对比,贪婪无度终究会毁其一生。因此,凡事有度、取财有道、知足常乐、善恶皆有报,这也体现出明显的道德训诫意味和现实教育的意义。
      在这还想就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来分析一下人们对蛇的复杂情感:平时家长尤其是老人就告诉孩子辈们,不管在什么地方见到蛇都不能把它杀死,总是带些敬畏的意思。像:如果是在田间地头见到蛇,要么不管它,让它自己爬走;要么妨碍田间劳动的话,就用木棍或农具把它弄走。如果是在家里见到它,不免会让人害怕,男家长也会用锨把它除出家。再如,要是在走路途中碰见蛇,说明是天气变化的征兆,快下雨了,也会等它爬过,人再走过去。这种情况多数是心理上害怕它,不与它强路走。但不管哪种情况,都不会伤及性命,因为家长说蛇是会回来“报仇”的:家畜遭殃等等。然而,也不都是每个人都畏惧蛇,还有的人熟知蛇的习性,用它来养生保健。我家姑父就是这样的,夏天的时候,姑父就把蛇缠在腰间和脖子上,凉凉的解暑,当然要用手把蛇头控制住,也就控制了整条蛇。蛇也有药用价值,可以用来泡药酒。
      所以,人们对日常生活中可以见到的“蛇”,既有心理上的畏惧,更多的是生活上中的和谐相处。然而不管哪个方面,都透露出人对自然的尊重和共处的和谐之道。在很多民间故事中都以蛇作为题材,虽然情节各异,却都表达着作者强烈的善恶情感。类似的事件、情节环境的重复加强了对这一故事类型的记忆。如:王八变水蛇,兄弟手足情;人蛇结良缘;更有我们熟知的白蛇传故事,可谓善得好报,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一主题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民间故事中“异类”报恩的又一典型。
      参考文献:
      [1]刘守华,陈建宪主编.民间文学教程[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推荐访问:民间故事 浅析 之争 无私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