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地方高等农业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与对策 国家加大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时间:2019-05-20 03:20:2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专业结构调整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非常重要的环节,对高等学校办学规模、质量有决定性的作用,专业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在经过跨越式发展之后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在专业设置、专业建设和专业结构调整上存在的问题日益显现,应该通过专业结构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来进一步提升农业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办学实力。
      [关键词]地方高校 农业院校专业结构调整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3—0083—03
      [第一作者简介]刘占柱,吉林农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副研究员(吉林长春 130118)
      高等教育的本质,就是建立在普通基础教育之上的专业教育。专业作为一种建制,一种知识生产、传播与分配制度,一种人才培养与管理的制度,规定着知识范围的边界、教育资源的分配、人力资源的结构与流向,反映了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专门人才的种类、规格、知识能力与素质的根本要求。高等农业教育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适应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快专业结构调整步伐,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结构体系,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已经成为新世纪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紧迫任务。
      一、地方农业院校专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1.专业布局不合理。2002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大幅度增加。为了支撑招生规模,各高校急于增设新专业,部分专业设置存在盲目性,多数原来的以农为主的单科性院校逐步向多科性或综合方向发展,专业规模不断扩大。一些高校存在功利主义办学倾向,不考虑办学条件,只追求种类多、规模大,专业设置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专业结构趋同现象和专业布局不合理现象。一些专业招生规模过大而另一些专业招生规模过小,毕业生既供大于求又不能满足需要,造成了人才培养结构性短缺和结构性浪费、结构性失业共存的现象。
      2.专业特色不突出。多数农业高校学科专业的设置缺乏特色,定位不明,不同学校的相同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差别甚微,培养目标、服务面向和人才规格趋同。多数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在学科专业建设中存在研究方向偏多、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导致研究资源分散,特色不够鲜明,与国家和各省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逐渐丧失原有的发展优势、特色和在同一领域的影响力。
      3.专业内涵不完善。一些农业高校只重视专业设置,不重视专业建设,或者是只求改名,新瓶装老酒,与专业调整的方向南辕北辙。农业高等教育基础还比较薄弱,很多专业水平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还处于比较初级的发展阶段,许多学科专业,尤其是新兴学科专业,只解决了“有”和填补空白的问题,基本谈不上提高质量和水平。这不仅表现在学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等建设上,也表现在课程教材、师资、教学模式等的完善上。不少农业高校教师过分重视理论教育和知识传授,忽视专业实践教学和专业能力的培养,整个教育教学活动封闭于学校、课堂和教室。对前沿问题关注少、基础理论陈旧、教师缺乏专业实践经历、教育观念保守、教学内容狭窄空洞、教学方法封闭死板、专业结构与课程体系不合理、培养模式单一等,这些都是各地方高等农业院校的共性问题。
      4.专业建设经费不足。一些专业仪器设备老化陈旧,高精尖仪器设备少,缺乏多功能校内教学实习基地,实验室面积不足,缺少学生实践、学习、交流场所。实验条件以及图书资料欠缺,先进的大型仪器设备少、不配套、共享不足,不能很好地满足专业建设需求,严重影响了专业发展。
      5.专业审批不严格。许多新增专业不经充分论证。不考虑资源盲目上马、“一哄而起”,使这些专业在师资、设备、场地、用房等方面出现严重短缺不足,很多学校出现一套人马办两个专业现象,甚至有一个教师办一个专业的现象。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人才培养质量不高。
      6.人才培养机制不灵活。不少农业院校按统一的要求设置课程、组织教学,与专业对应的有专业教研室、专业实验室和固定的专业教师,学生经录取后一般固定在某个专业学习,没有选择专业、课程、教师的权力。在这种机制下,农业高校难以建立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自我调节机制,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脱节的情况时常出现。专业的存在与否跟该专业教师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学校对一些传统专业进行调整和改造非常困难,甚至出现因人设专业的怪现象。教师不愁没书教,安于现状,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缺乏动力。同一学校内院与院、系与系、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分割,使资源重复配置,难以共享,制约了跨院系、跨学科的专业发展,使学科专业难以适应科技的发展和社会需要。专业固化制约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限制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造成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相脱节,这种专业设置体制已远远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二、专业结构调整对策
      1.确立专业设置和调整的原则。农业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及其调整应当遵循以下原则: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数量与质量,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布局;有利于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办学水平与层次,形成与国家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结构;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就业意识”,充分考虑毕业生就业因素和办学资源的有限性,结合学校自身条件,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拓宽专业口径,灵活设置专业方向,主动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坚持优先发展优势专业以及体现学校特色的专业,大力发展面向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的应用型专业,适应我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立足于加强传统专业的改革和改造,鼓励充分利用现有学科和教学资源,积极探索建立有交叉学科的专业,体现其专业发展的综合性和先进性。   2.科学调整专业结构,使专业群与地方农业经济产业链形成良好对接。地方农业院校应按照地方农业农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要求,依托纯农专业生产技术向农业产前、产后拓展延伸,构建与农村产业调整相适应的专业群。在改造老专业,培植其新的增长点,提高传统专业活力的基础上,改变原来的单纯面向农业生产技术培养人才的状况,将专业设置向农业生产链条的前后双向延伸。要依托本省资源优势,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大力培植涉农专业,面向区域发展打造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群。如古林农业大学可以围绕吉林省地方经济建设及长白山区域特产资源、黄金玉米带的优势和西部荒漠化治理的实际,着力打造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预防兽医学、食品科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植物病理学、土壤学、果树学、作物遗传育种、植物营养学、中药学、应用化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等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并针对吉林省支柱产业和社会发展需求,不断优化学科研究方向,在作物优质高产栽培、动物比较营养学、生物技术育种、生物反应器与药物开发、菌物研究与开发、长白山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土壤改良培肥、玉米大豆和畜产品深加工、生物防治、中药现代化、动物生产及疫病防治、农作物和畜禽新品种选育与快繁、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等方面的特色更加明显,优势更加突出,可以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
      3.完善专业论证与评估制度,保证专业设置和建设的科学性。设立专业建设指导与评估组织机构,对专业设置严格把关,科学规划学校的学科和专业结构体系,要拓宽本科专业口径、扩大々业基础,主干学科或主要学科基础相同的专业应尽可能合并,增强学生适应性。完善评估制度,要定期对学校专业进行评估,尤其是新建专业,对达不到标准的要限期整改,停招直至撤销,形成专业发展的动态调整机制。同时,检查和诊断专业建设的不足之处,明确投人方向,加强专业建设,提高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
      4.遴选专业带头人,保证专业建设有专人负责。每个专业设立专业带头人,明确其岗位职责,给予其应有的权力与利益。专业带头人的职责包括:全面负责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组织制定和落实专业建设规划,努力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掌握学科发展动态及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能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服务面向进行准确定位,负责组织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组织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及实践教学大纲的制定工作;按要求配备学生指导教师;组织专业人才需求状况调研,了解毕业生就业及工作情况,为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依据;积极组织开展专业教学改革研究,探索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专业教学管理,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负责制定和落实本专业师资队伍培养计划;负责组织本专业的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校内外教学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制定专业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计划,负责学生综合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安排;积极组织本专业学生的入学专业教育、选课指导、考研咨询、就业教育与指导;每年总结其履行职责情况,提出下一年的专业建设计划。
      5.加强政府对专业建设的宏观指导,克服专业“同质化”倾向。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限制学校规模扩张和贪大求全的强烈冲动,对一些学校片面强调专业设置的自主权,盲目发展热门或投入少的新学科专业的做法加以引导和协调,解决政府宏观调控与学校局部利益的矛盾问题。要求学校在新专业设置前必须召开由教育厅、行业协会、相关用人单位参加的人才需求与办学条件论证会,对拟增设专业的定位、人才培养方案、社会需求、学校办学条件和现有学科支撑等进行充分的论证,使设置的专业符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并具备基本的办学条件,克服“同质化”现象。要求学校减少盲目性,加强民主、科学决策,不要一味追求所谓热门专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适应市场需要的结构合理的专业体系。
      6.打破专业固化,建立以课程组合为特征的专业教育模式。各农业院校应打破专业固化,建立课程组合专业教育模式。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生的需求,构建各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设立大专业平台、建立模块课程、灵活设置专业方向,确定各种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构建专业所必须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规定专业的核心和主干课程以及其他必要的教学环节,扩大选修课的比例,通过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素质拓展课程三个平台课程的科学设置,促进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整体优化,突出核心课程,促进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努力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学生根据学校的规定和要求,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课程和任课教师,通过对专业方向和模块进行选择和组合达到不同的专业教育要求,甚至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新专业,这就达到了以学生为本,以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为根本出发点,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目的。
      7.建立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专业体系。各地方农业院校应加强专业建设,发挥本校优势,办出特色,努力形成特色优势专业与地方特色优势产业的对接。为优势和特色专业制定优惠政策,通过稳定、培养和引进等措施,使人才队伍的实力大幅提升,增加资金投入,对重点优势学科专业强化硬件设施配置,增强这些学科专业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能力。如吉林农业大学针对吉林省建设粮食大省、牧业大省、林业大省、北方特产大省、农产品加工大省的农业经济特色,对一些相关的省部级重点学科车和优势特色专业进行重点建设,每次进行专业调整和增设新专业时,都充分地考虑到学校资源的共亭和整体办学效益的提高,使学校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与资源配置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科学、协调的关系。使新办专业所需的资源与其他一些已有专业可实现高度共享,这样既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功能,又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效益和效率,取得了较好效果。
      注释:
      ①申纪云,优化专业结构提升高教质量[N].中国教育报,2008—11—4.
      ②于伟健,刘楚佳,关于小科々业建设的若干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02.(9).
      (责任编辑:袁海军)

    推荐访问:农业院校 结构调整 对策 地方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