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物理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

    时间:2019-05-12 03:15:0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本文分析了物理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几种方法: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注重提高和培养学生多观察和勤思考的能力;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关键词】物理课堂 积极性 调动方法
      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我认为,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首先应该是在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中坚持进行乐学情绪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学生才会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最终可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几年来,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效的尝试:
      一、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在刚开始课时,要使学生明白,学习科学,不单单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了解自己本身和所生活的环境,解释和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有助于人们更好的生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要达到这个目的,可以结合课本上的内容用大量的生活实例来加以说明。例如:下雨、下雪、洪水、台风等天气现象是怎样形成的;自来水是怎样净化得来的;大气压强、流体压强可以解释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用学生感兴趣的实例来说明学好科学学科的重要性及其实用性。
      每节科学课的教学目标在课始、课中和课末,对学生的行为分别有着导向、调节、标准功能。它贯穿一堂课的始终。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本堂课的具体要求和应该达到的程度都告诉学生。因为教学目标必须提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具有简单明了、操作性强等特点,告诉学生目标就能让学生心中有数,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如教学《电流的测量》中,首先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是①了解电路中的电流形式原因是电荷的移动。②感知电流的单位“安”。③了解电流大小的测量工具——电流表。④学会用电流表测电流。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定向,学生再根据自己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自主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这样,既能够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使他们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又便于他们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还可把教学思路和学习思路有效地统一起来,可谓一举多得。
      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是对提高学习积极性长时间起作用的因素。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结合实际,不断向学生进行学习科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科学的社会意义,看到科学的实际价值,诱发其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提出并说明课题内容的意义和重要性,还可以通过生活实例,知道学习到的知识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让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体验科学学习的重要,激发和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例如:学习了“水的密度”后,可以让学生解释为什么相同的体积,物质的质量是不同的,电影当中的特技动作就是利用这个知识点的,比如说一个大力士能搬运一块很大的石头,学习过科学课堂中水的密度的知识后,就知道这块石头是由相同体积密度比石头小的材料特制的。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实践,体验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从而提高学习的热情。
      学生在长期的科学学习中,逐步明确学习的意义,对探求科学知识产生了乐趣,在以后的科学学习中,就能一直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获得优良的成绩。
      二、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
      在物理实验课中,教学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关键是我们的教学活动是让少数人还是让全体学生参与。让学生在操作中参与,使学生不仅了解做实验需要的仪器,锻炼了动手的能力,掌握实验的目的、步骤、要领、技巧,从而达到了提高素质教育的目的,而不是变成未来的书呆子。同时,教师还要特别帮助哪些物理基础差的,以及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做好实验的每一个环节,这样即可以消除他们自卑感,又可以增强他们学习物理的信心。
      三、注重提高和培养学生多观察和勤思考的能力
      实际中的物理问题是错综复杂的,实质是隐蔽的,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认识实际问题的物理实质,即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而找出与这个物理问题相联系的物理概念、规律,那么这些生活中的问题就可以用所学知识来解决。例如夏日冰棒周围的“白气”,自来水管“出汗”等等,这都是我们直接观察到的物理现象,利用物理课上学到的液化知识就可以解释:这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滴的结果。诸如此例,不胜枚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学生多观察、勤思考,才能使它们实现实际问题向物理问题的转化,才能拓宽应用物理知识的领域,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和水平,才能将知识理解得更深刻,应用得更灵活。
      四、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课堂提问如何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呢?下列3种做法值得分析:①让差生回答简单问题,中等生回答一般问题,优等生回答难度较大的综合题。②提出问题后,先叫中等生,再叫优等生,偶尔叫差生试试。③择优罚差,为了节约时间,总叫优等生回答问题,只有当差生走神时(如看小说、交头接耳、东张西望或睡觉等),教师才扳着面孔,提问差生。上述3种做法产生的结果只能是优生更优,差生永远是差生,都不可取。所谓因材施教,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看到学生的“闪光点”,要扬其长而避其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断增强其上进心和自尊心。例如我了解到一名差生的父亲是一个建筑工,该生对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比较熟悉,所以课堂上提问有关简单机械的问题时,就提问该生,并给以肯定和鼓励,取得了良好效果。可见,不一定差生只能回答简单问题,更不能把提问差生做个样子,偶尔叫差生试试。
      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应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非纯知识性的提问。问题设计又要有适当的难度和梯度,即既要让学生有成功的可能,同时更要具有培养物理思维的价值,如一些能引起认知冲突的问题,能引起争论的问题,或一些能将认知一步步引向深入的后续问题等。教师要考虑如何站在稍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通过提问来引导思维,切忌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即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

    推荐访问:积极性 调动学生 物理 教学中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