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聊斋志异画皮_《聊斋志异·书痴》给教育的思索

    时间:2019-04-25 03:32:5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内容摘要:从教育的角度看《聊斋志异·书痴》,非常值得我们思考。从主人公张生身上,可以分析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之重大,也可以通过张生来反思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由此来审视当下的教育。
      关键词:《聊斋志异·书痴》;张生;教育反思
      《聊斋志异》这部文言短篇小说,一提到它,许多人就会想到书中众多的人与狐仙之间的曲折浪漫的爱情故事。有人惊讶《聊斋志异》中的人物塑造之神奇,也有人感叹《聊斋志异》中的故事情节之浪漫。而我觉得:其中“教育”的味道尤为突出,值得细细品味。尤其是《聊斋志异·书痴》更为典型。
      《书痴》中的主人公张生,他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古代书生。完全只为了读书而读书,除了读书,什么也不会做。书中写到:“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他就坚定不渝的相信书中就有。要不是蒲松龄先生妙笔生花,给他“变”出个“颜如玉”,他恐怕是个一辈子只会读死书的书痴。这个“颜如玉”就是后来张生的妻子。她虽是个狐妖,却对张生起到了“起死回生”的作用。她虽简单的教会了张生下棋弹琴等,却把只会读死书“半个人”的张生,变成了一个“完整人”。真是功德无量,可喜可贺呀!
      这里,我们暂不以家庭教育学上所说“好女人就是一所好大学”;也不从中国传统的妇女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上来阐述“贤妻良母”的好处。单单就从她教的方法上去思考:是什么力量在促使着张生“起死回生”呢?这种力量又是不是教育呢?它又与张生所接受的传统教育有什么不同呢?它是现代所谓的素质教育吗?
      据考证,“教育”一词,在中国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按《说文解字》的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其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以及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和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这种力量足以让张生思想意识发生变化。可见,它是教育,而且对于张生来说,是极其有效的教育。从这一点上看,又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教育”应该怎样教?应该教人学什么?张生那个时代的教育,是他成为一个只会读书的工具,幸亏他的妻子用一种特殊的教育方法,把他“还原”成了一个具有社会意义上的完整人。也许,这种特殊的教育方法,正是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教人学真”吧。陶先生不仅提出了“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而且还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观点。他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需要什么就教什么,谁需要就教谁,怎样学就怎样教。”陶先生的观点,恰好说明张生妻教育的方法是正确的。教育不只是教书本知识,而是教人学会生活,做个完整的社会人。陶先生对于这一点阐述的比较明确:“学校对于学生所要培植的是生活力。它的目的是要造就有生活力的学生,使得个人的生活力更加润泽丰富强健,更能抵御病痛,战胜困难,解决问题,担当责任,学校必须给学生一种生活力使他们可以单独或共同去征服自然,改造社会。”因为,自然社会里的社会产生活的中心学校,活的中心学校产生活的师范学校,活的师范学校产生活的教师,活的教师产生有生活力的国民。大概这种“活力”就是教育应给予教育个体的灵性吧。人只有具备这种“活力”后,才能使教育大放光芒。可见,张生妻深懂其道:为了使张生摆脱书的束缚,就先教他下棋,教他弹琴,生活中的一切小事,都是其妻巧妙的隐而告之。这种“教”的方法也是很奇特,与陶先生教学合一的方法,不谋而合。陶先生在此方法中说到:“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学做有一个共同的中心,这个中心就是“事”,就是实际生活,教学做都要在“必有事焉”上用功夫。其强调了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张生之所以痴,并不是他不想享受生活,而是封建礼教的影响,不知道该怎样过生活。
      中国从前的旧文化,是上了脚镣手拷的。分析起来,就是天理与人欲,以天理压迫人欲,做的事无论怎样,总要以天理为第一条件。它是以天理为一件事,人欲为一件事,人欲是不对的,没有地位的。陶先生认为,在生活即教育的原则下,人欲是有地位的,我们不主张以天理来压迫人欲的。这里,我也赞同戴东原先生的说法,即“理不是欲外之理,不是高高的挂在天空的;欲并不是很坏的东西,而是要有条有理的。”我们主张陶的说法,生活即教育,这是要用教育的力量,来达民之情,遂民欲,把人欲与天理打成一片。古代教育注重封建礼教“仁义德”的天理教育而忽视人欲,从而遮盖了人的生活力(灵性)的突现,经过了千百年的发展,现代教育这方面是否好一点呢?是好了,而不是一点好,而是大大的“好”(有可能向另一个极端转变)。清华大学,刘海洋用硫酸烧熊;云南大学,马加爵杀死同窗。他们的人欲是满足了,可他们的德哪儿去了呢?可敬的智者,请你回答。从中国古代传统教育到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中,从出现这种“爆发”的结果来说,是社会教育的进步呢?还是后退呢?
      那么,现代教育中人的“灵性”还是活力吗?不!在现代教育中,闪光点应该是“德”。人之所以为人,也应该讲究灵性“德”。如果说,古人在传统教育下缺乏灵性“活力”,而不看作是个“完整人”的话,那么现代人,在丢掉灵性“德”的情况下,也不是个健康完整的人。德,即品德,是指个体按社会道德规范行动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性或倾向,是个体心理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一定的社会与教育环境中可得的,经历着外在准则规范不断内化和内在观念外显的复杂过程。品德低下的人肯定是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心理不健康的人,也就是“教育”教出来的废人,也不是有血有肉的“完整人”。那么心理健康应包括人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及社会适应性方面的完美状态,具体地包括:良好的生理状态,表现为人体结构,生理功能的完好,状态正常;良好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心理的正常,人格的完整,情绪的稳定,心理保持平衡,协调;良好的社会适应性,表现为人际关系和谐,角色身份恰如其分及良好的自我实现。最近,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健康的最新定义:“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方面都健康,才是完全健康的人”。可见,道德健康也是不可少的一部分。我国学者张声远提出了心理健康的三大标准,即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控制自己,简称自知、自爱、自制。
      我想,张生之所以不是个“完整的人”,就是他只会控制自己,而没有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即做事无活力)。而现代有些“摩登”的人之所以不是“完整的人”,就是因为自知有活力,而不知自爱和自制(即做事不讲德)。因此,我们要呼唤灵性;在教育中,要重视灵性之光。因为,只有这样培植出德才兼备且充满活力的人,才是最“完整的人”。
      但愿,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是充满生机活力且德才兼备的健康人才。
      但愿,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是灵性闪光的世纪教育。
      参考文献:
      1.《学习陶行知》,山东教育出版社
      2.《心理学》,蔡笑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知识经济与终身教育》,王平、 张君之主编,武汉出版社
      李旭,教师,现居广东惠州。

    推荐访问:聊斋志异 书痴 思索 教育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