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手机热怎么降温 全民高考热,该降温了!

    时间:2019-04-24 03:20:1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全城高考=1.7万警力+17条公交甩站+106辆救护车+4000余名城管执法人员+16辆应急发电车+99%考生家长送考。”6月9日,高考结束的第二天,《新京报》公布了这样一组数据。这是为北京7.34万名考生提供直接服务的群体,除此之外,还有那些爱心送考、停开车辆、绕道行驶以及暂停装修等间接参与者……而湖南,共有考生36.3万余名。在全国,这一数字则是915万。相信当这900多万名考生走出考场时,长舒一口气的,绝不仅仅只有考生和家长,还有交通、卫生、城管、水电等部门那些为高考提供各种保障和服务的相关人员。
      高考已经落下帷幕,各种版本的高考故事却依然在网络等媒体持续发酵,毫无冷却之势。这场一年一度的升学考试,在社会上掀起了“全民高考”的热潮,其热度逐年攀升,俨然牵动着全社会的神经,吸引全民关注。
      
      高考热连年升温
      每年六月,最热最火的事,莫过于高考。
      离高考还有好些时日,众媒体就竞相开设高考专栏,各相关部门也提出“一切为了高考”之类的口号,“禁噪”和调整交通的方案早早出台,学校开足马力加班加点,老师猜题押宝千叮万嘱,家长衣食住行百般呵护。甚至酒店、餐饮、培训、旅游等,那些但凡能跟考生沾上边的商家,也暗暗瞅准商机试图从中分一杯羹。当然,考生也不敢闲着,有人吸氧,有人打点滴……一场声势浩大的全民高考总动员在全国各地不约而同自发上演。
      记者在6月中旬的一个随机小调查中发现,40名受访者几乎无一例外都在近期涉及过高考这一话题,其中37名受访者表示他们谈论过不止一次,高考的受关注度可见一斑。难怪作家马伯庸要打趣,“我觉得高考已经变成民俗的一部分”。
      在这场“全民高考热”中,考生紧张,考生家长紧张,亲戚朋友甚至全社会都跟着紧张,且其紧张程度几乎一年胜过一年。
      6月7日上午8时25分,长沙市田家炳实验中学考点。“孩子呢?他爸,快看看在不在候考队伍里!”“在,一直在呢,门卫旁边那个不是吗?”“哎呀,我怎么没看到!”差不多从上午8时开始,这对送考父母一直站在校门前,几乎一动未动,目光始终没离开过自己的孩子,一旦发现孩子不在自己视线范围内,就急忙寻找,直到考试铃声响起。在他俩身边,长郡中学的6名考生家长,正热火朝天地比较考点周边宾馆房价的高低,尽管都住在市区,但他们无一例外都在考点附近开了房,有的甚至开考前三天就已提前进去适应。
      不光是家长,全社会几乎都在为高考让道。以2007年全国各地针对高考制定的各项措施为证:北京民警进考场协查作弊,着制服在校园里巡视;山西省直各单位高考期间除紧急公务外,其他公车一律停用;成都要求飞机起飞后拐弯,尽量避开成都中心城区上空飞行,等等。可以说,高考期间,没有一张比高考准考证更有效、更至高无上的VIP通行证了。
      湖南的情况也同样如此。以麻阳县为例,今年该县有考生1138人,考务人员268人,加上陪考家长,整个高考涉及数千人。为营造良好的考试环境,麻阳县交警、城管等多部门积极为高考保驾护航。在进入麻阳一中考点的路上,每隔500米,公安部门都安排了2名交警执勤,特别是在距离考点500米的地方,交警还在路旁竖立了“高考重地,严禁非高考机动车辆入内”的警示牌;城管部门要求考场周边的施工单位不准出现大声喧哗等扰民现象,禁止考点周边的摊点使用扩音器等高分贝器材,并在考试期间加强了对该街道的巡查。
      如果说这些都还在情理之中,那么,让人不可思议,触发网友“口水战”的,则是今年高考前后网络上热传的几个典型案例。
      5月4日晚,网友“CHImushroom”发微博称,湖北省孝感市第一高级中学惊现“吊瓶高考预备班”,并配有4张照片。照片中,某自习教室内,半空中纵横着多条铁丝,铁丝上悬挂着很多吊瓶,同学们淡定地边打氨基酸边复习功课。记者数了数,照片中正在输液的学生不下20人。
      高考前后,有媒体报道,“某小区为了给高考的孩子一个安静的环境,把小池塘的青蛙都毒死了”。
      6月7日中午,网友“beijinggaokao”在天涯社区发帖称,“被北京高考生的家长震了”。当天一早,发帖人推着小自行车与一家三口共乘电梯,引发冲突,有这么一段对白:“爸爸:真是的,我们家孩子高考,你非得上来。我没说话。妈妈:你的自行车别碰着我们家孩子,我们家孩子今天高考。我:行,我看着呢,这孩子这么大了。爸爸:我们孩子今天高考,你非得在这里挤(声音很大)。”走出电梯时,该母亲甚至声嘶力竭冲发帖人喊:“我们家孩子今天考不好,我跟你没完。”
      备考、送考、陪考、护考……一切为了高考,高考牵动考生、家长与社会。尤其在高考的两天里,全民聚焦,整个社会秩序以高考为“指挥棒”运转。一个人的高考,一群人的“战斗”。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作为主角的考生,其风头俨然已被家长盖过,“恐高症”让家长变得异常敏感,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是什么让“全民高考热”不断升温?
      教育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总数为915万人,比去年减少2%,这已是连续第四年出现下滑趋势。今年,全国安排普通高校招生计划685万名,平均录取率为75%,比去年增加近3个百分点。尽管近年高考报名人数逐年减少,录取率不断提高,但全民高考的态势丝毫没有弱化。“中国的大学入学考试就像是一种强迫症,带着不加掩饰的可怕执迷。”外媒《爱尔兰时报》日前这样形容中国高考。那么,是什么让大家如此执迷,让“全民高考热”不断升温呢?
      一名湖北孝感籍往届毕业生对为什么“打吊瓶”的解释,似乎可以用来解答这一问题。“为什么要打呢,主要是大家都在打,看了别人打了没事,那就不打白不打。我妈说别人打了,我们也要打,不能输在这事儿上。”
      过来人一语道破个中微妙。
      不仅仅是“打吊瓶”,其他种种匪夷所思的“全民高考”现象,都暗含着这种心态,关键是“不能输在这事儿上”。凡其他家长在做的,自己也决不能不做,因为从众效应,染上集体性焦虑的家长们,上演着一出出现实版的“忧与爱”。   从湘潭过来陪考的黄女士,女儿在长沙六中就读,她告诉记者:“最开始我问女儿要不要去送她,女儿说还是送送吧,要是看到别的家长都来了,自己一个人的话,对比之下,会觉得孤零零的。”黄女士夫妇提前一周就来到长沙,因为家境并不宽裕,他们没有住酒店,而是借宿在远大路附近一个朋友家。高考两天,黄女士一直守候在考场外。
      “我不知道怎么也就跟着去拦车了,情绪还挺高涨的,感觉是个使命一样。”女儿2010年参加高考,自认为比较理性的张云,当年竟也成为考场外自发拦车的一员。“现在回头想想,我也觉得拦车挺幼稚的,都不像成年人干的事情。孩子们其实也没有那么脆弱,车喇叭‘嘀’两下就影响成绩。”
      之所以会从众、会跟风,又与家长承受的压力和紧张情绪有关。
      无疑,对高考意义的理解,家长比孩子更深刻,所以家长的压力当然比孩子的压力更大。“很多时候,家长的这些压力无处释放,又不敢跟自己的孩子较劲,只好自己创造条件跟各种想象中的‘干扰因素’作战了。”47岁的陈英杰说,孩子去年参加高考,“我曾经问孩子,这些声音是否干扰他,孩子说没事,可是这些声音我几乎听得一声不漏,让我一阵阵地烦躁。”在多名历届考生的回忆中,被杂音骚扰的并非考生,而是神经紧张的家长们。
      6月7日,在湖南省地质中学考点,孩子已经进入考场,而蔡先生夫妇都还坐在考点门口的一个小店子外面。蔡先生一根接一根大口大口地抽着烟,他告诉记者,今天是请假和爱人一起送孩子来考试,“就住在东塘,其实离考点蛮近的,但我们7点就起来了,怕堵车。”孩子他妈则显得更为紧张,“我昨晚一宿都没睡好,来的路上倒是孩子反过来安慰我,不停地跟我说别紧张。”
      “媒体渲染了这一紧张气氛,让家长的压力更大。”传播学专业毕业的刘女士表示,她曾在2003年参加高考,认为当时的舆论氛围还不像现在这样浓厚。
      每年还没进入6月,各大媒体就迫不及待地开设了关注高考的栏目,每天长篇累牍大量刊发关于高考的文章,从注意事项到经验之谈,从预测到警告,无所不包。连电视台每天的天气预报都变成了“高考天气预报”,专家访谈更是滔滔不绝,教师及医学专家为考生开列的“高考方略”,细化到了几时起床、几时吃饭、几时休息、吃什么、带什么。各大网站更是发挥优势随时更新高考动向,语文考试甫一结束,网站就以惊人的速度贴出了全国各地的作文试题……
      独生子女现象以及由此造成的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无疑是催生全民高考热的重要因素之一。
      “现在一个家庭一个孩子,六个人关注,‘非常6+1’,一个人的考试,一家人的关注,能不热么?”新邵县坪上镇洪溪学校肖汉斌老师告诉记者,“家长、社会、学校、学生是紧紧连结在一起的,他们之间有着一张无形的网,把他们捆在了一起,家长为何这般关注,学生为何这般看重,学校为何如此狠抓,就是因为高考定人生。”
      自称“教育反思者”的长沙市考生家长周先生指出,中国家长望子成龙,以前有多个子女时还可以分散一下注意力,而现在,独生子女承载了父辈的全部期望。在“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影响下,“比成绩、比学校、比学历”成为衡量孩子成不成才的主要标志,能力素养则被放到一边。一大家子就这么一个孩子,承载着全家如此大的期望,又岂敢马虎?
      如果说从众效应、紧张心理、媒体渲染和家长望子成龙的思想,是全民高考热的直接原因,那么,“社会阶层纵向流动不畅,高考是唯一相对公平的渠道”则是炒热高考的最根本因素。
      “农民的孩子不读书怎么办?回家种这一亩三分地吗?考出去就扔掉了锄头把!还能为家族做点贡献。”湘阴县一位农村家长如此表示。他的孩子2003年考入某一本院校,毕业后虽然没回家种地,依然一个人在城市边缘挣扎,但家长始终对全家上下这唯一的“知识分子”怀抱乐观态度。
      “对许多中国人而言,高考是他们纵向流动的唯一希望。”同济大学朱大可教授认为,“如果在高考中失败,意味着他们将徘徊于社会的最底层”。底层民众寄希望于通过高考翻身,所以,“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考过高富帅,战胜官二代!”这些高考雷人标语,能够大行其道,甚至起到比其他任何标语都振奋人心的励志效果。虽然,近年有放弃高考的考生,但他们不是出国就是创业,其家庭经济情况和社会背景本身就是一般底层民众所望尘莫及的。对“农二代”、“贫二代”来说,高考仍是唯一可能的出路。
      媒体人陈方在《高考明年再见》中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当下的中国,高考尽管被人诟病,但它依然是选拔人才最为公平的方式,没有它,很多平常如你我之人都不可能咸鱼翻身,甚至实现阶层的流动。当然,这些靠高考实现人生跨越的人有着幸运的成分,但如果没有高考,大多数平民子女的人生之路恐怕只能越走越窄。”
      “高考确实不是唯一的出路,考上了大学也未必有出路,可是出路在哪,不高考去打工有出路吗,难道自主创业?”陈方认为,通过高考翻身的人无论如何也会庆幸自己的运气。与他有相同经历的安徽考生陈先生对此感同身受,他1999年参加高考,如今已在长沙某政府部门任职。“高考之所以这么热,其实也体现了考生和家长对这一制度的信任。30多年来,无数学子通过高考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尤其是那些出身寒门的学子。”
      
      “全民高考热”该如何降温?
      “全民高考热”虽情有可原,但从历届考生的受访结果来看,任何过度重视的“非常举动”,从实质上能够带来的益处其实少之又少,甚至可能起到截然相反的作用。这种一人高考、全家上阵,学生高考、社会紧张的局面,如何才能回归理性?
      “高考太焦虑了,负担太重了,应该给高考减减压,降降温。”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长期担任长沙市教委主任,一辈子从事教育工作的杨道正先生呼吁。
      那么,全民高考热该如何降温呢?
      激进者认为,应当“废除高考”。2007年3月,人大代表范谊抛出废除高考的议案,引起轩然大波。他认为,现行高考副作用太大,是一种抹杀人的个性差异、用一把尺子选人的制度,要像扬弃科举一样扬弃高考,而不是修修补补。在他看来,小打小闹的改良型措施已经没有意义。值得指出的是,范谊所谓的“废除高考”并不是指大学招生不再考试,而是要破除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神话,废除现行的以单一的高考成绩“一考定乾坤”的招生制度,以综合考察学生学业因素、非学业因素的社会评价制度取代现行高考。   然而,相对于这一釜底抽薪之举,赞成高考的支持者则更多。
      绝大多数支持者们都基于这一残酷事实:承载着种种问题和指责的高考,是城市贫民、农民等社会弱势群体能够通过公平竞争而改善自身命运的主要途径。厦门大学高教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海峰是反对废除统一高考的学者之一。他指出,高考制度不但承担着一定的选拔、教育功能,还肩负着维护社会公平与稳定的功能,而这些都是高考利弊多元的复杂性的表现。高考至少在形式上是一个体现公平的刚性制度,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尽管“唯分取人”的机制未必合理,但出身贫寒的学子,要的是一个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实现“鱼跃龙门”的公正通道。
      既然高考不能轻言取消,对这项制度本身进行改革的呼声就越来越高。打破一考定终身,推行一年多次考,实行高校自主招生,发展职业教育对人才进行分类培养等,改革的方向都是为了让考生和家长有更多选择,分散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压力,从而促使“高考热”降温。
      教育问题专家熊丙奇指出,政府已认识到一年一次考,只集中录取一次的弊端,因此,在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到,“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并要求“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但《纲要》颁布已近两年,具体的高考改革方案还没有出台。
      一些小范围的改革举措也是举步维艰。以春季高考为例,虽然想多给考生一次机会,但因报考对象为往届生,参与录取的学校只有地方本科院校,高校无法从中获得与夏季高考相当的生源,考生也不能获得与夏季高考相同的选择空间,春季高考受到冷遇。熊丙奇认为,要真正实行多次考试、多次录取,就必须努力推进政府放权,打破集中录取制度,实行学校自主招生。
      然而,受访家长普遍担心,没有了类似高考那样公平的招生制度,怎样确保录取过程没有人为因素掺杂其中?怎样确保招生的公平、公正、公开?
      发展职业教育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看好,也被认为是给高考分流,让“全民高考热”降温的一条有效措施。“以我侄儿和外甥女为例,高中毕业后,他们一个选择了职业院校学习汽车美容,一个选择了普通高校,现在都毕业了,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选择职业院校的侄儿,其定位和发展空间更准确更让人看好。”在周先生看来,单一的高考模式都是在进行“精英教育”,无法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和个人智商情商等自身特点,对人才进行分类培养。即便是声称改革的自主招生和保送生制度,也只是“将成绩好的学生输送到更好的名校”,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根本。
      现在的问题是,目前的高职高专基本上都放在最后一批录取,因为招的都是“录剩”的学生,故而在很多人眼里,不会把进入职业院校当作“成功”。要改变这一观念,需要做的很多,适当改变录取顺序也未尝不可。
      顶层改革固然重要,但准备还欠充分,各种条件还不具备,高考改革艰难前行的过程中,如何为“全民高考热”降温,考生、家长、媒体等,也都需要好好反思,回归理性。
      首先,考生和家长都应端正心态。高考一端连着十几年的寒窗苦读,一端连着不可知的未来,当然非常重要。然而,再重要也不过是人生的一次升学考试罢了,并非考生的最终归宿,即便考上了大学,也只是一个新起点,后面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即便高考失败,也不意味着人生从此没有出路,在现代社会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没上大学却做出成绩来的人比比皆是,并不一定非要以高考成败论英雄。
      其次,媒体应坚持适度宣传。虽然媒体常说要给高考降温,给考生减压,但对高考的过分关注,却又自觉不自觉在给“高考热”加油添火。“考生本来只是小有压力,而媒体却增加了这种压力。高考不宜炒作,媒体理应适度关注,正面宣传,舆论引导非常重要。”一名高三老师建议。
      社会各方共同努力,还考生一颗平常心,以平常心对高考,“全民高考热”才有可能降温。

    推荐访问:高考 降温 全民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