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内在逻辑勾勒及其教学启示】 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

    时间:2019-04-23 03:27:5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2-0057-03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它是相对马克思主义的片面发展或其整体被肢解而提出的研究课题。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学界从诸多方面进行了探讨,但关于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怎样的整体,这种整体性如何彰显出来,其内在逻辑是怎样的等诸多问题,还缺乏深入系统的讨论。本文即主要从理论层面,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在逻辑做出尝试性理解,以期在理论研究和教学改进方面有所裨益。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对人类知识的全角式统合,涉及哲学、人类学、历史、政治经济学、国家意识形态、社会革命和对未来社会的预见等诸多视角。因此,它有一种整体的优化质性和体系高度,这使它得以摆脱看问题的片面性、孤立性、非历史性;现实的实践和社会活动,则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对现实批判,对自然、人及其社会的合理存在状态预想的价值追求等关系的多向度缝合,以及思维与实践关系的科学并轨。因此,马克思主义具有自身独特的内在逻辑的结构和质性,其内在逻辑以人的现实活动而非思维观念为基础,这种活动在不同视域呈现为不同称谓和范畴。本文将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社会活动称之为“现实的人的社会活动综合体”,在不同领域它有不同的指称。这种以人的现实活动为基础的逻辑不仅体现在社会活动综合体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纽带性作用上,也体现在社会活动本身的构成要素上。所以,“唯物史观”之所谓“史”,正是“人类史”、“社会史”、“人化史”;马克思主义学说就是在以人的现实社会活动为基础的逻辑及逻辑内部的核心要素相互关联中建构的,其整体性便在不可分割的逻辑要素关联中彰显出来,理论如果对人的活动和社会进程脱离整体观照也就不可能得到客观全面的历史,也就在本质上远离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点其实在传统研究和理论教学中都没有得到重视。
      一、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内在逻辑的出发点
      马克思全部学说的出发点是人,这一点在科学马克思主义看来是没有合法性和科学性的。不过,从深层次看,科学主义的视向和逻辑也有着明显的客体化、片面化、机械化等弊端,它把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视为绝对的对立,取前舍后,并且认为这也是马克思的终极视向。实则,马克思主义原创学说中的“人”并不见得与科学主义论者所见是“同一个人”,因为创始人视域中的人是一种整体的人,处在各种关系中的人,它不是处在离群索居、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开篇指出:“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的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1]这些现实的个人,要存在,首先需要确认的事实即是生产满足自己生活需要的资料,一当开始生产自己所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人便把自身与动物区别开来,“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生产或劳动使人具有了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而且马恩还指出:“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不但把人与自然联结起来,还“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2],这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六条“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思想的详细展开。就是说,创始人明确提出其学说的出发点是人,即“从事实际活动的人”[3]。从“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出发,他们考察了人的丰富性:“人”作为一个元素,也是一个丰富的整体,就人自身而言,他是物性与心性统一、自然性和社会性兼备、经济性和政治性双全的人。由人作为对象,马克思、恩格斯建立了丰富而整体的科学人学思想。
      二、自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内在逻辑的基本范畴
      马克思主义学说建立在内在的基本逻辑范畴“自然”之上,亦即那种通过自身和人的活动呈现出来的历史和现实条件,它是内在的,而非某种思维外在主观的设计。对“自然”的不同理解直接关系着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党性判断,恩格斯曾说唯物主义把自然界看作唯一现实的东西。当然,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自然并非是一般唯物主义所言的自然,这里的自然是个宽泛的范畴,它不仅指外部客观自然界,也指社会环境及物质生产条件等,在不同领域,它有不同的性态描述和适当的表达方式,这种自然自始至终同社会和历史整体地关联在一起,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卢卡奇将马克思的“自然”理解为一个“社会范畴”[4]。
      马克思主义学说从现实的人出发,首先需要确认的便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最初的层次上,人靠自然界生活,没有自然界人便无法生存;但是,超出最初的界限,自然界无法再直接地满足人全部的需要,而只能为人更深层次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某种可能性。为了使自然界提供的可能性变成现实,人改造无机界,再生产整个自然界,把自然界改造成合乎人的需要和目的的世界。在这种情况下,自然界表现为人的作品和人的现实,自然界是个社会范畴,“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5],这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更高境界,是自然在人的社会活动中向人的生成,人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与自然界的丰富本质统一起来了。
      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内在逻辑的中心范畴
      “社会”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体系中属于一个极其重要的范畴,居中心地位,社会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同体条件,这主要体现在人作为社会基本因子与单个个体存在的有限性这一事实上。人作为有限的个体,在孤立状态下,单凭自己的力量不足以与整个自然界抗衡,因此,人必须以联合合作的方式克服自己的不足,“社会”最初的意思就是“联合”。结成社会关系是人类个体能够作为人而存在的基本条件,当然,人类起初并不是作为有待于结成社会关系的个体而存在的,现实的人一开始就是作为社会的人而存在,总是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中,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便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正如马克思所言:人是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一当人开始生产,立即便表现为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双重关系。   如此看来,社会的本质及其生成过程应到现实的人及其活动的界面来考察,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马克思、恩格斯也将人、自然和实践活动置于社会中来理解,社会是人存在的样态,是人的生产活动展开的前提,是人与自然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这就是说,社会本身便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在人类物质生产实践中,通过社会分工和交往的中介作用,以生产方式为基础,各种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所构成的整体,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有机体。
      四、社会活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内在逻辑的纽带
      由此可知,现实的社会活动或社会实践是隐含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诸多范畴中的前提:作为出发点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生产劳动和物质生产等现实活动的人;自然作为基本范畴,是被人的社会活动打上烙印的自然;而社会既是在人的实践和生产活动中产生,又是实践和生产活动得以展开的条件,这其中现实的社会活动起着关键的作用。
      现实的人的社会活动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纽带性作用及其表征马克思主义的独特性,在不同的视域都有所彰显。以哲学视域为参照,社会活动的逻辑地位体现在实践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变革上;无论是从与一切旧哲学的本质区别,还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发展看,实践范畴的形成都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它把内在思辨的路径导入了外部现实,并且把“实践”立为标准,科学实践观的确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根本标志。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提纲挈领式地阐述了他的实践观,把实践界定为感性的人的对象性活动,批判了以往的一切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解释世界的模式,指出实践唯物主义把对象、现实和感性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所以,恩格斯不仅把《提纲》称作“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6],而且把实践唯物主义看成是“在劳动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钥匙的新学派”[7]。这不仅说明了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是社会活动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地位和作用得以彰显的有力体现。
      马克思强调其学说的指向不仅是“认识世界”,更为重要的是“改造世界”[8]。实践作为改变世界的现实活动,把自然、人、社会等范畴关联和整合起来了,这是一个统一的场域,一种整体性空间,自然、人和社会因此而具有了开放的、交互作用的关系: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兼备的处于具体的历史活动中的人;自然是人化的自然,是社会化的人生存于其中的自然;社会则是生成着的历史性概念,是社会化的过程,是社会活动得以展开的现实空间。社会活动因此成为联结马克思主义重要范畴人、自然、社会的纽带,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整体性便在这种整体关联的结构中蕴存。
      五、结论及教学启示
      综上所述,首先,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内在逻辑的诸要素而言,每个要素都是一个整体;其次,从社会活动的发生和构成要素上看,人的社会活动、人、自然和社会四者之间是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统一体;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从马克思主义学说范畴间的整体关系上看,实践活动或社会活动使人、自然与社会之间具有了特殊的“血缘关系”,它像一根纽带联结着马克思主义学说中诸如人、自然、物质、社会、时间、规律、运动等重要范畴,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整体性就在这种整体逻辑中彰显而出。如果没有一种整体化的视野,很难准确把握上述范畴之间的内在关系。因此,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禀性,而其内在逻辑整体性是核心和关键,通过逻辑结构才能廓清马克思主义理论历史的、逻辑的整体历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逻辑整体性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如果不正确把握或描述这种整体逻辑,可能对马克主义学说产生误解,难以深入全面地理解其真正本义和内在指向。因此,在研究或教学中需要从内在逻辑整体地深入马克思主义:
      其一,坚持具体的整体性原则。“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固有属性”,基本是学界共识,因此在“原理”教学中大都强调坚持“整体性原则”[9]或树立“整体性意识”[10]。笔者认为笼统地、抽象地坚持“整体性原则”或树立“整体性意识”还不够,这并未真正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内质。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是具有内在逻辑的整体性,而马克思主义的内在逻辑也是一个整体性的逻辑。故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整体性,是“‘整体性、逻辑性’[11]、具体性”相统一的整体性,具体原理或理论统一在体系整体中,具体逻辑关联在整体逻辑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在“原理”教学中要坚持整体性、逻辑性、具体性相统一的“整体性”原则,即具体的整体性原则,不仅要将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的理论内涵讲透彻,还要将各个部分的理论视点和内在逻辑梳理并阐述清楚,更要把具体问题、内在逻辑与整体特性之间的内在关联呈现出来。
      其二,确立纽带性范畴和厘清内在逻辑主线。在“原理”教学中要做到坚持具体的整体性原则,关键的是要确立纽带性范畴和厘清内在逻辑主线。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内在逻辑”看,实践范畴是“原理”的纽带性范畴,它就像一根纽带联结着马克思主义学说(诸如人、自然、物质、社会、时间、规律、运动等)重要范畴,这一纽带及其勾联着的诸多范畴同时也是“原理”体系的逻辑主线或中心线索,共同呈示着马克思主义为揭示人类解放和社会发展的规律的科学。
      其三,理论回归现实,指导实践。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理论的整体,更是现实的整体。它产生的原初地、发展的场域和最终的走向,皆指向现实世界,“改造世界”。所以,“原理”课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学生仅仅占有理论整体,而是掌握理论、方法去改造和变革现实的生活世界。
      参考文献
      [1][2][3]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0-11,15,17.
      [4]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任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03.
      [5]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87.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3.
      [7]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51.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
      [9] 唐昆雄.在教学中科学把握和全面贯彻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9):25-28.
      [10] 张耀灿,尚应连.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改观的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0):9-12.
      [11] 韦新祺.论整体性、逻辑性方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中的运用[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38-42.
      [责任编辑:庞 达]

    推荐访问:整体性 勾勒 内在 启示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