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城市立交设计方法 城市设计经典案例

    时间:2019-04-10 03:17:5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文章介绍了城市立交的主要特点,主要的设计流程,并针对立交设计中平纵横及地面系设计的难点要点做了简要说明。   关键词 城市立交设计, 流程, 难点   Abstract: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main features of city overpass, the design of the main flow, and in the light of the overpass design and the design of flat and the difficulties of the points made brief explanation.
      Key words city overpass design, flow, difficulty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内交通问题越来越严重,为了快速疏解交通,越来越多的立交修建出来。
      1、城市立交与公路立交的不同点。
      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城市立交与公路立交还是有明显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城市立交的占地由于受到的限制因素多,并且用地宝贵,因此占地比公路的小,因此也导致城市立交的各项指标比公路立交低。(2)由于需解决大量的非机动车交通,以及布设公交站点,大型城市立交一般需设置地面系统,公路立交无需设置。(3)城市立交较公路立交多一层地面系,建筑高度较高,且为了达到较为通透的效果,桥梁设置的体量明显比公路立交要高。(4)城市立交受到路网的影响,间距比较密,需设置辅助车道衔接两座立交,有些甚至按复合式立交设计。
      2、城市立交设计的一般步骤。
      2.1资料收集阶段。立交地形图、红线图的收集,设计要求的收集,以及相关的已设计资料,为立交的设计提供基础资料。
      2.2现状调查阶段。对立交建址的现状道路、建筑、铁路、河流水系、高压走廊、各类地下管线、铁路、地铁、地势地貌等做现场调查,判别各类因素对立交设计的影响。
      2.3规划调查阶段。收集城市的路网规划、片区规划,及各类地块规划,已出售地块,地铁等地下构物的规划,并分析各项规划对立交设计的影响。
      2.4交通量的调查分析及预测。对现有路口改建为立交的情况,调查现状的交通量,结合规划预测出相应年限的交通量;对规划路口建设的立交,可根据道路的等级及通行能力,以及规划片区产生的交通需求,预测出相应年限的交通流量。
      2.5根据上述收集到的资料与分析预测结果,根据立交设计的标准,进行立交的总体方案设计。
      立交的各项设计标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立交等级;相交道路的等级、红线宽度、车道数、设计速度;匝道的设计速度、车道数、匝道宽度。主线与匝道、地面系的净空要求。
      根据上述立交设计参数,首先进行立交的初步选型,拟出3~4个立交方案,各个方案的倾向性如下:(1)以立交预测的交通流量为主,为交通流量大的转向设置定向、半定向匝道,交通量少的转向设置为环形匝道。(2)以地形为主,控制立交的拆迁规模,立交占地贴合地形,拆迁较少的方案。(3)以控制投资为主,立交的形式较为简易,规模较小的方案。(4)以景观为主,立交造型强调美观的方案。
      3、立交的详细设计。
      立交的初步选型确定后,进行立交各个方案的详细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端部、桥梁布跨、地面系设计。各项设计的要点难点如下。
      3.1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即是对主线与匝道轴线的确定,当然平面设计也是与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相关连的,在确定轴线时,即应考虑平面线位是否满足匝道纵坡要求,也考虑平面轴线的间距是否能布置下匝道的横断面。
      3.1.1匝道的平面设计中,轴线一般定为未展宽行车道的中心线。
      3.1.2匝道进出口是立交设计的难点。匝道的进出口原则上设置为右进右出,符合中国低速行车靠右的习惯;如设置为左出,靠右的低速车流如货车等,需变换车道至左侧,低速车流将严重影响主线快速车道的通行。
      出入口必须设置加减速车道。一般入口设计为平行式加速车道。出口原则上设计为直接式减速车道,但由于需考虑蓄车要求,一般也设计为平行式减速车道。
      3.1.3匝道的分流及合流设计。分流前及合流后,车流流线线形要统一。分流及合流,可通过线形曲率不同实现,如仅通过曲率不同实现分岔困难,可通过旋转路中线实现,一般旋转比率为1/15~1/20。匝道的合流及分流点,需适当考虑纵坡的需求,避免分叉点设置不合理,导致坡长过短,纵坡过大的问题。匝道合流及分流需考虑车道数的平衡,如在匝道断面中无法做到车道数平衡,可通过画交通标线减小车道数的方式实现。
      3.1.4匝道的线形要求。匝道的线形要求较为严格,在确定匝道的设计速度后,匝道线形中圆曲线、缓和曲线的长度需满足相应车速下的规范要求,一般定向及半定向匝道的设计速度较高,线形要求较高,环形匝道设计速度较低,线形指标也较低。
      3.1.5交织的解决。在立交设计中,如环形匝道布置在同一侧,就形成了进出口在同侧的交织问题,严重影响立交通行能力。可通过以下两种方法解决:(1)设置集散车道,减少对主线交通的干扰,集散车道一般需设置物理隔离与主线分离,并宜设置为双车道。(2)设置桥梁,使两个环形匝道的进出口不在同一平面上,但会增加桥梁体量较多,在枢纽立交可采用此办法。
      3.2纵断面设计。
      3.2.1匝道纵断面设计的其起终点为匝道小鼻端圆心与匝道中线垂足处,如匝道的大小鼻端间距较远,为避免匝道尚未与主线分岔前路面标高变化较大,可将起终点设置在大鼻端与中线垂足处。
      3.2.2匝道的变坡点一般设置在小鼻端后半个竖曲线的位置,变坡点前的纵坡由主线推出或者分流及合流处的纵坡推出,一般取小鼻端后5~10米的路段推算出纵坡值。
      3.2.3匝道纵坡的控制。一般匝道的纵坡最大纵坡控制在4.5%,在条件较为困难的情况下,一般不大于5%。规定最大纵坡是避免综合纵坡的过大,由于匝道半径较小一般设置有超高横坡,如纵坡过大,综合坡度也比较大,在城市内,由于堵车现象较为明显,综合纵坡过大,对在停车的状态下,安全隐患较大。
      3.2.4匝道纵断面设计中,尤其注意校核分流及合流段行车视距,一般要求行车视距达到1.25倍的停车视距,以保证行车的安全。
      3.3横断面设计
      3.3.1横断面宽度。单车道匝道的横断面一般设置为:0.5m防撞护栏+0.5m路缘带+3.5m车道+3m硬路肩+0.5m防撞护栏。双车道匝道的横断面为:0.5m防撞护栏+0.5m路缘带+7m行车道(双车道)+0.5m路缘带+0.5防撞护栏。单车道匝道需设置硬路肩,双车道匝道不需设置硬路肩。
      3.3.2匝道单双车道的确定。在以下情况下采用双车道:(1)匝道的交通需求大于1250pcu/h。(2)交通量较小,但匝道长度大于300米,考虑超车需求。(3)预计匝道上由于在匝道和街道连接处的管制(如信号灯控制)形成车辆排队,宜采用双车道以提供附加储备车道。设置单车道匝道的条件为:(1)不满足双车道匝道条件外的情况,应设置单车道匝道。(2)苜蓿叶形匝道宜采用单车道匝道,其设计通行能力为800~1000pcu/h。
      3.3.3匝道的加宽设计。
      匝道应根据圆曲线半径、横断面宽度、车型、车道数等,在车道内侧进行加宽。匝道加宽在标准断面的条件下,根据交通行驶状态不同可分为两种情况确定。 1)当匝道正常交通行驶条件不变,车辆不需减速通行时,每条车道加宽值应符合《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表5.3.1-4的规定。 2)当匝道交通行驶条件可降低,车辆可减速通行时,每条车道加宽值可相应降低。
      3.4地面系设计
      3.4.1地面系净高的确定。地面系净高确定中,主要根据可通过的车型确定,如仅通过非机动车及小汽车,净高可定为3.5米;如通行公交车,净高可根据公交车车型的大小定为4米或4.5米。
      3.4.2地面系形式的确定。如地面系要保证各个方向的通畅,可设置为井字形或大圆盘形。如因条件限制,可通过灵活设置,有条件的解决部分方向的地面系通行问题。
      3.4.3在地面系设计中,由于受到桥梁墩台的影响,需预先布置一个地面系,再根据桥梁布跨后进行调整。在地面系出现通道的情况下,一定要注意通道口附近平交口视距的检验,如不能满足要求,需增大平交口与通道的间距,以保证良好的交叉口停车视距。
      4 总结
      立交设计中,通过良好的平、纵、横设计及桥梁、地面系设计,使立交拥有顺畅的通行,保证较高服务水平,并保障行车安全,充分发挥立交在城市路网中的交通功能。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推荐访问:立交 方法 城市 设计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