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_开启了解印度文化的一扇窗

    时间:2019-01-09 03:20:0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中国和印度两国山水相连,国情相似,但是由于不同的文化选择,其现代社会发展模式相差甚远。《印度能超越中国吗》这本书以时间为脉络,着重分析两国的文化差异对两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印度能超越中国吗 内容介绍 评价
      
      一、全书简介
      中国和印度同为拥有灿烂的人类古代文化的文明古国,而如今同是世界上拥有最多人口的国家,同样悠久的历史和相似的地理环境并没有使两个一衣带水的国家朝着相同的轨道发展,双方的关系令人难以置信,正如前印度总理经济委员会顾问古鲁斯瓦米的评价一样:“一个十分尴尬的现实是,由于缺乏直接交流,中印两国长期以来其实都是在通过西方的视角观察对方。误解、曲解、偏见随处可见,尽管我们两国领土相连,国情相似。”(杨浩勇,2009)作为一名中方的贸易代表,作者常驻印度十几年,对印度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方面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为了揭开印度神秘的面纱,“立足于中印两国文化的视角,深度阐释了中印两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给读者开启了一扇正视印度并反思中国发展的窗口”(杨浩勇,2009),《印度能超越中国吗》一书以时间为脉络,从中国和印度的历史着手,分析不同文化的选择对两国行为模式和发展道路产生的影响。
      二、内容介绍
      全书分为两大部分:历史上的中国和印度与当代的中国和印度。作者追溯历史,发现中国与印度拥有相似的地理环境和庞大的人口这两个最大的共同点,但这两个东方国家最大的区别体现在文化上。
      第一章 “形”似而“神”离的中国和印度
      中国的主流文化是儒家文化,注重“人事”;印度是神的国度,注重“神事”。印度教中有三大神,代表世界万物生、住、灭三个阶段。印度的两大史诗《摩可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两大主神的故事,哈奴曼是后者的人物之一,据考证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原形。印度有“林迦”(男性生殖器)崇拜情结,是创造力的象征,也是对世界本源的认识。在印度哲学“六论”中,吠檀多论认为世界的本源的唯一终极体是自我,即“绝对精神”,因此印度教徒追求精神而忽视物质世界,唯心主义是印度文化的主流。中国则选择了儒家,注重世俗而形成的封建社会。这使两国在近代经济发展模式、政府运作方式、对外关系甚至爱情观念上存在诸多差别。
      第二章种姓制度:秉承神意的劳动分工
      为了维护社会稳定,统治者都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规则,造成了社会分工不同。中国有“士农工商”和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划分,有一整套的“礼义”制度,可以通过自身努力修习或科举考试实现不同社会分工阶层之间的流动。而印度的种姓制度,是神的意志和世俗职业的牢固结合,传统婚姻制度和种姓制度密不可分。高种姓的可以跟低种姓的“顺婚”,而不允许“逆婚”,所生的子女在财产继承权利上也有差别。统治阶级强调不同的种姓是神的安排,教徒应该按照神的安排恪守自己的行为标准,从事自己所属种姓应该从事的职业。婆罗门为了统一神权和世俗权力,建构了社会稳定的基本规则,其核心是“羯摩”,即“因果业报”,低种姓要安于自己的现状,才是遵循“梵”(神)的安排,达到“梵我不二”。不追求现实的利益,也就摆脱了现实的痛苦。种姓之间等级森严,结构稳定,在印度独立之后几经改革,逐步与民主宪政体制结合,但影响并未完全消失。
      第三章 巨人间的交流与碰撞
      中国和印度古代的文化交流是借助西域的一些国家,主要是佛教的传播。在汉朝是通过大月氏向中国传播印度的佛教文化,唐朝的玄奘也出使天竺,促进两国的交流。除了陆路之外,中印之间的海路交往从汉代就有记录。明朝的郑和在与印度人贸易时对当地“行规”已相当了解。清朝以后,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两国交往很少,中印独立后两国关系也时冷时热,直至21世纪双边的经济交往出现爆炸式增长。作者亲身接触了华裔印度人,感受了当代中印之间饮食的差异。
      第四章 李约瑟之谜
      在2000年,作者与印度商业伙伴进行贸易使用的不是天平或者中国的杆秤,而是西方的现代工具电子秤。中国和印度在历史上曾经创造过灿烂的文明,但工业革命并没有在中国产生,中国被西方国家远远地超过了,西方学者将“宪政”缺失归结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印度的军阀贵族统治体系使印度挣扎在死亡线上,英国的统治也只是对印度强取豪夺。中国对农业文明有“路径依赖”,印度人不愿意跨越“黑水”,“封闭”是揭开李约瑟之谜的最好钥匙。
      第五章 “非暴力”独立方式和独立后经济
      甘地被认为是印度教大神毗湿奴的第十次化身,其作为精神领袖的地位高于作为政治领袖的地位。作为“非暴力不合作”的倡导者,甘地一直为印度人民爱戴。作者分析了为何在印度只能采取这种手段对英斗争并最终赢得独立。在蒋介石访问印度时甘地也为他支招:先建立起强大的军队,再采取非暴力的方式来抗日,不战而屈人之兵。蒋介石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但在抗战时开辟的“驼峰航线”为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印度独立后在道义上主张“不结盟”,经济上奉行“实用主义”。在上世纪70年代选择了追随苏联,执行一系列限制外资的政策,结果站错了队。
      第六章 领先一步的中国,落后十年的印度
      印度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都实施“进口替代”政策,许多企业都因为政府的政策导向出现问题而向“小规模”发展。政府还制定了限制私有企业发展的“许可证制度”,反而造成黑色经济泛滥。
      第七章 夺目的第一和最好的第二
      美国的技术革命带动了印度的技术革命,“千年虫”问题使印度的服务业迅速崛起,一跃成为第二软件大国,中国的制造业实力较强,两国在许多方面存在互补。
      第八章 依照“神时”的经济运转
      印度人认为时空是循环的,教徒接受的是非常长的宗教时间观念,而不太在乎历史时间,造成了他们的时间观念非常淡薄,思维也是“葡萄式”的,但在行动上他们却是非常注重调查研究,做事缓慢而认真,勾勒“世界办公室”的蓝图。
      第九章 “流浪文化”和“苦行主义者”的经济效率
      印度教的苦行者希望通过肉体上的禁欲和精神上的反省,获得神秘的力量,而这种苦行者式的生产方式,效率极低,是印度传统经济难以快速追赶上中国制造企业的原因之一。
      第十章 神的“卫生”、“两性”和“教育”观――印度的社会人文发展
      在印度,人们认为离神越近的东西越圣洁,牛是神的化身,就是圣物,因此可以忍受遍地的牛粪,乡村极度缺乏公共的排污系统,城市里的贫民窟情况恶劣。在政府花费大量资金投资教育的同时,初等教育停滞不前。印度的妇女地位低下,萨蒂(寡妇自焚殉夫)在农村依然存在,女方在出嫁时需要支付男方一大笔嫁妆的妆奁制加深了印度社会对女性的歧视。
      第十一章 印度联邦:神的政治经济学
      印度的宗教派别很多,在独立后并没有成为政教合一的国家,建国的目标是建立“世俗的”共和国,这是印巴分治留下的伤心记忆,也是印度政府为了维护领土完整而坚持的立场。即便如此,印度国内的许多宗教派别和文化还是互不兼容,极端化的事物比比皆是,许多极端的东西根本不可能协调,却硬要杂糅在一起。复杂的文化系统是影响印度经济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联邦制松散,地方性的政党纷纷崛起,越来越分化,导致政府在决策是需要考虑的事情过多,政府的运转效率让人不敢恭维。
      第十二章 从“话语巨人”到“实力巨人”
      印度人对自己的说服能力感到自豪,印度文化和道德让印度人着迷,自信为一个“道德大国”,只是实力有限,在面临现实问题时只能妥协。美国把印度视为一个民主国家,想利用印度制衡中国,印度则希望借助各方面的力量发展成为一个“实力大国”。
      第十三章 谁铲平了世界:印度服务
      2008年《福布斯》杂志列出的世界前十位富豪中有4位是印度人,他们都是经营着家族企业,财富的积累经历了几代人的努力,靠软件业发家致富的新一代富豪成为新经济的焦点人物。印度的软件业发展非常迅速,从20世纪90年代为美国解决“千年虫”开始,大力发展信息服务“外包”,而今,信息产业成为印度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未来可能会成为这个国家真正的支柱产业。印度的软件业同中国的制造业一样,都是面向国际市场,在竞争的压力下,需要不断提升产业的质量才可以与发达国家在同一个平台上竞争。
      第十四章 多样性PK统一性
      文化的不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和印度最近20年的发展。整齐划一的思维方式使中国人能以极快的效率做事情,生产效率高,但也存在一个弊病,即社会的“刚性”太强,缺乏多样性的产品面临市场冲击时是最脆弱的。在印度,许多私营企业的发展却采用在不同地方建立小规模工厂的方式进行扩张,稍微大一点的企业都会涉及较多的领域,是典型的“小而全”和“大而全”,这种分散化生产虽然影响了大规模机械化的生产方式,但却能抵御经济衰退或市场结构变化对产业造成的冲击。在新形势下,印度开始从“分散化”走向“同一化”,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应该走品牌化的道路,注意熟悉不同国家的规则并注意行业保护,才不会总是受制于人;意识到生存的竞争,才能在竞争中更好地生存。
      二、简要评价
      印度能超越中国吗?这两个国家具有可比性吗?在普通的中国人眼中发达的国家只有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西欧等,也是我们向西方学习的目标。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也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国力不断加强,只有美国等发达国家会叫嚣“中国威胁论”,而印度,我们的了解是一个曾经在汉代向中国传播佛教,还有《西游记》中去取经的国家,对于这个国家现代的发展没有真正关注过,觉得它根本不入流,可能这个国家还是处于摆脱英国殖民统治之后奋力挣扎的状态,怎么能中国相提并论并可能“超越”呢?简直是不可思议。然而,如今的印度已经在许多方面取得骄人的成就,许多方面已经把中国远远地抛在脑后,其发展速度之快让人不得不去探寻这个国家发展的独特魅力。在经济贸易方面,“2000年,中印间的贸易额不到20亿美元,但到了2006年,已经逼近200亿美元。尽管这只是中国对外贸易额的一小部分,但印度现在已成为中国发展最快的贸易伙伴,反之亦然”;(卢斯,2007)“2007年4月―10月,中印之间的贸易份额超过了美印之间的贸易达60亿卢比”。(杨浩勇,2009,P220)一连串的数字说明只有加深双方的了解,才能在经济和其他领域有更一步的合作,避免双方的误解与隔阂。正如丁学良对本书的评论:“印度的成就和困难,就像中国的成就和困难,都是规模巨大、引人注目的。区别只不过在于,印度的弱项,往往就是中国的强项,而中国的弱项,又往往是印度的强项。”(杨浩勇,2009,封底)了解印度,也能更好地找到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
      1.全书的主要特色
      (1)从文化入手,探究文化对中国和印度两国思维和行为方式的不同影响。
      “印度与中国亲如兄弟”,(卢斯,2007)两国貌似有许多方面都是一脉相承,共同点多于差异,事实上,由于文化的不同,两国发展的轨道相差很大。作者选择从文化入手,也就抓住了比较的最重要方面。中国是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国家,是典型的伦理型国家,敬畏神却更注重现实世界,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制度并不像印度的种姓制度那样世代不变,科举考试能让人在不同阶层之间流动,而印度的种姓从古至今成为不同阶层人之间的一道屏障,甚至影响到了现代化的生产模式,中国形成了“大一统”、“大而全”的局面,而印度是“小而全”、多样化。中国在制造业方面有比较优势,但印度在软件业方面异军突起。不同国家发展的不同道路,归根结底跟文化息息相关。
      (2)透过历史,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寻找两国当代生存发展的动力。
      中国和印度都曾有过辉煌灿烂的历史,在从殖民统治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后,中国还是摆脱不了对农业文明的“路径依赖”,一直遵循着“农业―工业―服务业”几个阶段的转型,印度却没有按照这个顺序,而是用依照印度的神时,选择了靠服务业实现腾飞。
      2.主要不足
      全书以较大的篇幅论述印度的宗教特点和甘地的非暴力文化及流浪文化,以中国的文化作为参照,而文化本身只有差异而没有优劣之分,正如西方人用西方的标准来比较中印之间的实力有失公平,单纯用中国的标准去衡量印度也有偏颇。例如,作者所代表的是中国一家较大的制造业生产企业,其实力较为雄厚,生产方式也比较先进,而用来作为比较的印度企业则是采用印度的“苦行僧式”的方式生产,制造业不是印度的优势,这就等于拿自己的长处去衡量别人的短处,缺乏事实说服力。在谈及印度的“教育观”时,着重描述的是当地的初等教育,“印度自独立以来,虽然已经投资了数十亿卢比来实施五花八门的教育政策,但是普通初级教育仍然糟糕透顶”,“印度政府未能培养出有着一定教育背景的劳动大军,反而导致了文盲和不识数人口的增加”,“印度6―14岁的儿童有两亿,却有8000万人根本没有上学”,(杨浩勇,2009)诸如此类,着重的都是不足的描述,而没有看到印度强大的动力,如“经过20年的发展,印度不仅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软件产业国,而且带动了国内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服务以及各种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全印度的信息技术专业院校一年就可以为国家培养17万名本科生和5万名研究生”;“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创新指数研究报告,创新指数中国49、印度48”;(孟祥进,2010)“在世界银行对各国软件出口能力的调查中,印度软件的出口规模、质量和成本三项综合指数位居世界首位”。(王兵,2002)数据不多,但恰恰是印度发展的例证。此外,作者在印度的身份是一家企业的贸易代表,活动的范围也局限于印度较为落后的南部各邦,接触较多的也是生意上的伙伴,很难看清楚印度社会各方面的真实面目,只能选取作者比较熟悉的一些事实进行描述,并从作者的观点去看待问题,仅为“一家之言”,全书的各章之间联系并不密切,“时间和空间的跳跃度较大”(前言),读完全书,也很难找到一个能回答书名问题的答案。但即便如此,本书加深了读者对印度文化的了解,也介绍了一些跟印度人打交道时应注意到的文化差异问题,对促进两国的沟通与交流具有一定作用。
      
      参考文献:
      [1][英]爱德华・卢斯著.张淑芳译.不顾诸神:现代印度的神奇崛起.中信出版社,2007.11.
      [2]孟祥进.中印人才培养与国际竞争力比较之五维分析.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0.9.
      [3]王兵.印度软件产业发展经验初探.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7.
      [4]杨浩勇.印度能超越中国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1.

    推荐访问:印度 开启 文化 一扇窗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