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浅析美国华裔散居者对“家园”的想象性建构]华裔

    时间:2018-12-25 03:23:1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美国华裔散居者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出他们对中国源文化的依恋,他们通过营造对于祖国“家园”的共同记忆,来树立自我和文化认同,而且在不同时代他们对于故国“家园”的想象性建构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因而他们眼中的“家园”没有某种固定的本质,其内涵可以在中美文化交流中不断被丰富和重塑。
      关键词:华裔散居者 家园 重建
      
      一、引言
      
      族裔散居者(Diaspora)源自于希腊中的动词sperio(意为“播种”)和介词dia(意为“遍及”)。英语中,the Diaspora原来特指于公元538年被逐出国土后散居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在1993年出版的《新牛津简明英语字典》(New Shorter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中,还加了另一条注解:指“那些定居在先人故土之外的人”。现在可以泛指那些本身或他们的祖先们从原来的中心分散到两个或更多的外围或外国的人,他们对原来的家园保留着集体记忆,视角或神话。盖布瑞・谢费尔认为,族群散居者指的是那些自发或迫于外界压力而迁徙形成的一种社会政治结构。散居者们普遍认同与某一根源文化,他们永久居住于一个或多个宿主文化中,他们经常性地或不时地与根源文化或具有相似经历的群体保持联系。[1]9-10
      从十九世纪开始,大量的华人来到北美,他们构成了美国一个重要的族裔群体。早期的华人移民曾经一度受到友好接纳,然而随着华人移民数量的增加,政府以及舆论对待华人的态度却发生了转变。“华人当初曾被赞誉为勤劳、诚实、节俭,以及温良,现在却被指责为低劣的苦力,拉帮结伙,危险,狡诈,恶毒。”[2]42美国华裔散居者面临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加上种族歧视对他们的迫害,文化身份产生了巨大的错位,从而产生了危机感,对家园的重新建构是他们找寻认同感,进行身份定位的一种方式。
      
      二、家园的迷失
      
      在传统的意义上,“家”是“个人世界稳定的物质中心,一个人们可以放心地离开和安全地返回的安静的所在(可以是一间房子,一座村庄,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一个人们所关注和掌控的那个基本核心”。[3]6“家”的概念,常常“和愉快的记忆,亲密的关系,与父母、兄弟姐妹和自己的爱人同处所带来的那种温情和安全感相联”。[4]2在这个意义上,“家”与“稳定”、“持久”、“确定性”和“永恒”基本上是同义词。
      然而,在后现代的世界,“家”作为一个稳定和与某种地理界限相联的概念,正不断受到挑战,对于穿梭于不同的地理和社会场景的散居者来说,更是如此。散居者处在一个错位的文化氛围之中,急剧的变化使得他们的归属感岌岌可危。华裔作家汤亭亭的《女勇士》中,母亲作为第一代移民,不停地向女儿讲述中国故事,传授中国传统思想,建立起一个理想的家园,以此来对抗强大的美国主流叙事。然而她的女儿却对父母描述的那个家产生了深深的隔膜。“父每当提到‘家’,总是忘了美国,忘了娱乐。可我不想去中国,在中国,父母会把我和妹妹们卖掉。父亲也会娶两个乃至三个老婆,他们会往我们脚上泼滚开的油,并谎称我们哭是因为淘气。她们把好吃的给自己的孩子,给我们石块。我不想去到鬼都没有人形的地方”。[5]90
      
      三、家园的建构
      
      美国华裔散居者通过重新建构中国传统,寻找文化归属感,完善“家园”这一概念的同时也在不断完善关于自我的定位。不同时代的“家园”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早期北美华人在强大的主流话语的压制下,通过中文或英文,描述故国家园,借以对抗外部文化偏见,营造对于“家”的集体记忆,树立自我和文化认同。中国和中国文化是他们在异国生存的主要精神资源和文化财富,然而也是他们在美国主流文化面前受到排斥、感到屈辱和自卑的根源。作为弱势的社会群体,他们通过记忆、传说、想象等方式产生的对故国的叙述,既反映了他们对抗主流文化的偏见所做的努力,也反映了他们在接受了西方社会观念后,开始反观自身,以新的角度描述中国,力求融入甚至取悦主流文化,如李彦富的《当我在中国是个孩子时》(When I was a Boy in China)。他对中美两国文化进行了对比分析,有包容有理解,并在某种程度上化解了以前由于双方的愚昧无知造成的误解和对立。他还百科全书式地介绍了他在中国成长和生活的细节,把中国形容成一个充满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国度,在很多方面不但和美国甚为一致,有的地方还大大优于西方。建立一个这样完美而又与事实有出入的中国形象,既是为了化解种族歧视,也反映了他们开始使用美国视角重新审视自己的家园。“中国的故事在他们的叙述中逐渐蜕质变形,呈现出‘美国化’的多元色彩,这种情形直接影响到了作者对中国形象的塑造和对自身的审视,一种‘新人’的形象开始出现。……在这种五彩纷纭,混乱与矛盾交织的变化中,‘中国’这一概念也获得了某种现代意义上的丰富性”。[6]84
      另外,二十世纪初,林语堂的两本书:《吾国吾民》、《生活的艺术》在美国出版,成了美国人了解中国,以及国人思考自身文化的镜子。他采用了西方的论证方法将现象排比罗列,把中国人的性格特点概括为稳健、淳朴、爱好自然、忍耐、无可无不可、老生俏皮、生殖力高、勤勉、俭约、爱好家庭生活、和平、知足、幽默、保守和好色,并说明国民性格的正面特征也很容易转化成个人的反面性格,正如稳健可以变为缺乏理想,爱好和平可以转化为懦弱。林语堂建立的关于中国传统的形象,部分地印证了西方关于中国人的固定印象,在西方世界立即得到认同。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民权运动、反越战等事件引发反传统、反主流的思想潮流,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华裔美国文学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西方殖民主义为了使自己的统治得以长治久安,在文化上必须造成一种关于自身存在的合理性,以及关于被殖民者以及第三世界人民不良本质及劣根性的天经地义的神话。……殖民主义于井下的第三世界作家(其中也包括第一世界中的弱小族裔作家)就必须在对自我的把握和认识这一问题上,主动抗拒殖民主义强势话语施加给他们的‘文化刻板类型’,并拒绝落入殖民主义为自己的统治和文化霸权长治久安而设下的有关他们本质的语言圈套,对那些被‘正典化’了的历史文本持怀疑态度的同时,对自己的本质进行批判性的重建”。[6]116-117
      汤亭亭等华裔作家把家族故事、民间传说和自己的想象当作社会“正史”的对立面,大胆叙述,重建了古老中国的传统,虽然她的叙述难逃东方主义的影响,但是也反映了她对中国家园的态度:她不是用神圣和固定的眼光看待传统和华裔族群的本质属性,而是把它们看成是一种流变,一种在语言――权力关系中不断解构、生长的过程。
      作为第二代华人,她对中国文化传统,对“家园”的重新建构,立足于美国生活状态,是一种言说自我的生存策略。《女勇士》里的母亲经常向女儿念叨中国的好处:“这鬼国家真可怕,人人都要苦苦劳动,一直到死,甚至连白鬼们也不例外……在中国,我自己的衣服都不用我去挂”,“在中国,人不像这么拼命干活,那里的时间过得也慢。而在这儿总是匆匆忙忙,拼命的挣钱养活饥饿的孩子,直到老了不能动。……在中国的话,我现在肯定还是年纪轻轻的”。[5]95-97而女儿后来却说:“现在我们属于整个地球了,妈妈。如果我们和某一块土地切断了联系,我们就属于整个地球了,你明白我的意思吗?不管我们站在什么地方,这块地方就属于我们,和属于其他人一样。”[5]98中国在第二代华裔的眼中不再是迟早要返回的地方,中国文化传统是他们拿来标志自己文化身份的工具,而不是某种必须固守的具有本质涵义的东西,因而他们可以自由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对这个文化家园进行改造和重建。汤亭亭在她小说中大量挪用和改写中国经典故事。“华裔文学对中国神话与民间传说的利用的意义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它帮助这些缺乏中国本土生活经验的华裔作家在小说叙事中构建出中国语境,在现实的层面上也是一种策略,是华裔文学从现实与心灵上自我塑造的一个方面。即借助于民族传统文化来确立自己的价值与文化权利,而避免消失于美国主流文学中。”[7]91
      例如,《女勇士》中花木兰的故事是以中国古代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为原型的,但却又有很大的不同。中国的花木兰故事最早源于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9年)的一首叙事性的乐府民歌《木兰辞》,其中刻画了一位替父从军,征战10年立下汗马功劳,辞去皇帝册封,荣归故里的巾帼英雄;而《女勇士》中的“花木兰”受到一只鸟的感召,来到深山和一对老夫妇学艺,学成后带领军队和皇帝的军队作战,为家人、为乡亲报仇、伸张正义。前者宣扬的是孝道、儒家忠君报国思想,而后者表达的是族裔群体改变不公正现实的愿望。
      
      四、结语
      
      在同一个时代,由于作家的个人经历、性别、社会地位不同,对中国形象的建构有所不同;随着历史语境的变化,随着中美之间权力话语的此消彼长,美国华裔对故国家园的想象性建构也发生了更大的变异。“中国”一开始是迟早有一天要叶落归根的乐土,是具有优良传统足以和西方媲美的文明大国,也是一些内化东方主义视角的散居者眼里迷信腐朽的国度,也是第二代华裔散居者们用来标识自己文化身份,对抗主流文化同化的一种工具。“家园”的本质不停变换,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得以不断发展、丰富和重塑。
      
      参考文献:
      [1]Gabriel,Sheffer.Diaspora Politics:At Home Abroa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2]宋李瑞芳.美国华人的故事,1850-1870.纽约:迈克米兰书局,1975.
      [3]Rapport,Nigel and Dawson,Andrew eds.Migrants of Identity:Perceptions of Home in a World of Movement[M].Oxford,England:Berg,1998.
      [4]Sarup,Madan,edited by Tasneem Raja;with a foreword by Peter Brooker[Z].Identity,Culture and the Postmodern World[M].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96.
      [5]汤亭亭著.李剑波等译.女勇士[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8.
      [6]高小刚.乡愁以外:北美华人写作中的故国想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7]胡勇.“论美国华裔文学对中国神话与民间传说的利用”.北京: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3期.

    推荐访问:散居 美国 建构 华裔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