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跨文化认知相似性的隐喻性语言体现: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

    时间:2018-12-23 19:52:5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人的言语行为无不受到文化的影响。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认知层面却呈现出一定的相似性。语言本质上是隐喻性的,隐喻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手段,有着共同的认知心理基础,因而这种共性在英汉隐喻性表达中,有着相似的语言体现。本文旨在围绕此话题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文化 认知 隐喻 相似性
      
      1.引言
      
      一直以来,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与文化差异(cultural difference)都是语言研究工作者探讨的热点。他们大多强调了东西方文化差异对于跨文化交际产生的阻碍作用,以及由于文化冲突造成双方语言理解的偏差,等等。其实,跨文化认知中还是存在相似性的,我们熟悉的日常语言中就有大量相似的隐喻性表达。
      
      2.文化与认知(cognition)
      
      “要想很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必须了解使用语言的文化”(Samovar & Porter, 1995),文化与认知隐喻是紧密相连的。首先,隐喻源于文化,文化对隐喻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人类认知经验和客观世界本身,为理解不同文化的隐喻提供了物质基础;其次,隐喻对某些文化现象也起着很大的作用,体现着文化特征,具有民族制约性。
      2.1文化差异性(cultural difference)
      此处暂例举东西方两种具代表性且相互关联的文化观差异。其一,中国传统的世界观是“天人合一”,国人常讲“顺其自然”。而西方哲学家则持“天人相分”的观点,即人应该处在支配和改造自然的位置,否则是懒惰和缺乏进取的表现。(赵长英&陈卓,2001)
      其二,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彼此对立,前者认为个人是现实及价值标准的首要单位,社会只是众多个体的集合,不能高于或超越;而于后者,团队集体才是主要的,个人仅是其中的一分子,不起决定作用。因此西方社会文化体现的是一种个体性,看待事物从自我主观着眼,注重我为主、物为客,我为动、物为静的理念。
      2.2认知相似性(cognitive similarity)
      我们不否认东西方文化存在诸多差异,但是隐喻的认知基础与工作机制在各种语言文化中都是相似的。一定的隐喻认知结构在反映一定的社会文化的同时,又影响着人们对世界的认知,隐喻思维系统对于具有文化特性的人,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在众多的文化形态和人类语言中,共性是客观存在且不容忽视的。人类本身、外部条件及知识体验都是人类共有的,隐喻作为人类共有的语言手段,又是植根于这些相同或相似的因素,所以跨文化认知的相似性有其相应的语言反映。
      人类在认知领域对两种或几种事物产生了相似联想,利用这种交融来解释、评价、表达他们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感受和情感,因而在跨文化语言交际中就存在着某些共性的东西。人类有着基本相同的生存需要、生活模式和思想感情,因而有些文化几乎同时发生和存在于不同的地域,成为许多地域的共同文化,或者说是人类共性文化。这种文化反映在语言之中,使不同的语言中存在着对等、对应或相似成分。例如英汉表达中,沉默是金(Silence is golden.),寸金难买寸光阴(Money can’t buy time.),浑水摸鱼(Fish in troubled waters.),燕雀安知鸿鹄之志(A sparrow cannot understand the ambition of a swan.)。由此可见,世界上各种不同的语言、文化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相似性,思想交流可以顺利地进行。
      
      3.认知与隐喻性(metaphorical)语言
      
      3.1 概述
      语言与人的认知思维密切相关,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文化差异可能且可以得到融合。语言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思维工具,是表达思想的交际工具,能体现和影响认识过程。人类对于事物的思维活动有很大的共性,故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在共同的认知基础上产生相似的语言形式。隐喻和人类的认知过程相联系,能够反映语言与人类思维及认知的关系,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手段,直接参与人类的认知过程,研究隐喻语言成为探索人类心智的途径。
      3.2 典型的隐喻类别(categories)
      因为下文所列语言素材均以空间、时间隐喻为理论基础,所以此部分将就空间、时间隐喻做着重论述,其余简要介绍。
      3.2.1 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
      隐喻是一种重要的思维认知方式,来源于人们的生活经验。在面对那些抽象的、不存在的或难以把握的概念时,往往依赖和参照具体的、已知的或便于理解的概念等语言表达。根据隐喻的构成,Lakoff把概念隐喻分为三类――结构性概念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方位性概念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和实体性概念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Lakoff,1980)。
      结构隐喻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使两种概念叠加,将谈论一种概念的语言表达形式用于描述另一概念,如LIFE IS A GAMBLING GAME,LOVE IS A JOURNEY,ARGUMENT IS WAR等等。
      方位隐喻指在同一个概念系统内部,根据空间方位而组织起来的概念隐喻。这些空间方位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一组概念,如“上―下”(up-down),“高―低”(high-low)等。当它们被用以表达情绪、感觉、地位、数量等抽象概念时便会产生以下的语言形式:HAPPY IS UP;SAD IS DOWN / GOOD IS UP;BAD IS DOWN。因为人类共有的身体及物质经验基础,这一系列的表达又非任意性的。
      实体性隐喻又称本体隐喻,人类对物理世界里的实体及物质的经验,是一种非常基本的经验,可用于理解抽象的事物、行为、观念等,将它们看作是具体的、有形的实体,特别是人体本身,以便对其进行相关推理。如THE MIND IS A MACHINE,INFLATION IS AN ENTITY,这样这些抽象概念就可以被分类、组合和计量。
      3.2.2 空间时间隐喻(space-time metaphor)
      方位性概念隐喻,指人们常常会运用许多方位词作隐喻,诸如一些抽象的不易直接理解的概念――时间、数量、质量等等,通过空间构建,从而形成概念隐喻。Gluckberg,Keysar & McGlone(1992)认为:“人类语言的一个普遍特性,甚至说,人类思维的一个普遍特性,是系统地使用空间概念和词汇来喻指时间概念。”在许多情况下,表示空间概念的词语可以用来表达时间概念。
      空间、时间隐喻主要基于两个隐喻系统:“时间在动”隐喻系统(time-moving metaphor system)和“自我在动”隐喻系统(ego-moving metaphor system),这两种隐喻系统表示“前”、“后”的顺序是不同的,前者把未来事件视为前,从身边过去的已在身后的为后;而后者则把过去的事件作为前,把未来的事件作为后(周榕,
      2001),两者体现了时间与自我分别作为主体与客体的地位。
      
      4.相似性的隐喻语言体现(metaphorical expressions)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交流的加强,东西方文化体系中认识的差异,有些已经淡化,两者增多了彼此思维方式的认同和接受。例如,人们对于时间、空间的认知就存在相似的地方――时间就是金钱(TIME IS MONEY),正是时间观念在两种文化中同样重要的地位,才有关于抽象时间一系列的空间隐喻。不难想象,在漠视时间的文化背景下,人们也不会产生许多与空间相关的隐喻。以下是具有代表性且易于理解的隐喻性语言: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主观的人作为行为主体
      I can’t face the future. 我无法面对未来。
      We’re getting close to New Year! 我们离新年越来越近了。
      We’re approaching the end of the year. 我们慢慢靠近年末了。
      Students are looking forward to the arrival of winter vacation. 学生们盼望着寒假的到来。
      They’ve together gone through the hard time courageously! 他们共同勇敢地度过了艰难岁月。
      As Chinese people went further into the 21st century, life is turning much better. 中国人民步入21世纪的时候,生活变得好多了。
      ・客观时间作为行为主体
      The winter vacation is near. 快放寒假了!
      The Spring Festival is coming! 春节快到了!
      The time for relaxation has arrived. 该放松的时间到了。
      Time glided by before we knew it. 时间不知不觉地溜走了。
      The best season for planting trees has passed. 植树的最佳季节已经过去。
      The year of 2007 is drawing to the end, and New Year is coming up on us. 2007年即将结束,新年就快到了。
      
      5.结语
      
      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没有一种语言能脱离文化而孤立存在,“文化中的语言”(language in culture)可以投射语言在文化中的地位;同时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像一面镜子,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内容和特征(胡文仲,1998:16),“语言中的文化”(culture in language)又显示出文化在语言中的地位。隐喻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又是一种认知工具,与文化、思维均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基于具有共性特征的人类认知,文化差异在隐喻语言表达上,会呈现某种程度的相似性。对跨文化隐喻中共性的探讨,将有利于不同文化的传播和学习,有利于跨文化交际中的理解与沟通。
      
      参考文献
      [1]Samovar,Larry A.,Porter,Richard E.,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Roland: Wordsuorth Publishing Company Barthes,1995.
      [2]赵长英,陈卓.文化认知与语用推理的认知[J].北方经贸,2001,(1).
      [3]Lakoff,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C].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4]Glucksberg, S., B. Keysar & M. S. McGlone., Metaphor understanding and accessing conceptual schema: Replay to Gibbs[J]. Psychological Review 1992,99/3:578-581.
      [5]周榕.隐喻认知基础的心理现实性[J].外国教学与研究,2001,(2).
      [6]胡文仲.文化与交际[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7]束定芳.语言的认知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相似性 隐喻 认知 跨文化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